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中国行丨这座边境城市的“三代国门”见证祖国走向富强

2024-10-06 17:09: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绥芬河市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东南部,毗邻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边境线长27公里,处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与中国东北铁路网的交会处。一百多年来,伴铁路而生,随口岸发展,绥芬河三代国门见证了这座中俄边境城市乘开放兴盛的发展历史。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城市面积仅460平方公里,却拥有长达27公里的边境线和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边境口岸。眺望中俄两国边境,三代国门保存完好尽收眼底,国门之上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格外耀眼。

总台央视记者 李可37年前,绥芬河边境建起了一座铸铁的手动挡杆,这座宽度不到十米的手动挡杆见证了绥芬河与当时苏联的滨海边疆区的易货贸易,这也是当时绥芬河口岸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国门。

改革开放初期,绥芬河还是一个“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的万人小城,1987年中苏在绥芬河边境开启易货贸易后,双方过境人员和车流就是通过这样一座简易国门得以规范。两国民众交换各式商品,掀起了边贸热潮。

这座形似火箭发射架的雄伟建筑是在1991年落成使用的,它又被称为绥芬河口岸的第二代国门,随着边境客货运量的爆发式增长,绥芬河口岸的国门也从一代的不到十米宽发展到二代的超过三十米,它也见证了绥芬河公路口岸从汽车临时过货运输发展为国家客货运输一类口岸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初,绥芬河被列为中国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这里也逐渐成为中俄民间贸易的聚集地和对俄开放前沿。二代国门形似火箭发射架,四角伫立象征了以绥芬河口岸为缩影的当时中国经济的开放腾飞。

2014年,这座高度超过50米,南北跨度超过80米的全新第三代国门在绥芬河口岸正式启用,国门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无比醒目,它在以宽广的胸怀迎接每一位归来的游子。

瞻仰边境界碑,回望国门历史,如今,集三代国门于一体的绥芬河国门景区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这里也是中国境内唯一纵跨国境通道的景区。

游客:从第一代国门到二代国门、三代国门,国家是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富强。

游客: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国门非常骄傲,非常踏实。

绥芬河国门景区导游:生在新中国,长在春风里,感觉自己很幸福。

穿越时空的守候

边境线上的“红色通道”

在边境城市绥芬河,有这样一条特殊的铁路线,它拥有国内目前唯一一段骑马式双道铁轨,也曾是边境线上重要的“红色通道”。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看。

早上八点半,当我们到达绥芬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三号洞执勤点时,民警杨海军已经和同事完成了上午近十公里的一次巡查。

绥芬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三号洞执勤点民警 杨海军:巡查是否有可疑人员、可疑货物,防止列车通行期间私自上下人员装卸货物。

在绥芬河,中俄列车穿过边境往返两国必须经过三条隧道,其中距离边境最近的一条隧道被当地人称为“三号洞”,绥芬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三号洞执勤点就驻扎在这里。

总台央视记者 李可在绥芬河通往俄罗斯的铁路线上,我们看到四根特殊的铁轨,轨距较宽的1轨和3轨是俄罗斯火车的,轨距较窄的2轨和4轨是中国火车的,它们形成了并行又嵌套的关系。两国的火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骑着对方的一根铁轨,又被形象地称作“骑马线”。

驻守在三号洞执勤点的民警们需要24小时守护着这段边境铁路,采访中,执勤民警杨海军告诉我们,他们日夜守护的三号洞铁路沿线地区,在当地又被称为别勒洼,曾经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秘密国际交通线的所在地。

据设立在绥芬河的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保存的史料记载,中共二大以后,中共党组织在东北各地相继成立,并在交通要地组建了中共秘密国际交通站,担负起从本级机关到中共中央和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交通联络工作。

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副馆长 闫春光:以绥芬河为节点的这样一个通道,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在这里相继设立了一批秘密交通站和交通员,他们传递消息护送早期的革命志士往返中苏边境,特别是1928年护送中共六大代表从此进出境,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展柜中,我们看到了邓颖超办公室写给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史志办的回信,其中写着“回来时是经海参崴,坐马车,过境时用草盖上他们,这样回来的”。

据资料记载,1928年10月,周恩来经绥芬河别勒洼交通站入境,同行的还有邓颖超等人。

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副馆长 闫春光:当时为了保证安全,在整个行程过程中,交通员会做一些指示信号,像在树杈位置,纵的表示可以通行,如果打横的话,就表示可能路上会有危险。

据统计,经由绥芬河出入境的中共六大代表达到了近70人次,百年前,沿着通往绥芬河的铁路线,“红色道路”从这里延伸并壮大。现如今,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将历史照进了现实,绥芬河口岸作为黑龙江省最大陆路口岸和中国沿边第三大铁路口岸,成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

通关便利 开放边城迎来“跨境热”

去年以来,中俄两国恢复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政策,前往对方国家旅游、观光、度假的中国和俄罗斯公民持有效护照和签证,可以在对方国家境内停留不超过15天。政策的推动下,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小城绥芬河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跨境俄罗斯游客。

