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闻周刊丨“小小孩”托育引关注 减轻育儿负担该如何发力?

2024-10-20 08:59:2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你听说过1岁的“小小孩”上幼儿园吗?本周,浙江温州的一所公立幼儿园开设“乳儿班”,冲上了热搜。三位分别6个月大、8个月大、1岁大的小宝宝,成了这个班的第一批学生。他们从吃奶、玩耍、睡觉、更换尿布等,都由专门的保育员一对一全程照顾,且费用比私立的低三分之一,每个月1950元。有孩子家长表示,会选择到这里来,是因为夫妻双方是双职工,家里老人还没有退休,请保姆又实在负担不起。

数据统计,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其中,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尽管1岁以下就入托比较少见,但2—3岁进入托育机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样的托育服务能从多大程度上缓解育儿压力?它们的托育质量又如何,怎样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温州一公办幼儿园为三位一岁以下的小朋友,于全市首开乳儿班在本周引发关注。一个多月来,乳儿班已招收9位适龄宝宝。其实,这并非温州首创,深圳、厦门、成都等地也都有相应探索。

李女士在河北老家生的老大,那时她无需工作,孩子养育又有父母帮衬,但生老二时,她身在职场,按照产假和节假日规定,陪伴孩子累计七个月后重返工作。这时,她与爱人都有工作缠身,双方父母又因各种原因无法帮助养育,而家政涉及隐私等问题,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家附近的托育机构。

与老二分离是一种挑战,爱人尝试劝她,带娃事无巨细,与其24小时低效陪伴,不如送去托育机构换来高质量陪伴,而一份工作更是来之不易,夫妇俩觉得年纪越大,职场竞争力可能会越弱,长居家中带娃,缺少了学习进步的机会。

作为一家托育机构负责人,有一个十个月大的孩子的王杜鹃,依然需要正视养育中的心理问题,也因此,她对新晋奶爸奶妈养育中的问题更能感同身受。她收到不少来自妈妈的咨询:产假到期后,该如何安顿好自己的孩子?目前,该机构接收到的一岁以下的乳儿,占托育儿童总数的10%。

事实上,这样的需求早就被关注。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加大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并首次提出“婴幼儿照护”的概念。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夫妻双方都是上班族,不少老人力有未逮,小月龄乳儿照护,成为不少年轻家庭的烦恼。

2021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指导文件,首次对托育机构的保育工作做出明确要求,将7个月到36个月划为三个阶段,重点关注孩子们在营养与喂养、动作、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7个维度的发展。但王杜鹃强调,这些做法离不开家长参与,他们不能因为有托育机构而当甩手掌柜。

成都某托育机构负责人 王杜鹃:其实我经常会跟我们家长去传递一个概念,就是孩子送到托育中心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就不用去育儿了,家庭育儿还是占主导地位,我们只是作为家庭育儿一个补充。我们和家长其实更多是像合伙人一样的一个角色,就是我们共同育儿。

共同育儿,需要托育机构的专业和价格普惠。王杜鹃的机构,虽然场地空间和装修由社区和街道提供,但人力资本等消耗大,3000到4000元每月的价格几乎覆盖了像李女士这样的职场人月收入,他们共同希望更多政策惠及托育事业,既要托育得好,又要托育得起。

国家规定的产假现在是158天,这就意味着,从孩子半岁到3岁上幼儿园,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由父母亲自照顾,托育机构也就应运而生。去年,我国民办托育机构占全部托育机构的89.5%,一线城市的托育费达5500元一个月,与年轻家庭的支付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就在上周,回应“托育贵”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卫健委印发了国家层面第一个托育服务价格政策文件,目的是通过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这可能产生怎样的结果?

在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内,每天清晨,都会有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的托育中心,这家托育中心是两年前正式投入运营的,依托妇幼保健院的儿童保健科,筹建了150个托位,在全市范围内招收6个月至3岁,需要托育的幼儿。

张开嘴,伸舌头,随着医生的指令,这些平均年龄在两岁左右的小朋友,开启了入园晨检。

随着晨检的结束,孩子们便可以到食堂享用早餐。每周的食谱都会根据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进行调整。除了入园体检,以及由营养师制定的食谱外,永川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与其他传统托育中心不同的是,配有医师、推拿师、营养师、治疗师、评估师等8师共育服务团队,同时还定期为孩子们进行生长监测以及发育评估、五官保健等活动。

本周四,迎来了每三个月一次的生长发育监测活动。托育中心的小朋友们被引领至妇幼保健院特设的监测区域,接受身体生长状况测量。截至目前,此类监测活动已累计惠及1332人次的小朋友,其中成功筛查出10名生长发育存在异常的幼儿,并已迅速联合医疗团队进行及时的干预与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携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在广泛汲取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23年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此意见发布前,早在2021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便对《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修订,提出建立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并向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全市首批托育服务示范机构,每家机构均获得了10万元的“以奖代补”补贴。在资金支持方面,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近两年已成功争取到近5000万元的中央预算内资金,用于推动区县实施38个普惠托育项目。

而后争取财政支持360万元完成基础建设。2022年在重庆市率先成立首家公办“医育结合”示范性托育中心,同时也是普惠托育中心。

针对普惠托育中心,2023年重庆市制定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对乳儿班、托小班及托大班分别设定了每人每年900元、800元、700元的补助标准。截至2024年6月底,重庆市的托育机构数量激增至2327个,托位数也达到了12.66万个,这一数字相比三年前的3.03万增长了四倍以上。为了进一步引领全国托育机构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这份文件作为国家层面的首个托育服务价格政策指导性文件,旨在通过健全价格形成机制,有效促进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的扩大与优化。

今年9月,国家卫健委的报告显示,我国3岁以下的婴幼儿实际入托率是7.86%,各类托育机构的托位,近一半都没人使用。背后的原因,除了家长们抱怨的托育服务费高、担心托育质量不好外,也与我们的感情有关: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让太小的孩子离开家人的照料。于是在很多家庭都能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轮番上阵。平时家里不忙倒也还好,万一遇到点急事,没人能照顾孩子时,又该怎么办呢?

