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七亿年前一天只有20个小时?地球自转为何会减速?

2024-10-14 09:0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科学咖啡馆

  七亿年前,一天只有二十个小时?

  一天难道不是24个小时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绝对。

  近期,一项由成都理工大学大数据沉积研究团队黄何研究员和马超教授,联合国际天文学家雅克·拉斯卡尔团队完成的研究,首次从地质记录中重建了7亿年前至2亿年前地球自转减速的过程。这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成果引发高度关注。论文的审稿人之一,地质学家米罗斯(Ross Mitchell)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趋势一直被认为是单调、稳定的,但在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作者质疑了这一假设,并提供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表明地球长期的自转减速出现了中断。

  马超介绍,团队发现地球自转遵循着“减速-平稳-减速-平稳”的阶梯状演化模式。7亿年前,地球自转减速的速度加快,当时间来到约5.4亿年前,地球自转速度基本不变,约距今3.4亿年前,地球再次加快自转减速,直到约2.5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减速趋于平稳。他说,7亿年前,地球自转一周,也就是一天的时间约为20个小时;而在2亿年前,一天有23个小时。

  这些都是地球上的石头“说”的。马超解释,地球运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而气候变化的信息又以物理和化学的表现形式被地球上的岩石记录下来。在科学家看来,沉睡在水下的沉积岩一层一层,正如一部地球史书,“翻开”这本“书”,就能“穿越”到地球演化的历史之中。

  那么地球自转究竟为何会减速?

  地球演化的历史受到了万有引力的影响。马超解释,地球自转减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潮汐耗散,也就是和地月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关。通俗地说,月球的引力使得地球水体被拉伸,就有了潮涨潮落,潮水摩擦海岸线,消耗了地球的能量,因此使地球自转速度变慢。

  有意思的是,马超指出,在7亿年前到2亿年前之间,地球自转减速的两个速率变化的转折点,分别对应着两次重大的地质事件——5.5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其具体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他补充说。

  7亿年前,在一天20个小时的时期,“无忧无虑”的单细胞生物主宰海洋。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后,复杂生命体蓬勃发展,身长超过2米的奇虾称霸海洋。而在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期间,当时全球约90%以上的物种都从地球上消失了。不过随后,地球生物迎来复苏,恐龙称霸了地球。

  但导致地球自转减速的主要原因似乎并非一成不变。还记得海岸线摩擦地球消耗的那部分能量吗?马超解释,遵循地月系统角动量守恒的物理学定律,这部分能量被“转移”到了月球的公转运动中,导致月球远离地球。从单细胞生物独领风骚到恐龙粉墨登场的5亿年间,也就是从7亿年前到2亿年前,地月距离增加了约2万公里,每100年月球远离地球4米。月球远离地球,使得潮汐耗散作用逐渐减弱。此次该团队的研究认为,地球自身内部质量分布的变化,在距今5000万年前左右已经成为影响地球减速的主要因素。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对应的这段时期内地球的海洋和大陆的构造是如何导致地球自转减速暂停的,但米罗斯表示,这项研究成果仍能证明人类对地球古代自转历史的理解“更上了一层楼”。

  那么地球自转减速,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现在处于地球减速期还是平稳期,距离转折点有多远?

  马超解释,目前来看,地球减速最直接的影响是日长改变,和与其对应的光照时长及频率的改变,这将会影响天气,进而影响气候,随即将对植物生长等产生影响。具体的变化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过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地质时期的时间尺度巨大,通常以百万年计。马超表示,当前我们正处在地球减速的平稳期之中,未来百万年不会出现转折时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0月14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国台办宣布依法对沈伯洋、曹兴诚和“黑熊学院”实施惩戒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0月14日表示,经认真核查甄别两岸民众向国台办征集“台独”顽固分子线索举报邮箱举报的线索信息,决定依法对沈伯洋、曹兴诚和“黑熊学院”实施惩戒。  陈斌华表示...

    时间:10-14
  • 60余名台湾曾氏宗亲赴福建永定寻根

      中新网福建永定10月14日电(黄秋萍)60余名台湾曾氏宗亲会访亲团13日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开展参访交流,寻根问祖。台湾访亲团通过观家乡山水、走寻根之旅、感祖地文化,感受家乡的淳淳乡音和浓浓乡情,加深历史认...

    时间:10-14
  • 现场画面!东部战区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

      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湾海峡、台岛北部、台岛南部、台岛以东,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熹海军大校表示,这是对“台独”分裂...

    时间:10-1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强化助企扶企 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从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回款难、到帮助企业降成本扩需求、再到不断加强服务保障等方面,接连出台措施助企帮扶,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在服务保障方面,今年以来,工...

    时间:10-14
  •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四部门发布6条政策措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有关情况。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介绍了六方面政策措施,加大...

    时间:10-14
  • 福建海警位东引岛、马祖岛附近海域开展综合执法巡查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中国海警局14日发布消息,福建海警14日组织舰艇编队位东引岛、马祖岛附近海域开展综合执法巡查,重点演练查证识别、登临检查、管控驱离等科目,检验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完)...

    时间:10-14
  • 中国海警局:4支海警舰艇编队开展环台岛巡航管控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14日表示,10月14日,海警2901编队、1305编队、1303编队、2102编队位台岛周边海域开展执法巡查,环台岛巡航管控,这是按一个中国原则依法管控台岛的实际行动。(...

    时间:10-14
  • 有效震慑!专家解读东部战区军事演习

      今天(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湾海峡、台岛北部、台岛南部、台岛以东,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实战能力。  东部战区为何要...

    时间:10-14
  • 解放军此次围岛演习有3个“更加”!最新解读→

      今天,东部战区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这次演习和此前有何不同?  海军研究院专家郑宏解读:  兵力布势更加立体。舰、机从台湾海峡、台岛北部、台岛西南和台岛以东多个方向,同时抵近台岛。  行动样...

    时间:10-14
  • 扬青春风采,做“时代舞者”(人民时评)

      广东中山,“红色基因代代传”街舞快闪活动,抒发了新时代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炽烈情怀;重庆大渡口区,“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街区系列活动吸引众多青少年参与,以街舞竞赛形式为国庆添彩……今年的国庆假期...

    时间:10-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