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博日历》国庆特刊丨文化中国行·带你打卡“第一”文物

2024-10-02 08:49:1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国庆节假期

你准备去打卡哪家博物馆?

重点关注哪件文物?

最早的“中国”印记

“中华第一龙”

“天下第一行书”

……

《文博日历》画好重点,带你打卡

“第一”文物

最早的“中国”印记

何尊

我们时常发问“何以中国”

何尊给出了来自3000多年前的答案

122字铭文中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

这一句最为引人注意

这是“中国”第一次作为词组在历史上出现

“中华第一龙”

玉龙

近日红山文化考古成果集中“上新”

这里的龙图腾、玉为尊的文化传统

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

这件玉龙可以说是

红山文化的“代言龙”之一

长吻修目、鬣鬃飞扬

躯体卷曲若钩

造型生动,雕琢精美

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我们曾经介绍过它的“亲戚”

红山文化C形玉龙

(>>点击了解更多<<)

这种自带“C”位的玉器

被认为最接近龙的“原始形态”

五千年前红山的风吹过又止息

而玉龙还保持着“御风”的样子

“中华第一凤”

玉团凤

这件新石器时代的玉凤

曾被划入商周时期

只因“你太精美”

玉团凤在长江流域的石家河出土

却“撞脸”了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

堪称凤鸟“姐妹花”

“中华第一笛”

贾湖骨笛

△听,穿越八千多年的远“骨”之音

八千多年前

鹤鸟群飞至贾湖

解羽、繁衍、栖息

古老的先民们

为表达对万物神灵的敬畏之情

用坚硬的仙鹤翅骨凿制成器

述说着氏族的心声与诉求

雕琢精细,乐音悠扬

1986年到1987年

在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20多支这样的骨笛

它们的出现

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

创造了中国古代音乐起源的神话

“中华第一爵”

乳钉纹铜爵

爵是一种古老酒器

这种器型为中国所独有

在夏商周一众“胖墩墩”的青铜器中

有一个“大长腿”“小蛮腰”的

乳钉纹铜爵

在这件爵上有一条不起眼的“线”

但标记的是3500年前

二里头先民创造出的“复合范”技术

“中华第一爵”

也成了青铜文明的一个示“范”

“天下第一剑”

越王勾践剑

这把剑举世闻名

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出土那一刻

仍然剑气如虹、寒光闪闪

在剑的近剑格处

写有两行鸟篆铭文

“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经考证,鸠浅是勾践的通假字

从而确定了剑主人是越王勾践

“中华第一灯”

西汉长信宫灯

这盏灯因灯身刻有“长信尚浴”的铭文

因而得名长信宫灯

汉代的铜灯多是动物造型

长信宫灯是目前所见

唯一一件汉代人形铜灯

汉代宫女跪坐

左手执灯,右臂高高举起

宽大的袖管自然下垂

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

宫灯设计精巧

将宫女的袖管与身体连接

形成一个排烟通道

起到收集污浊烟尘、清洁空气的作用

“天下第一大仓”

含嘉仓刻铭砖

春耕 夏种 秋收 冬藏

一块刻铭砖见证了

唐代含嘉仓的历史

面积将近670亩 已发现仓窖300多座

有“天下第一大仓”的盛誉

一同出土的刻铭砖中

这块一尺见方的是其中最为完整的一块

作为粮窖的“说明书”

百余字的内容揭示了仓窖的皇家背景

写明了具体位置坐标、储量种类

占篇幅最大的是仓窖管理人员的信息

“天下第一行书”

唐摹《兰亭序》黄绢本

“一部《兰亭序》,半部书法史”

《兰亭序》的真迹早在唐朝就已失传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临摹研习

追随王羲之的书法意蕴

这卷唐摹《兰亭序》的流畅程度

虽不如现存最好的版本

但主要的字形、笔意均保存很好

仍然能感受到王羲之的书法魅力

不是每件文物都有“第一”的头衔

但每件文物都是中国一路走来的印记

它们无声无息,却记录着生生不息

伴随我们走得更远

走得更有底气

  • 相关阅读
  • 假期带娃出行 这些健康提示请收好

    正值国庆假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出游。出行过程中,家长要提高警惕,照看好孩子,并帮助孩子增强健康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与孩子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河南省儿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

    时间:10-03
  • 大数据看出游者热门选择 “沉浸式”体验县城“烟火气”成新风尚

    央视网消息:假期出游,有人奔赴向往已久的美景,有人则选择躲避人潮的旅行。秋风起,菊暗香,策划一场诗和远方,背上随意打点的行装。不一定山高路远,但一定不要拥挤的打卡点,晚看明月挂柳湾,日有山色镜中观。古...

    时间:10-03
  • 新华全媒+|连通“三北”的高铁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10月1日宁夏境内的惠农至银川段开通运营,标志着连通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包银高铁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包银高铁是连接内蒙古包头市和宁夏银川市的一条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517公里,包头至惠农段全长约420公里,...

    时间:10-03
  • 漫说|从贵州画卷看奋进中国

    75载筚路蓝缕,75载砥砺前行。曾经的贵州,是交通不便、生态脆弱、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的贵州,四通八达、绿水青山、安居乐业成了新象征,万桥飞架、“中国天眼”“村超”“村BA”等成为闪亮名片……贵州的奋斗足...

    时间:10-03
  • 19.4亿人次、8亿元、增长48.1% 多组数据勾勒假日经济“活力图景”

    央视网消息:国庆假期,大江南北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欢度假日。同时,“十一”黄金周也迎来消费旺季,欣欣向荣的假日经济激发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建设文化强国近...

    时间:10-03
  • 文化中国行|非遗有新人:丝竹和鸣 奏响古韵新声

    烟雨江南,丝竹悠扬。走进苏州太仓的江南丝竹馆,穿过回廊,常常能听到一阵阵空灵悦耳的丝竹之声。丝弦与竹管的和谐交织,仿佛诉说着百年的风雅故事。在丝竹馆院落后方的一片竹林下,周舟和父亲、儿子一起吹奏着竹笛...

    时间:10-03
  • “花式”旅游业态火热拓展消费空间 “文化+”拉满节日氛围感

    央视网消息:今年国庆假期,科普游、文化游、沙漠游等不同旅游业态都十分火热,大家在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在湖北,各博物馆、科普馆都迎来大客流。国庆假期第一天,湖北省首...

    时间:10-03
  • 消费向“新”而行 数据见证中国人民幸福升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正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今天开始,十一系列报道《追梦七十五载》,在见证时代变迁中,追逐中国梦的新征程。从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

    时间:10-03
  • 以身许国、埋名半生 透过邓稼先的书信解读“人生的意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从前,车马慢,书信远,写信、寄信、等信、读信,人们用十天半个月来完成一个回合的思念。如今,书信早已不再是通讯首选,而是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温暖印记。展开一张张泛黄的信纸,凝...

    时间:10-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