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外国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2024-10-19 09:39: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入境游客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到达大厅设立的摊位前驻足,了解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摄

沿着北京中轴线,游览古建筑群;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距离参观兵马俑;在丽江古城,感受多彩民俗风情……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游”成为海外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许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文化古迹观景览胜,在社交平台分享他们的旅行体验,吸引大量海外网友跟帖热评。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1—7月,外籍人员来华观光达572.2万人次,同比增长403%。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文化和美好生活体验构成中国入境游的核心吸引力。

中国“去过一次还想去”

不久前,来自摩洛哥的希沙姆沿着北京中轴线进行了一场漫步。从景山公园万春亭到宏恩观,一路上,多座标志性建筑描绘出“古都之脊”的风貌。“这条旅行线路非常令人惊喜,能体验到历史遗迹与现代生活的交织融合,真是妙不可言。”他说。

“我非常喜欢这里!参观游览的体验非常好。”罗马尼亚游客博德纳尔刚刚结束他在西安、成都、重庆等多个城市的旅行。在他的手机相册里,有许多他拍下的秦始皇兵马俑照片和亭台楼阁的古建美景。“因为太喜欢中国,今年年底我计划再去中国一次,到深圳等更多地方去看看”。

在云南,波兰游客伯纳黛特用2周时间游览了多个古城。“我了解到,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这里是白族、瑶族等许多少数民族的家。”她说。在昆明,伯纳黛特换上了少数民族的服饰,体验了一把当地民俗文化风情。“从大理,再到丽江古城,这绝对是场令人惊艳的旅程。”她说。

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十一”假期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六成左右,许多城市成为外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携程旅行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国庆旅游消费报告》显示,“十一”假期期间,携程入境游日均人次增速近80%,超50%的外国旅客在中国停留超过7天。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不久前发布“入境游客喜爱的十个景区度假区”榜单,故宫、慕田峪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名列其中。此外,云南丽江古城、上海朱家角古镇、浙江乌镇等也入选“入境游客喜爱的十个名城古镇”榜单,成为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越来越多游客领略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法国《20分钟报》报道称,外国游客在中国探索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还有一些游客因为《黑神话:悟空》游戏火爆,打卡山西古建筑。不少外国游客表示,中国“去过一次还想去”。

“文化+服务”提升旅游吸引力

“中国游”的魅力来自何处?分析表示,持续优化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是原因之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表示,近年来,中国各地采取许多创新性举措,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越来越多“有意思”的文化旅游产品,使“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持久魅力,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有意义”的文化旅游体验。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入境旅游作为中国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开端,是衡量中国旅游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尺。2024年上半年,中国入境旅游恢复发展的态势持续向好,中国优质的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得到更多游客青睐。

“文化是吸引国际游客入境游的‘超级实力’。”世界文化城市论坛副总监伊莎贝拉·华伦蒂尼在日前举办的2024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上表示,博物馆和传统艺术等文化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竞争力。

“中国游”的火热,也得益于便利设施的持续优化。

日前,北京市实施境外银行卡刷卡过闸乘坐地铁服务“满月”,外卡过闸业务累计进站量已超过3万人次;上海出租车和地铁站配备外卡POS机,支持外卡支付;成都、西安等8个城市也正试点便利来华人员支付的新举措。

截至目前,中国已同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16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对54个国家实行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游客来华流程不断简化,在华体验不断优化。

“为满足国际游客多样化需求,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移动支付、在线预订等现代化服务在旅游领域应用广泛,为外国游客带来便捷高效的旅行体验。

“中国出台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入境免签、过境免签等政策,推动外籍人员来华数量不断攀升。借助这些优惠政策,中国为外国人来华旅游提供了更多机会,也向外国游客更好展示了中国的国际文化形象。”厉新建说。

“中国游”热度延续

“我想11月底去中国,有什么景点推荐吗?”“我和家人最近想去中国,可以参考你的行程规划吗?”“在中国,住酒店买景点门票有没有优惠?”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许多外国网友和博主持续通过发布短视频、图文游记等形式分享自己的在华见闻。不少外国网友跟帖评论、咨询攻略,表达近期来中国旅行的愿望。

