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国际社会看新中国75年成就)

2024-10-05 08:0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生态兴则文明兴。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不断创造出美丽中国的新篇章”

  从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到进一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作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再到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将“美丽中国”纳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安排。

  “我曾到中国多地参观访问,能感受到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埃及共产党总书记阿德利表示,中国地方政府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美丽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也多次到访中国,见证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等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绿色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他表示,中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之以恒植树造林种草,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奇迹最打动我的,是中国人上下一心治理环境的奉献精神。”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中国有太多像塞罕坝一样的故事,从习近平主席在浙江亲自推动的“千万工程”,到四川大熊猫保护基地,从滇池和西湖的保护治理,到深圳和盐城建设湿地公园,“中国人为保护地球环境付出的努力,不断创造出美丽中国的新篇章”。

  “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可及性”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庄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向全球提供了60%的风电设备、70%的光伏组件设备……近年来,在加快自身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的同时,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各国书写一个又一个绿色发展故事。

  在南非,由中企承建的南非红石100兆瓦光热电站项目近日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首个塔式熔盐光热电站,将每年为南非电网提供约480吉瓦时清洁电力,满足约20万户南非家庭用电需求,大幅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降低碳排放。南非合作方项目负责人姆托科·恩吉迪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建设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南非正处于能源转型期,这意味着双方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在智利,超过2000辆中国制造电动公交车投运到首都圣地亚哥公交网络,为当地民众提供低碳、便捷的出行方案。智利基督教人文大学国际关系和政治学学者安德烈斯·安古洛说,中国新能源车企为包括智利在内的拉美国家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技术和经验,为当地交通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在斐济,中国援助了4300套LED路灯灯头、50支灯杆和2000套家用太阳能电源系统,让近3万斐济民众受益,很多偏远村庄第一次拥有了电灯,让夜间出行更加安全,生活更加便利。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学者凯什米尔·马昆表示:“南太岛国与中国开展绿色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对保护环境、管控气候危机、创新绿色合作等大有裨益。”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的清洁能源相关服务和支持,“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这对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转型尤为重要,特别是面临着资金和技术双重挑战的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表示,在绿色发展之路上,中国通过南南合作持续加大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展现了大国担当。他特别提到,中国加大投资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助力全球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向低碳经济转型,取得了卓越成绩。

  “携手各国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中国积极推动各方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注入重要信心和力量。

  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能源转型、能效提升方面合作;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把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纳入全球发展倡议重点合作领域;将促进绿色发展列入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将绿色发展伙伴行动列入中非“十大伙伴行动”……中国积极分享绿色发展理念和技术,助力其他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高级主管马塞兰·萨努表示,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等框架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同各国分享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携手各国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为世界作出表率,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表示,中国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前景光明,令人期待。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西班牙生态专家卢卡斯·古铁雷斯·罗德里格斯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致力于同各方一道保护全人类共同家园,为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作出重要贡献,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强大动力。

  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中国正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风险挑战,加强协同治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5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爱上中国风丨巴西贫民窟里的音乐少女:最喜欢《梁祝》 想加入广场舞

    浩瀚精深、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巴西明日之潮—马累交响乐团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是一支家喻户晓的音乐演出团体,成员大多是贫困少年。他们通过演奏音乐,通过演奏中国的乐曲,发现了自身的潜力,...

    时间:10-06
  •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心系家国

      在中国人的眼里,国和家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执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誓言。  今有边防战士将清...

    时间:10-06
  • 学习新语·非遗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策划:唐颢宸 周慧敏  设计:赵丹阳...

    时间:10-06
  • 交通运输部:10月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8亿人次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5日(国庆假期第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162.64万人次,环比下降0.8%,比2023年同期增长2.2%,比2019年同期增长33.6%。其中:  铁路客运量1788.1万人次...

    时间:10-06
  • 她瘦了30斤! 这下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历史见证壮阔征程,时间镌刻奋斗足迹。75载砥砺前行,今天的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充满生机活力,紧密连接世界,一派欣欣向荣。一起听听大家分享身边的变化给生活带来的惊喜,见证这个伟大时代的一次次腾飞。山东青岛...

    时间:10-06
  • 人民军队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丨《一路守护》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武警部队诞生在八一军旗下前进在改革春风中与伟大祖国同奋进共成长无论体制编制如何调整职能任务怎么变化不变的是...

    时间:10-06
  • “我爱你,祖国!加油 加油 加油”

      历史见证壮阔征程,时间镌刻奋斗足迹。75载砥砺前行,今天的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充满生机活力,紧密连接世界,一派欣欣向荣。  一起听听大家分享身边的变化给生活带来的惊喜,见证这个伟大时代的一次次腾飞。...

    时间:10-06
  • 文化中国行丨非遗焕新“夜”态 国庆假期越夜越精彩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把几种颜色的大漆滴入水中,轻轻搅动,再把团扇缓缓放入选好的漂漆颜料中,不断调整扇面转动角度,漆色随着水流自然附着在扇面上,不一会儿,姿态万千的漆扇便呈现在眼前……10月3日晚,乌...

    时间:10-06
  • 香港故事丨当《清明上河图》和乐高相遇

    新华社香港10月6日电 题:当《清明上河图》和乐高相遇新华社记者王茜国庆节假期,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中庭成了许多香港市民打卡地。人们围着乐高版的《清明上河图》竞相拍照留念。这座用彩色积木铸就的小小世界,以乐...

    时间:10-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