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华北平原用上了长江水(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2024-10-06 09:43:41

从小喝海河水系地下水长大的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西固城镇单杜科社区居民张孟林从来没想过,年过半百后天天喝的是南水北调的长江水。

“过去不知道什么是‘全国一盘棋’,从喝自己家门口的井水到喝上南水北调的长江水,我是‘一盘棋’的受益者。”张孟林说。

断流的河道再现碧波,南水北调工程解了“华北之渴”,也改变了当地的用水方式。

华北是典型的缺水地区,地下水长期超采,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漏斗区。

在单杜科社区,居民张环江指着一口废弃的老井说,“曾经,吃水靠打井,从十几米到几十米,再到一二百米,井越打越深,水却越来越少。”

68岁的张孟林,自家院子里有口井,井旁有一片小菜园,“井是1995年请人打的,2000年前后,抽不出水来,成了枯井。那些日子,人吃水都费劲,小菜园也就荒废了。”

2013年,单杜科社区开始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供水管网。管网建成后,自来水通过管道送到家家户户,大伙儿省去了肩挑手提的辛苦。

自来水,改变了供水方式,但没有改变水源。在京津冀平原区,地下水年均超采量曾达到68亿立方米。光靠地下水,已经难以为继。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一路实现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通水10年,华北地下水水位大幅回升。2023年底与2018年同期相比,河北省浅层超采区回升3.01米,深层超采区回升7.55米。张孟林和他的邻居们是直接受益者。

“近年来,任泽区实施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工程。”任泽区水务局副局长赵东波介绍,2022年底,单杜科社区更换水源,居民生活用水由井水变为南水北调引来的长江水。

“这水喝着好呢!”张孟林的老伴儿孙枝子指着一壶刚烧开的水说,“烧开后也没水垢。”

从喝地下水到喝长江水,是“开源”;珍惜水资源、用好水资源,还要靠“节流”。2014年以来,河北农村积极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大力压采地下水,仅邢台市就累计关停、管控各类取水井44176眼。

“节引调补蓄管”综合施策,河北省实现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今天的河北农村,水井少了,水面多了。

在邢台经济开发区,波光粼粼的百泉湖湖面上,水鸟游弋;跨湖而建的百泉大桥上,游人漫步。几只骨顶鸡划过水面,钻进了苇丛。

古稀之年的魏安芹从小生活在百泉湖边,他回忆:“泉水是1982年停的,水面越来越小,没几年就彻底干了。”

不只百泉湖。2021年以来,附近曾经干涸的黑龙潭、珍珠泉等泉眼竞相复涌,形成稳定的湖面,滋养着鱼虾繁衍,吸引着水鸟栖息。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邢台市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不只在邢台。通过持续生态补水,华北平原上的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截至2023年底,与2014年相比,河北全省地下水开采量减少47.2%,占总用水量的比例由73.7%下降至40.2%。

华北平原水资源之变,折射新时代生态之变、人们生活之变。

去年的一天,张孟林发现院子里的那口老井竟泛着水光。拿绳子一探,居然往下15米就有水——回到了当年打井时的水位。惊喜之后,他乐呵呵地拾掇起曾经荒废的小菜园,种上青菜……

如今,水滋润着张孟林家的小菜园,更滋润着老张们的幸福生活。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发言人就卡西姆港燃煤电站中方车辆遭遇恐怖袭击答记者问

      问:10月7日,有媒体报道,巴基斯坦信德省发生恐怖袭击,造成中方人员伤亡。请问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巴基斯坦当地时间10月6日晚11时许,中方企业项目车辆在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附近遭遇恐怖袭击。目前,...

    时间:10-07
  • 在马来西亚华校感受中国军人的青春、阳光

      中新社槟城10月7日电 题:在马来西亚华校感受中国军人的青春、阳光  作者 陈悦 曹翰文 喻俊浩  “我感觉到很惊喜!”7日上午,中国海军戚继光舰、井冈山舰编队官兵到访马来西亚槟城钟灵中学,钟灵中学的李官...

    时间:10-07
  •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有序

      中新网10月7日电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微消息,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监测的76条高速公路700个重要通道和52条国道300个重要通道节点流量看,国庆假期期间全国主要高速公路、国道流量持续高位运行,与去年同期相比分...

    时间:10-07
  • 特稿|展独特魅力 促文明交融——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绽放新时代风采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特稿|展独特魅力 促文明交融——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绽放新时代风采新华社记者邱夏礼乐弦歌,声声入心。新中国75周年华诞之际,中华儿女在全球各地欢度节日。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闪耀着情感交融的动...

    时间:10-07
  • 全球连线|跨境旅游持续火热!中越边境河口口岸出入境人数超400万人次

    河口口岸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陆路口岸,与越南老街隔河相望,因其具有便捷的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输条件,成为越来越多中外旅客边境游、跨境游的首选口岸。据河口边检站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0月4日23时,河口口岸出入...

    时间:10-07
  • 爱上中国风丨爱唱中文歌的塞舌尔国家合唱团

    塞舌尔国家合唱团是塞舌尔国家文化遗产与艺术研究所的直属艺术团,喜欢演唱和改编中文歌曲。近日,塞舌尔国家合唱团通过一场海边快闪,在塞舌尔首都维多利亚最著名的博瓦隆海滩深情演绎了他们喜欢的中文歌曲。准备好...

    时间:10-07
  • 跨越山海 家国情深——中国在海外建设者书写“新时代之歌”

    金秋十月,家国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广袤的中华大地奏响踔厉奋发的新时代乐章。千里之外,万里之遥,中国建设者跨越山海,投身“发展路”“梦想桥”“繁荣港”建设,以昂扬奋进姿态为祖国送上生日祝...

    时间:10-07
  • 内容丰富激发市场潜力——2024年国庆档电影观察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文化中国行】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通讯员 贾奕星国庆假期,在北京过节的大学生陈博走进电影院观看了《志愿军:存亡之战》《749局》《爆款好人》《浴火之路》4部电影。从战争片、科...

    时间:10-07
  • 亿缕阳光丨一路守护

    ...

    时间:10-07
  • 文化中国行|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万猛日”背后的变迁

    秋高气爽,记者走进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望远镜里,凤头蜂鹰、赤腹鹰、红脚隼等数百只猛禽在空中盘旋,成群结队飞越渤海海峡。9月23日,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日记录迁徙猛禽11175只。“这是...

    时间:10-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