周六早上八点多,导游赵丽艳已经在绥芬河公路口岸入境大厅守候,她所接待的俄罗斯入境旅游团即将乘坐客运大巴从波格拉尼奇内出发入境中国。

导游 赵丽艳:中俄双方旅行社可以走(签证)互免的名单,提前一天报名,第二天就可以入境到中国来。非常方便。

绥芬河与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仅16公里车程。每到周六日,入境大巴车几乎每隔半个小时就会来一趟。俄罗斯游客从下车到通关大多数时候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

俄罗斯游客:我非常喜欢中国菜,地三鲜、锅包肉。我自己去过很多中国城市,哈尔滨、北京、上海,特别喜欢上海。我也喜欢你们的节日,春节、中秋节。

导游告诉我们,大部分来绥芬河的俄罗斯人都是这里的常客,他们成群结队吃饭购物休闲,对于这个城市已经非常熟悉。

鲁斯兰和妻子阿克萨娜来自俄罗斯的乌苏里斯克市,距离绥芬河100多公里,这两天天气转凉,趁着周末,他们两口子专程来绥芬河和哈尔滨买些换季衣服。

试穿了几件后,阿克萨娜很快就买到了心仪的貂皮外套。无需换汇,鲁斯兰直接使用卢布替妻子买了单,早在2013年,绥芬河就已成为中国首个卢布使用试点城市,俄罗斯客商、游客可以直接用卢布在绥芬河购物。

聊到开心处,阿克萨娜甚至向记者推荐起了哈尔滨的旅游景点。

俄罗斯游客 阿克萨娜:我们想冬天再来一趟,去哈尔滨看冰雪大世界。

随来随往,在绥芬河,许多俄罗斯人与中国人在这里相遇相知,并留在了这座城市。在绥芬河的俄式建筑大白楼旁,我们遇到了俄罗斯姑娘列娜和她的中国爱人杨宁,天气好的时候,列娜总会背着她的画板出来画画。

采访中杨宁告诉我们,他和妻子列娜六年前在绥芬河相识,对这个城市的喜爱让他们俩共同决定留在了这里。而在绥芬河,像他们这样的跨国夫妻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来到中国旅游、生活、留学、工作。

列娜:中国在俄罗斯附近,过来特别方便。中国特别好看、安全,现在俄罗斯人很多学习汉语,从小孩子开始学习汉语。

(总台央视记者 李可婧 梁治 冯志远 绥芬河融媒)

  • 相关阅读
  • 时政微观察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9月10日,秦岭脚下,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前停下脚步,久久注视。  何尊铭文有“宅兹中国”一词,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  习近平总...

    时间:10-08
  • 雪域高原上的青春面孔

    9月2日,西藏拉萨市八廓街,来自俄罗斯的巴德里(右一)与身穿藏族传统服装的年轻游客合影留念。近年来,来拉萨旅游,到八廓街、布达拉宫广场拍一套藏服写真,已经成为进藏旅游年轻人的“标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时间:10-08
  • 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10月6日,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光荣使命》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10月6日,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光荣使命》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新华...

    时间:10-08
  • 文化中国行丨岁物丰成 一览神州大地的丰收好图景

    金秋十月、丰收正忙,神州大地、岁物丰成。让我们走进大美中国,感受稻谷金黄、瓜果飘香的丰收好图景。黑龙江长水河农场吉林梨树众惠玉米种植基地内蒙古通辽科左后旗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江西赣鄱平原万亩高标准农田示...

    时间:10-08
  • 【你好,小镇】浙江油车港:科创绘新颜

    编者按:小镇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乡镇是连接城乡的枢纽,也是承载中国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协调统一的关键一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你好,小镇》系列主题报道,走进全国特色乡...

    时间:10-08
  • 国庆假期全国主要高速公路流量比去年同期上升5.3%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高蕾)记者7日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从公安部交管局监测的76条高速公路700个重要通道和52条国道300个重要通道节点流量看,国庆假期期间全国主要高速公路、国道流量持续高位运行,与去年同期...

    时间:10-08
  • 持续升温!“新中式”旅游、乡村游带你看国庆热门打卡地

    人间有味 自在乡村今年国庆假期,各地乡村游延续了火爆的势头。假日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5条“人间有味 自在乡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融合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美食文化等内容,让优秀农耕文化融入美好生活。...

    时间:10-08
  • 金黄稻浪、瓜果飘香 广袤田野上绘就绚烂丰收画卷

    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广袤田野上绘就了一幅幅绚烂的丰收画卷。金黄稻浪、瓜果飘香,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农民的脸上。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进度过...

    时间:10-08
  • 节令之美|寒露遇上重阳节,赏菊登高觅秋色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北京时间10月8日3时00分将迎来寒露节气。北方已入深秋,虽蝉噤荷残,但菊花盛开,霜染红叶,别有一番秋日美景,而此时的南方刚刚入秋不久,红黄夹杂、俏丽多姿。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时间:10-08
  • 金观平:推动“两新”勿忘回收循环利用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启动以来,各地更新淘汰下来的旧设备、旧消费品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废旧物资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带来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系统构建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

    时间:10-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