这几天,结束了在中国的旅程后,博德纳尔也加入了“晒攻略”行列。他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中国旅游和签证”的话题标签下,分享了自己的行程规划、预算清单以及购票和预订酒店等实用指南。他写道:“我根据社交媒体上各国旅行者分享的攻略,顺利完成了自己两周的旅行。现在,我也将规划共享出来。欢迎对中国游感兴趣的人向我咨询。”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外国人来华旅游持续升温。“十一”假期期间,外国人出入境达101.4万人次,同比增长37.2%。

“您是否正在计划前往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进行‘梦想之旅’?我们整理了一份指南,回答了有关中国旅行的一些最常见问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不久前发布了一份详细报告,介绍了如何申请中国签证、如何设置移动支付、去中国旅游前可下载的实用应用程序等信息。报道称,有外国旅客在到中国旅游后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并开始计划下一次的在华旅行。

“我来过中国很多次。中国非常迷人,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在推动入境旅游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亚太旅游协会主席彼得·西蒙近日表示,希望中国旅游产品持续增加文化互动性和新颖性,让游客获得本土文化的深度体验。

“期待外国游客来中国体验更多‘有意思、有意义’的文化旅游产品,领略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在此过程中,一个开放、自信、文明、安全的中国也将展现在更多外国朋友面前。”厉新建说。(记者 林子涵)

  • 相关阅读
  • 聚焦三季度经济形势|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看点问答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看点问答新华社记者当前,中国经济走势广受关注。10月18日,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与此同时,部分...

    时间:10-19
  • 流“金”沃野奏响丰收“欢歌” 新农人享受乐趣“玩着”追梦

    央视网消息:金秋十月,五谷丰登。金灿灿的玉米、沉甸甸的麦穗,在广阔的良田里,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流“金”沃野奏响着丰收“欢歌”。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收过七成。分地区看,西南、西北地...

    时间:10-19
  • ??“捡秋”火热 不少人还捡上瘾了,秋天还能这样玩

    秋风送爽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捡秋”的人们也活跃了起来周末休闲去哪里?大家采集秋日独有的花卉、树叶、果实作成装饰 拍照分享记录秋日浪漫和美好??收集五彩落叶 把“秋天”捡回家随着天气变冷,这两天重庆的树木开...

    时间:10-19
  • 每张都是壁纸!“我的宝藏家乡”插画合集来了

    如果用一张插画去展示家乡,你会画些什么?人民日报新媒体邀请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34位插画师手绘心目中的宝藏家乡。在这组家乡插画中,你发现了哪些熟悉的地方和故事?叩开了你哪些记忆?一起打开“我的宝藏家乡”吧...

    时间:10-19
  • 秋天的调色盘,铺展在美丽中国的大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秋天,是色彩最丰盛的时节。金浪滚滚,硕果累累……空气中弥漫着成熟与丰收的味道。“打开”秋天里的美丽中国,一整个惊艳住了!漫山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细腻的 笔触勾勒出璀璨梦境在新疆阿勒泰地区,...

    时间:10-19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稳中有进!从这些数据“看好”中国经济

    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累积增多。从前三季度数据看,我国经济运行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

    时间:10-19
  • 当科技遇上非遗 让你“一键”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17日在山东济南开幕。此次博览会上,科技助力非遗的体验与呈现是一个亮点。总台央视记者 于茜:在我的身后就是国礼四面方尊数字化体验项目,通过眼球定位和追踪技术,我们可以通过裸眼...

    时间:10-19
  • 演绎红色经典,和《伟大转折》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10月18日,“闪耀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地球上的红飘带”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期间,国内多家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走进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伟大转折剧场,观看《伟大转折》剧目,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伴随着舞台灯...

    时间:10-19
  • 前三季度铁路旅客发送量创新高 跨境出行需求持续增长

    央视网消息:国铁集团10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旅客发送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国铁集团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3.3亿人次,同比增长13.5%。跨境旅客增幅明显,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近1990万人次...

    时间:10-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