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10-08 08:5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明确要求。

如何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怎样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

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记者:《决定》提出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金壮龙: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今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总体保持稳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完善产业治理体系,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制度约束和标准引领,加快先进标准供给,促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

二是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围绕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着重加强创新政策供给,推动强链延链补链,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迭代升级,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引导优质要素向国家级集群汇聚,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三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加强行业指导和企业服务,推动完善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制定壮大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计划,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四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孵化与加速政策体系,推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和标志性产品“揭榜挂帅”,发展壮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发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基金的作用,深化产融合作,引领带动社会资本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记者:《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如何推进落实?

金壮龙:《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我们将紧抓数字技术变革机遇,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一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点”“线”“面”协同发力,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完成数字化改造,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力争到2027年建成200个左右高标准数字园区。

二是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夯实算力、算法、数据等技术底座,培育若干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开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打造100个应用场景、1000家标杆企业。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发展壮大机器人产业,推广智能化软件应用,促进消费终端向强智能升级。

三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先进计算、区块链等领域,强化自主创新,着力突破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技术和产品,培育造就一批生态主导型企业,发展一批关键环节和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四是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基础网络、产业体系、融合应用等领域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持续推进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IPv6等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增强车联网等新型融合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开源基础设施。

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牢牢把握发展自主权

记者:《决定》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任务?

金壮龙: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牢牢把握发展自主权。

一是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集中优质资源,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链主企业和用户企业“双牵头”攻关模式,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促进创新产品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抓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实施,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构建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优化布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指导国家高新区实施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完善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打造“火炬”品牌升级版。

三是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上下游企业协同监测和应对能力。围绕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和产品保供,着力建设安全可控的原材料产业链。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四是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鼓励转出地与承接地建立产值、收益、用地等指标的分享机制。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办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建设高质量承接载体,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强化助企扶企,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记者:《决定》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金壮龙: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发挥“小巨人”企业引领作用,协同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强链补链,分级分类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大力发展“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让更多中小企业敢转、会转、转得好。

三是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好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加强技术创新服务,扎实建设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完善与企业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四是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专精特新。优化金融精准支持机制,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好专精特新专板。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机制,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引进各类人才。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8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潜心科研 守护花开(中国道路中国梦·与时代一起奔跑)

    提到云南的特产,鲜花必然名列其中。在云南,大街小巷可见鲜花、可闻花香。2023年,云南鲜切花年产量达189.7亿枝,全球约1/3的商业观赏花卉品种都出自这里。作为一名研究花卉近30年的科研工作者,我有幸与花为伴,既...

    时间:10-09
  • 石榴数据线丨人气旺 业态新 活力足 国庆假期新疆消费市场活力满满

    国庆假期,新疆各地商超打出“文娱+消费+惠民”组合拳,成功点燃了消费者的热情,为假日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政府和企业的各项促销措施有效地刺激了消费,带动天山南北人气、商气、烟火气持续升温。...

    时间:10-09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通讯:中国出境游提振新西兰旅游业

    新华社惠灵顿10月8日电 通讯:中国出境游提振新西兰旅游业新华社记者卢怀谦 李惠子“新西兰有很多电影《指环王》外景地那样独特的壮美自然风光,又与中国季节相反,风格迥异,我们想和儿子一起体验特别的经历。”正...

    时间:10-09
  • 记者手记丨从大众关厂看欧洲经济之困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8日电 记者手记|从大众关厂看欧洲经济之困新华社记者康逸 单玮怡近期,在有“欧洲首都”之称的布鲁塞尔街头,记者亲历了一场大规模示威。参与者告诉记者,示威的目的是声援当地面临裁员风险的奥迪...

    时间:10-09
  • 国庆黄金周近百万人次旅客入境澳门

    中新社澳门10月8日电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约99.3万人次旅客入境澳门,日均约14.1万人次入境,较2023年同期日均客量上升22.9%,亦超越2019年同期日均旅客量。其中,中国内地旅客逾82.6...

    时间:10-09
  • 千里追寻守鹿人 恪守初心方始终

    今年国庆期间,昌都市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四川成都游客张伟力无意间在网络上了解到向秋拉姆与马鹿的情缘故事,怀着对马鹿的好奇以及对向秋拉姆50年如一日照顾马鹿的敬意,张伟力一行专...

    时间:10-09
  • 学习进行时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重温“七个着力”

      策划:张芮绮 金佳绪 刘 淼  设计:杨 宽...

    时间:10-09
  • 文化新观察·聚焦国庆档丨题材多元 创新表达——2024年国庆档电影盘点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题:题材多元 创新表达——2024年国庆档电影盘点新华社记者王鹏、许晓青、魏婧宇国家电影局8日发布数据,10月1日至7日,我国2024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21.04亿元,观影人次为5209万。从新主流电影《...

    时间:10-09
  • 国庆假期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经济日报北京10月8日讯(记者张雪)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假期7天,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

    时间:10-09
  • 多举措保民生!国家发改委:今冬供暖季能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央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记者王晶)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10月份以后,各地陆续进入冬季用电用暖用气高峰...

    时间:10-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