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马路市场”变身“世界超市” 义乌如何做到货通全球

2024-10-05 07:35:1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从做全国生意到做全球生意,义乌这个既不临海也不临边的小城,怎么就变成了全世界的一个贸易中心?

义乌老板娘登上纽约时代广场“霸屏卖货”

在义乌,做生意需要什么,商户们就学习什么。今年5月,8位义乌老板娘化身“带货主播”,用一口流利英语自我推介,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不仅是英语,她们还要跟说各种语言的客商打交道,义乌会说多国语言的AI“数字老板娘”也是狠狠吸引了一波关注。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小商品走出义乌,与世界连接。

从1982年,义乌发出全国第一个开放市场的通告;到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29项成果在全省或全国复制推广。四十年间,义乌从一个只有200多个经营户的露天“马路市场”,成长为做起全球生意的“世界超市”。“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开放大潮中义乌人一直是走在前列。新时代以来,义乌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多倍。

“老义乌”苏拉:把中国新能源汽车带回非洲

如今,以小商品闻名于世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也有了大商品——全国首个新能源产品市场在去年投用。从太阳能照明灯到新能源汽车,这里几乎可以买到市面上所有的新能源产品。来自非洲塞内加尔的苏拉,在义乌生活经商已经21年。不久前,他从义乌、上海等地一口气采购了100辆新能源汽车发回塞内加尔。

这些就是苏拉从中国采购的新能源汽车,当地时间9月26日下午2点,苏拉的新能源出租车公司在塞内加尔首都喀达尔正式开业。塞内加尔基础设施陆路和航空运输部长马利克?恩迪亚耶一到场,就坐进驾驶室开了起来。

塞内加尔基础设施 陆路和航空运输部长 马利克?恩迪亚耶:我感觉很舒适,你们不要以为我在给他们打广告,我认为,对我们下一步更新交通系统的汽车来说,这样的项目很不错。

一样喜爱这些车的,还有很多当地的市民,大家围着新车转了一圈又一圈。在当地,大部分出租车是欧洲淘汰的二手车。去年,苏拉就萌生了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运回国的想法,但是,由于当地进口中国新能源汽车没有先例,办理过程的手续,包括定价、报税都是问题,苏拉多次回国沟通,最终拿到了许可。

塞内加尔商人 苏拉:你第一次做一件事情,碰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做过第一次,通过流程以后,都会方便的。

万事开头难,类似情况苏拉在刚到中国时也经历过。2003年,苏拉第一次来到义乌时就被市场上丰富的货品所震惊,但当时,外国客商在义乌经营出口生意并不方便。

塞内加尔商人 苏拉:申请执照的时候,有可能申请到这些所有的证书,要好几个月。

2006年11月,浙江启动第四轮强县扩权试点,这是为义乌量身定制的改革,一次性下放百余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就在这一年,苏拉成立了自己的外贸公司开始常驻义乌,生意也越做越大。

塞内加尔商人 苏拉:从申请公司办营业执照,办签证,都是在一个窗口去办理。这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便利。2003年我如果一个月能发十个柜,我已经很满意了。现在一个月发了两三百个柜,对我来说很正常。

生活越来越便利,市场越来越开放,在苏拉看来,这种开放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也提升了外国客商在义乌的归属感。正是这份归属感,让苏拉有了更强的动力和责任感。他不仅要把中国的好商品带回国,还要带回新的技术、新的理念。眼下,他和当地出租车行业的多位负责人已经签下了采购首批500辆新能源汽车的意向协议。团队也正在完善售后服务中心、充电站、维修厂等设施。

塞内加尔商人 苏拉:让非洲人民实现现代化,新能源车就是其中的一个办法。我们应该大力支持邀请中国企业到这里,把经验带过来。我们也应该开放起来,让更多的企业愿意到这里。

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全球贸易强磁场

“开放让中国的大市场成为全球贸易的强磁场,让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新机遇。”这是前不久中国外交部对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回应。

过去十多年间,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到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生效;从过境免签政策的不断扩容,到自贸区(港)数据跨境流动的先行先试;从多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的市场准入;“一带一路”建设由“大写意”转入“工笔画”;服贸会、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链博会等国家级“展会矩阵”规模空前,一系列重大举措都在印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 相关阅读
  • 交通运输部:10月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8亿人次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5日(国庆假期第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162.64万人次,环比下降0.8%,比2023年同期增长2.2%,比2019年同期增长33.6%。其中:  铁路客运量1788.1万人次...

    时间:10-06
  • 人民军队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丨《一路守护》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武警部队诞生在八一军旗下前进在改革春风中与伟大祖国同奋进共成长无论体制编制如何调整职能任务怎么变化不变的是...

    时间:10-06
  • “我爱你,祖国!加油 加油 加油”

      历史见证壮阔征程,时间镌刻奋斗足迹。75载砥砺前行,今天的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充满生机活力,紧密连接世界,一派欣欣向荣。  一起听听大家分享身边的变化给生活带来的惊喜,见证这个伟大时代的一次次腾飞。...

    时间:10-06
  • (中国新貌)与新中国同龄的法官:以法治为“桥”解民众“心结”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与新中国同龄的法官:以法治为“桥”解民众“心结”  中新社记者 张素  75岁的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委员、知识产权审判庭原庭长蒋志培思维敏捷、声音洪亮。  “传统不能丢...

    时间:10-06
  • 塞浦路斯议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塞浦路斯议长迪米特里乌将于10月8日至13日率团访华。...

    时间:10-06
  • 西藏高质量发展 有速度又有温度

      高原炊具、超充绿廊、青稞种质创新……不论是清洁能源的蓬勃兴起、特色农牧业的精耕细作,还是从无到有的高原炊具轻工业,都显现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之处。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治...

    时间:10-06
  • 中外青年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 见习记者 马子倩  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为中国青年和海外青年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无论是“走出去”...

    时间:10-06
  • 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巴尔斯基:祝愿中国未来取得更大发展成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驻俄罗斯记者 赵祺)“不需要成为中国问题专家,也能了解改革开放46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多少伟大成就。”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外交教研室主任、俄中友好...

    时间:10-06
  • 升旗!国庆升旗仪式24小时微纪录

    今年10月1日国庆节,12.3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一同观看升旗仪式。这份“中国人独有的浪漫”背后,是国旗护卫队每名队员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我们用镜头记录下升旗前的24小时,一起看!...

    时间:10-06
  •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让中国人既吃饱又吃好

    “粮食对我们那一代人非常金贵”这让万建民下定决心从事水稻育种工作90年代末万建民留学归来牵头建立水稻试验基地及南繁基地“我是抱着理想回来的是为了我自己的国家”在一代又一代人努力下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二十...

    时间:10-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