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藏戏登陆淄博,援藏队三十年持续助力非遗传承发展

2024-10-02 21:05:51

山东淄博广电大剧院内,西藏昂仁县迥巴藏戏表演队演出的《诺桑王子》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让这一璀璨的藏族“非遗”文化在齐鲁大地绽放出绚丽色彩。

点击查看原图

今年,淄博援藏精心组织策划了包括藏戏展演在内的多项“三交”活动。同时,这也是近年来第三次组织昂仁县迥巴藏戏赴鲁展演,增进群众交往、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在广大基层群众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淄博援藏早在 1995年第一批援建项目确定投资 40.7 万元建设县文化馆,恢复县迥巴藏戏团,第三批工作组投资 100 万元建设藏戏文化村,投资 20 万元实施藏戏发掘与保护项目,第五批工作再次投资 100 万元实施藏戏团提升工程,持续挖掘传统剧目、创演艺形式。2019 年,第八批工作组投资 2055 万元建成面积近 3000 平米迥巴藏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包括历史文化展馆、演艺大厅、培训室、排练室、服装室和化妆室等功能区,成为昂仁县文化艺术演出中心和藏戏培训演出、戏曲人才培养主阵地。

点击查看原图

2023 年,援藏队又投资 176 万元在日吾其乡建成迥巴藏戏“演练中心”,为第十一代传承人扎西群培带领民间迥巴藏戏表演队排练、演出提供了场地,同时投资 50 万元购买巡演车辆和演出戏服。

援藏 30 年来,淄博援藏持续助力昂仁县迥巴藏戏保护传承,先后投入 2500 多万元提升建设基础设施,助推迥巴藏戏艺术在广袤藏区焕发蓬勃生机。

下一步,淄博援藏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为鲁藏戏曲文化交融牵线搭桥,搭建更加广阔的演出舞台,充分展现藏戏魅力,推动实现古老迥巴藏戏持续绽放传统文化光芒。

  • 相关阅读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独立自主铸就“解放牌”辉煌 自主创新擦亮“复兴号”名片

      央视网消息:“解放”二字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曾经是革命先辈的信念与理想,是一个时代开始的标志,也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证。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被命名为“解放”牌,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

    时间:10-03
  • 护卫我心中的国 致敬“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央视网消息:2024年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勋25周年。1964年,随着一声惊雷般的巨响,巨大的蘑菇云冲破滚滚浓烟,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在这朵蘑菇云的背后,是无数干着惊天动地事,却做着隐姓埋名人的...

    时间:10-03
  • 文化中国行丨捕鸟人→护鸟人 他用非遗鸟哨守护东滩

      今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审,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崇明东滩是我国五个新入选的候鸟栖息地之一,这意味着上海有了第一个世界遗产。  眼下,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

    时间:10-03
  • 30亿千瓦、460万公里、102.44万户……多维度“数”读发展成效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各地各部门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强化资金和要素保障。“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取得重要进展,成效显著。  现代能源体系不断完善。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时间:10-03
  • 路的变迁见证新中国“史诗般的进步” 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央视网消息:春华秋实,岁物丰成。金秋十月,举国欢庆。国庆假期第二天,各地节庆氛围正浓,人们乐享假日时光。历经七十五载发愤图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

    时间:10-03
  • 全球约25%新增绿化面积,由中国贡献!

      新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北回归沙漠带上的“固碳神器”  沿着北回归线一路向东,大部分陆地被荒漠和稀树草原所覆盖。但在中国的华南地区,一片罕见的绿洲,犹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北回归沙漠带”上。...

    时间:10-03
  • 追梦七十五载 中国人饭碗装满丰盛的中国味道

      央视网消息: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追梦七十五载》从见证国家粮食匮乏时期的一枚枚方寸粮票出发,探寻中国人如何创造粮食生产的发展奇迹,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跨...

    时间:10-03
  • 假期出行热度持续!民航、铁路、公路交通情况一览

      进入国庆假期第三天,全国交通出行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铁路部门在热门方向和区间灵活增加运力投放。  今天,假期第三天,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30万人次,安排加开旅客列车852列。截...

    时间:10-03
  • 青春华章 | 响彻时空的“爱国三问”

    南开大学校园,首任校长张伯苓1935年提出的“爱国三问”再次响起。“你是中国人吗?”“是!”“你爱中国吗?”“爱!”“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从风雨如磐走到阳光灿烂,中国早已今非昔比。...

    时间:10-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