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唱好“黄河大合唱”关键在协同(连线评论员)

2024-10-16 08:1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对话人:

  邹  翔  本报评论员

  李岳岳  大众日报评论员

  苏同敏  陕西日报评论员

  贺姗姗  宁夏日报评论员

  

  邹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沿黄9省区,并在上中下游主持召开3场座谈会专题部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久前在甘肃兰州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唱好大合唱,需要实现跨区域协同合作,如何理解协同、推进协同?

  李岳岳:协同意味着目标一致、同向发力。鲁豫“对赌”颇有代表性。2021年,两地签署黄河流域首个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议约定,监测断面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给予河南6000万元补偿资金。作为生态受益方,山东向河南兑现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2023年底,两地再次“续约”,将更加有力保障黄河流域水质稳步改善。

  贺姗姗:协同合作,需要机制保障。机制到位,“远水”也能解“近渴”。2023年底,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水务局签订了一份协议,前者以1800万元的价格购得四川省3年1500万立方米的黄河用水权,这是黄河流域第一单跨省域用水权交易。跨省域用水权交易,既解决了“缺水者”因水而困的难题,也让“节水者”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走出了运用市场机制破解水资源瓶颈的新路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配置。

  苏同敏:协同合作,不是一锤子买卖,而要久久为功。作为《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确定的黄河干流七大骨干工程之一,古贤水利枢纽坝址横跨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县。多年来,从项目建议书到可行性研究,从工程初步设计到正式进入建设阶段,秦晋两省水利部门同心同德、紧密协作,一张蓝图绘到底,工程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邹翔:往深层看,协同不仅是区域合作联动,更意味着保护与发展的统筹兼顾。治理黄河,既要实现高水平保护,更要以大保护促进沿黄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跨区域合作是一种空间上的延展,促进保护与发展的协同则是一种向内挖潜,需要以改革为动力,打通生态好与经济强的通道。

  贺姗姗:保护和发展不是“非此即彼”,保护黄河、治理黄河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的银河村,一度土地沙漠化严重。随着宁夏强化湿地保护修复、推进“退耕还湿”治理,银河村逐步退还1万亩河滩地,并在恢复良好生态的基础上,开发创意农家乐、特色民宿等,2023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100多万元,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今,黄河两岸正出现越来越多“银河村”。厚植生态本底,才会有高质量的发展、高品质的生活、高效能的治理。

  苏同敏:生态要素的“含绿量”,托举高质量发展“含金量”。位于陕西延安市宝塔区的薛张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一度达12.26平方公里。通过实施水保项目,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程度达到75%,植被覆盖率恢复到65%以上。前不久,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正式签约。黄土高原“由黄变绿”、黄河“由浊变清”,生态之变折射发展之变。

  李岳岳:山东沿黄地区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化工、炼油、有色金属等传统产能比重大。蹚过转型升级的深水区,必然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比如另寻“主业”的济钢,全面关停钢铁生产线,在卫星总装、火箭制造、低空经济等新领域寻找突破口,加速实现从“地”到“天”的蜕变。又如今年6月,莱州市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式并入电网。这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要找对路子,就能实现二者的协同。

  邹翔:协同并非要求整齐划一,而是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在黄河流域的发展定位,锻长板、补弱项、扬优势,这样才能实现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产生“1+1>2”的整体效应。

  苏同敏:水脉与文脉相连。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既要求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也要求做好文化利民的大文章。比如,陕西宝鸡市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在渭河沿岸多个文化生态公园建设中融入仰韶文化、周礼文化、秦腔文化等文化元素。从生态河到文化河,渭河不仅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也日益成为滋养群众美好生活的文化“活水”。

  贺姗姗:在黄河边乘坐古老的羊皮筏子漂流,入住沙漠中的星星酒店,在高低起伏的沙丘间来一次滑沙冲浪……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人头攒动。连绵的沙丘、壮美的黄河、璀璨的星空,这些特有的风情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也让周边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此外,种植面积7.9万亩、预计今年综合产值约6亿元的沙坡头旱苹果,也成为当地特色产业的“金名片”。可见,只有持续走好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子,在产业为民上下足绣花功夫,才能让黄河沿岸更多群众得实惠、享幸福。

  李岳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包括山东东营黄河口在内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由187种增加到373种,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憧憬变成现实,黄河入海口迎来的绿色蝶变,铺展出一幅生态惠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一年一年推、一年一年抓落实,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今天很美的黄河,将来会更美。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6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雪峰一审获刑18年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10月16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王雪峰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对被告人王雪峰以受贿罪判...

    时间:10-16
  • 西藏自治区政法系统专题培训班开展

      中新网拉萨10月16日电 (贡确)由西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法治处(西藏自治区法学会秘书处)、政法队伍建设指导处共同承办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培训16日在拉萨举办。共计...

    时间:10-16
  • 广交会人气旺信心足 境外采购商期待“中国智造”新品

    今天(16日)是第136届广交会开展的第二天,目前广交会展馆内采购商入场的情况如何?这一届广交会上,采购商和参展商们都有哪些期待?现场又将举办哪些活动?正在广交会展馆的总台记者张浩为我们介绍相关情况。总台记...

    时间:10-16
  • 144小时怎样游开封更“City”?跟着米拉“画”出北宋盛景

    今年7月份开始,河南郑州航空口岸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外籍人员来河南旅游、进行商贸活动有了更多选择。开封Travel第一天,意大利姑娘米拉选择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穿上美美的宋服,跟着“张择端”学绘画,欣...

    时间:10-16
  • 非洲农场创业记

    90后姑娘李奕是肯尼亚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合伙人,今年是她在肯尼亚的第五年。创业之前,李奕是麦肯锡的一名战略咨询师。2020年底,她开始考虑创业,希望能做一些更接地气、更有意义的事情。农业发展对于非洲意义重大...

    时间:10-16
  • 茱莉亚学院荣休院长波利希:用音乐让中美关系行稳致远

    中国日报10月16日电 近日,首届兰花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纽约茱莉亚学院荣休院长兼首席中国事务官约瑟夫·W·波利希在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中美两国学生可能语言不通,但能被音乐凝聚到一起。两国应加强互相...

    时间:10-16
  • 全球媒体大咖看新疆丨逛吐鲁番博物馆,外国媒体人直呼“amazing”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娜铜制冬夏两用眼罩、2300多年前的人类假肢、敲定葡萄种植历史的葡萄藤……10月15日,出席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的部分嘉宾走进吐鲁番博物馆,看到中国古人创造的颜值和匠心兼备的文物珍品,大家...

    时间:10-16
  • 中国总理时隔11年再访巴基斯坦 主要取得三方面积极成果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国务院总理李强访问巴基斯坦情况,表示此访是中国总理时隔11年再次访巴,主要取得三方面积极成果。  10月14日至16日,李强结合...

    时间:10-16
  • 中国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已超2000万吨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16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新季秋粮已陆续上市,收购工作正由南到北陆续展开。截至目前,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超2000万吨。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新...

    时间:10-16
  • “艺心向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美术展河北巡展开幕

      中新网石家庄10月16日电 (赵丹媚)10月16日,“艺心向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美术展河北巡展在石家庄正定开幕。此次巡展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六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指导,新的社...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