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溪”疑云难散 调查基本停滞 是谁在故意拖延时间?

2024-10-06 14:01:1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两年前,“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震惊世界。两年过去了,欧洲多国启动调查后却迟迟不见结果。

联合国安理会10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调查情况,对有关国家已结束或仍在进行的调查,各方态度不一。

过去两年,西方媒体和独立调查人士虽偶有相关内幕披露,但事件背后真相扑朔迷离,爆炸制造者身份仍然成谜。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真相究竟何时能浮出水面?

“北溪”疑云难消散

“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直通德国,向欧洲输送天然气。

2022年9月26日,海底管道发生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经调查发现,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泄漏,共有4个泄漏点,分别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事发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但拒绝俄罗斯参与。

2023年2月,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发布调查报告,将“北溪”管道爆炸的矛头直指美国。根据赫什的调查,早在2021年12月,美国情报部门就开始策划破坏“北溪”管道,然后逐步将计划付诸实施。

2023年7月,德国通报联合国安理会称,其调查发现一艘游艇上有炸药痕迹,怀疑这艘游艇可能被用于运送炸药,以实施对“北溪”管道的破坏。

2023年11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德国《明镜》周刊发布的联合调查表示,一名与乌克兰情报部门关系密切的乌克兰高级军官“罗曼·切尔文斯基上校”在炸毁“北溪”管道的行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报道称,切尔文斯基受前乌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直接调遣,他负责协调的一个六人小组租用一艘帆船,使用深海潜水设备在“北溪”管道上安放炸药并制造了本次爆炸事件。

今年2月,瑞典、丹麦相继宣布结束调查。德国表示,仍将继续调查

今年8月14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称,2022年5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初批准了炸毁“北溪”管道的计划。但后来,美国中央情报局得知此事并要求撤消计划,泽连斯基听从了美方要求,下令停止。但时任乌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仍然继续推进了这次行动。随后,已就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的扎卢日内否认了这一说法,而乌克兰方面也同样做出了否认。

同一天,德国多家媒体报道称,针对“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德国检方近期对一名代号为“弗拉基米尔·Z”乌克兰嫌疑人发出逮捕令。但波兰在接到德方逮捕令后,对协助德方抓捕此人无动于衷并导致嫌疑人自波兰逃回乌克兰。德国媒体透露称德方对波兰方面的一系列行为“感到非常愤怒”。

今年9月25日,德国《明镜》周刊称,2022年9月的破坏行动获得乌克兰武装部队时任总司令扎卢日内授权,由私人赞助,乌情报部门官员带领多名平民实施。乌方官员依旧否认牵涉其中。

谁在掩盖真相?

今年9月25日,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参加联合国大会间隙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说,“北溪”遭破坏已过去两年,相关方根本没有认真调查,这种情况“可耻”且“令人愤慨”。“当下进行的所谓调查看起来更像一个笑话或悲剧。”他说,“假如确实做了认真调查,到现在肯定已有些结果。”西雅尔多同时说,如果一个或多个国家参与了对“北溪”管道的破坏行动,“那就应被视为国家恐怖主义”。

在西雅尔多发表上述言论之后,俄罗斯对外情报局也于9月26日发表声明称,自2022年以来,美国和英国一直试图系统性地将“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从国际信息议程中删除。声明称,俄对外情报局掌握的信息证实,今年8月以来,美国和英国决定在“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两周年前夕开展虚假信息活动,暗示袭击完全是独立行动的乌克兰极端分子所为,以掩盖破坏活动的真实目的及其组织者。俄方情报还称,德国调查部门已接到“最后通牒”,被要求在年底前加速完成调查活动,将袭击归咎于 “仇恨俄罗斯的乌克兰冒进分子”。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还称,现有情报明确显示,“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针对其以德国为首的欧洲盟国所开展的国际恐怖主义和经济战活动

