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鲜报丨铭刻!“两弹一星”精神穿越时空

2024-10-16 09:59:45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60年前,巨大的蘑菇云从罗布泊腾空而起,“东方巨响”震惊世界。60年后,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中国原子城里,参观纪念的人们络绎不绝,人们追寻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的“两弹一星”精神,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的巨大力量。

  祁连山下,金银滩草原寒风猎猎。邓稼先、钱三强、王淦昌、于敏、周光召……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原子城纪念园的钢架结构“596”主题长廊内,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雕像石碑、31564名基地工作者雕刻人名墙分列两侧。

  60年前,我们用事实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伟大事业铸就伟大精神。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胡思得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在万般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孕育缔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今天,在中国原子城这个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更能深切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和不易。

  从钱学森“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到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弹一星”的研制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推进强国建设的实际行动。

  金银滩,美丽的名字背后,是3200多米的海拔、年平均0.4摄氏度的气温和高寒缺氧的环境。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缺乏图纸和资料的情况下,与戈壁黄沙做伴:没有先进设备,科技人员用手摇计算器将上万个数据计算出来;在铝锅中浇注炸药时,由于化学反应会产生呛鼻伤喉的气体,每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锯炸药时,科技人员端着脸盆浇水降温以防炸药爆炸。

  金银滩上的千余户农牧民,迁离世代居住的大草原。86岁的藏族老人昂巴家住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日秀村。回忆起当年,这位老党员满含热泪:“为了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很多牧民赶着牛羊,举家搬迁,没有一句怨言。”

  穿越时空,过去艰苦奋斗的身影与未来勇于追梦的脚步在此交织,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新时代赓续传承。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馆长马清芳介绍,自开放以来,场馆已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今年1-9月接待游客27.2万人次。

  “原子弹不是武器,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现场参观的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孔庆蓉动情地说,“两弹一星”壮举,长志气、强骨气,增底气。

  从导弹到原子弹、氢弹,再到人造地球卫星,数十年来,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在接力攀登中,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品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万众一心,团结合作,协同攻关,用“铁肩膀”挑起历史重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两弹一星”精神,正在更多领域得到诠释——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了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实现绞吸船自动挖泥技术在我国的首次应用;“华龙一号”形成了国内首个完整的核电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建设科技强国,要传承好、发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奋斗精神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凝聚起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更放光芒。

  策划:陈芳

  记者:史卫燕、李琳海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相关阅读
  • 中方:愿同各方继续加强粮食安全合作,共同建设没有饥饿的世界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今天是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全球活动主题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近年来,受地区冲突...

    时间:10-16
  • 中国气象局系统谋划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强国建设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陈溯)15日至16日,全国气象科技大会在京举办。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出席会议并强调,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强国建设,期待各方携手,以科技创新的磅礴之力驱动新时代...

    时间:10-16
  • 青海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卢彦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10月1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青海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原局长卢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青海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10-16
  • 中方: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日益成为国际军控领域优先方向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并于当日宣布将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我们注意到,不久前中方代...

    时间:10-16
  • 潍坊职业学院党委原书记刘建成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新网10月16日电 据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经山东省委批准,山东省纪委监委对潍坊职业学院党委原书记刘建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建成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

    时间:10-16
  • 李强总理出席中俄蒙三国总理会晤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16日电(记者刘畅 蒋超)当地时间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伊斯兰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期间同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举行中俄蒙三国...

    时间:10-16
  • 向先辈致敬!

    60年前的今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巨响的背后无数英雄与戈壁黄沙为伴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今天,让我们用最炽烈的感情向先辈们致敬!  ...

    时间:10-16
  • 探访中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实验室

      中新社甘肃嘉峪关10月16日电 题:探访中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实验室  作者 王梦瑶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年后,在中国西北戈壁最深处,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参与范围最广的...

    时间:10-16
  • 哈尔滨市: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智转数改、绿色发展

      中新网哈尔滨10月16日电 (记者 刘锡菊)16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哈尔滨市积极鼓励制造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动升级换代,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智...

    时间:10-16
  • 哈尔滨:2024年前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

      中新网哈尔滨10月16日电 (记者 刘锡菊)16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1—8月份,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9%。发布会现场。...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