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共同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和音)

2024-10-13 08:3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友好是国际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前提

“中国愿同各国朋友加强友好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独特作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月11日,习近平主席集体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深刻阐释了新形势下发挥民间外交独特作用,深化中外民间友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对于各方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百年变局之下,全球休戚相关,人类命运与共,世界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以‘同球共济’的精神,凝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要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汇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要以开放包容的胸襟,绘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画卷”,为增进中外人民友谊,推动互利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

中国党和政府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对世界各国人民也有着深厚情怀。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中方始终坚信,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方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为了把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建设成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大家庭。出席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代表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等倡议,展现了对全球治理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为世界各国紧密合作、互利共赢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发展繁荣必将继续造福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回首来时路,中国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一大批国际友人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众多外国企业、机构、个人积极参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实现了各方互利共赢,也为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合作作出重要贡献。中国不追求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欢迎更多外国朋友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愿本着合作共赢理念,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巴西中国友好协会代表伽罗·恩里克·佩雷拉表示,各国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开展互利合作,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为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形势下,民间外交作为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最深厚的力量,作用更加重要、地位更加突显、舞台更加广阔。中华民族是开放包容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善良友好的人民。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通过真诚沟通,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世界朝着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

人民友好是国际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基本前提。中方愿同各国朋友一道,共同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促进者、人民友好事业的传承者,汇聚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3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学者:赖清德“双十”讲话是“玻璃糖纸包毒丸”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学者:赖清德“双十”讲话是“玻璃糖纸包毒丸”  作者 张杨彬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近日发表的所谓“双十”讲话持续受到两岸各界批评。  多位学者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

    时间:10-13
  • 现场深镜头|非常汛期 非常“战法”

      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央视新闻推出特别报道,看非常汛期中的非常“战法”。  今年,我们经历了一个罕见的汛期。  这一年的暴雨,来得格外早,走得特别晚。全国七大流域120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

    时间:10-13
  • 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如何发挥作用?专家解读→

      10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有关情况。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公布了四方面有针对性的增量财政政策。这些政策...

    时间:10-13
  • 走好榕江“村超”路 体旅融合促发展

    7月20日,贵州省榕江县举办的第二届“村超”联赛总决赛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党相村足球队凭借出色的表现,最终以总比分5∶0的大比分战胜东门村队,成功问鼎总冠军。这场包含了足球、歌舞、美食、烟花...

    时间:10-13
  • 索花村:高原红色村庄的和美建设之路

    “家家住的老木房,一家不出读书郎,出门就是牛粪塘,有女不嫁索花郎。”往日的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毛儿盖镇索花村偏居深山一隅,这里海拔高,牧场离村子远,牧民居住分散,曾经是有名的“空壳村”。如今的索花村,一...

    时间:10-13
  • 粮满仓、果飘香、生态种养收获忙 田野好“丰”景展现蓬勃气象

    央视网消息:河南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今年秋粮收获情况如何?来看报道。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河南7600万亩秋粮已收获717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4%,秋粮收成明...

    时间:10-13
  • “不仅是纪念过去,更是展望未来”

    10月9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7届会议上,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兹尼贝尔问:“有没有人要求进行表决?”会场上鸦雀无声。随即他宣布:“L.2号决议草案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当天,人权理事会...

    时间:10-13
  • 美式“风暴政治”:不只是一场灾难

    “海伦妮”刚走,“米尔顿”又来了。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两场飓风先后来袭,见证了美国今年风灾季节遭遇的凶险和无情。然而,受灾地区救援工作的进展缓慢、受灾民众的困苦无助、对立政客的借题发挥和相互攻讦,却让人...

    时间:10-13
  • 探访中国西部边陲沙漠中的经济开发区:打造产业绿洲

    中新网新疆可克达拉10月13日电 题:探访中国西部边陲沙漠中的经济开发区:打造产业绿洲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在中国西部边陲、新疆西部的可克达拉市,深处戈壁沙漠中的经济开发区正快速发展。从创业产业园,到招引项目,...

    时间:10-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