各方态度不一

10月4日,应俄罗斯请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审议有关“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情况。大多数与会代表重申,反对袭击或破坏关键基础设施的行为,强调有必要追究肇事者责任。但对有关国家已结束或仍在进行的调查,各方态度不一。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发言中表示,“北溪”管道遭到“恐怖袭击”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欧洲能源和环境安全以及波罗的海航行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涅边贾表示,俄罗斯曾试图在安理会内部达成一致,要求德国公开透明地开展调查,但“始终遭到美国及其盟友阻挠”。

莫桑比克代表说,过去两年,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基本停滞不前,国际社会猜测有些国家在故意拖延时间,“因为一旦肇事者的身份被揭露,可能会产生外交影响”。

美国代表在发言中称俄方散布“虚假信息”,并否认美国参与了“北溪”管道爆炸

英国代表说,安理会应支持德国仍在进行的调查,而不是进行无益的猜测或试图破坏调查。

法国代表表示,俄罗斯将爆炸定性为“恐怖袭击”,这是“预设了调查结果”

中方呼吁避免将调查政治化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4日在安理会审议“北溪”管道问题时说,中方希望有关国家积极同俄罗斯这一“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主要当事方沟通合作,避免将调查政治化

中方希望德国尽快通过官方渠道公布调查进展及结果,希望安理会对此事保持关注,避免虎头蛇尾、杜绝双重标准

  • 相关阅读
  • 时政微观察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9月10日,秦岭脚下,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前停下脚步,久久注视。  何尊铭文有“宅兹中国”一词,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  习近平总...

    时间:10-08
  • 雪域高原上的青春面孔

    9月2日,西藏拉萨市八廓街,来自俄罗斯的巴德里(右一)与身穿藏族传统服装的年轻游客合影留念。近年来,来拉萨旅游,到八廓街、布达拉宫广场拍一套藏服写真,已经成为进藏旅游年轻人的“标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时间:10-08
  • 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10月6日,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光荣使命》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10月6日,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光荣使命》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新华...

    时间:10-08
  • 文化中国行丨岁物丰成 一览神州大地的丰收好图景

    金秋十月、丰收正忙,神州大地、岁物丰成。让我们走进大美中国,感受稻谷金黄、瓜果飘香的丰收好图景。黑龙江长水河农场吉林梨树众惠玉米种植基地内蒙古通辽科左后旗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江西赣鄱平原万亩高标准农田示...

    时间:10-08
  • 【你好,小镇】浙江油车港:科创绘新颜

    编者按:小镇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乡镇是连接城乡的枢纽,也是承载中国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协调统一的关键一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你好,小镇》系列主题报道,走进全国特色乡...

    时间:10-08
  • 国庆假期全国主要高速公路流量比去年同期上升5.3%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记者高蕾)记者7日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从公安部交管局监测的76条高速公路700个重要通道和52条国道300个重要通道节点流量看,国庆假期期间全国主要高速公路、国道流量持续高位运行,与去年同期...

    时间:10-08
  • 持续升温!“新中式”旅游、乡村游带你看国庆热门打卡地

    人间有味 自在乡村今年国庆假期,各地乡村游延续了火爆的势头。假日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5条“人间有味 自在乡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融合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美食文化等内容,让优秀农耕文化融入美好生活。...

    时间:10-08
  • 金黄稻浪、瓜果飘香 广袤田野上绘就绚烂丰收画卷

    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广袤田野上绘就了一幅幅绚烂的丰收画卷。金黄稻浪、瓜果飘香,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农民的脸上。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进度过...

    时间:10-08
  • 节令之美|寒露遇上重阳节,赏菊登高觅秋色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北京时间10月8日3时00分将迎来寒露节气。北方已入深秋,虽蝉噤荷残,但菊花盛开,霜染红叶,别有一番秋日美景,而此时的南方刚刚入秋不久,红黄夹杂、俏丽多姿。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时间:10-08
  • 金观平:推动“两新”勿忘回收循环利用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启动以来,各地更新淘汰下来的旧设备、旧消费品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废旧物资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带来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系统构建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

    时间:10-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