这位小男孩叫做七七,再过两天就要满14个月了。本周四早9点,妈妈把他送到了家门口的“蒋家巷宝宝屋”。在这里,他将在专业保育员的陪伴下,一起度过2个小时。大约中午11点,外婆会来接他回家。这短暂的两个小时,不单能让妈妈在单位安心完成工作,也能让外婆从紧张的带娃生活中,稍微放松一下。

像七七这样大的小朋友,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刚在桌子前玩了几分钟,他又跑到玩具楼梯那里上上下下。2个小时的运动量,让他回家后可以好好睡一个午觉。在宝宝屋,我们看到了许多将时间都用来照顾孙辈的老人,比如这位外婆,她的女儿生了二孩,平时她既要照顾刚满1岁的外孙,又要兼顾读小学4年级的老大。

“宝宝屋”是上海推出的一项“社区托育”服务。与托育机构的全日托不同,它只每天上下午,各提供2个小时的“临时托”。“宝宝屋”的资金全部由政府承担,每位宝宝一年至少可以免费使用12次,且超过次数后,也只按照公益价格收费。目前,上海全市已有超240个宝宝屋,覆盖全市绝大部分街镇,最初的001号宝宝屋正是发源于“蒋家巷宝宝屋”所在的江宁路街道。

目前江宁路街道已经开设了6家宝宝屋,空间分布上,分别位于街道的东部、中部和西部,确保街道的居民能够在15分钟生活圈内获得托育服务。除了开设在小区中,方便家长接送的;还有开设在商场中,能够给出来逛街的父母提供方便的;还有一些宝宝屋开设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党群活动中心。

在“宝宝屋”的一墙之隔,爷爷奶奶们正在大声地练唱。另外的一个房间,则有老师在教水墨画。祖辈能够如此放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宝宝屋”的多方共建模式:街道代表政府出钱、出场地,通过公开招标,向托育机构购买服务,并由教育管理部门从头到尾全程把控。

我国《“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努力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的目标。去年,上海就已经开始瞄准托幼一体化,鼓励所有幼儿园开托班,招收2到3岁幼儿。而全市推行的“宝宝屋”则托起了不愿去托班的婴幼儿家庭的照护需求。目前,绝大多数“宝宝屋”的装饰都在模仿家庭实际环境,消除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密集出台政策,培育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帮助家庭减轻育儿负担。除了出生率持续走低,需要鼓励生育这个大背景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现在养育孩子要比以前难多了。随着一孩生育年龄推迟,以及40岁以上人群加入二孩、三孩行列,很多婴幼儿父母已经是被各种压力挤成一团的“夹心层”。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小家庭要努力,社会也得加把劲,帮忙多减负,让生儿、育儿能够得到实惠。

  • 相关阅读
  • 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年客流量突破100万人次

      中新社厦门10月20日电 (黄秋雅 汪桢)据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20日透露,10月19日,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年客流量突破100万人次,同比增长87.6%。  今年以来,受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班次加密、节假日集中...

    时间:10-20
  • 千余名中外嘉宾赴会解题:如何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千余名中外嘉宾赴会解题:如何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新社记者 曾玥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为的是基于各自的经验和分析,探讨2030年、2050年的发展愿景。”  10月18日至20...

    时间:10-20
  • 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杭州举办

      中新社杭州10月20日电 (鲍梦妮)10月19日至22日,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下称“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此为AIPPI成立127年以来,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首次落地中国。  大会主题为“...

    时间:10-20
  • 提升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占比 博士生教育以质图强最新部署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持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最高层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支撑。...

    时间:10-20
  •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钟声被查

      中新网10月20日电 据南方电网纪检监察组、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钟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南方电网纪检监察组和贵州省毕节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10-20
  • 中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全面运行

      中新网成都10月20日电 (陈选斌)10月20日,中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以下简称中心库)在成都邛崃宣布正式全面运行。据悉,种质资源在中心库的保存期最高可达50年,能够满足四川未来3...

    时间:10-20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土耳其籍专家居萨尔:中国可持续发展成就令人惊叹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10月18日,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10国外籍专家走进榆林府谷,在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清水川煤电一体化电厂参访时,外籍专家们被这家取得多项“世界首创”的电厂所震撼。“从这家电厂可以看出,...

    时间:10-20
  • 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外企高管看好中国的哪个领域?

    10月18日,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启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嘉宾聚焦当前经济金融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外企高管看好中国的哪个领域?和小新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迟瀚宇 郎佳慧 北京报道...

    时间:10-20
  • 外国高管谈中国经济:中国“龙”已经崛起

    10月19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全球企业家联盟副总裁Mark Parish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外商在享受来华免签政策后,有更多机会来中国观光,并考察投资环境。他认为,人工智能的日益崛起将给人们的生活...

    时间:10-20
  • 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外国高管“双十一”爱买啥?

    近日,2024年“双十一”购物节拉开序幕。如今,“双十一”不仅深受中国民众喜爱,而且圈粉了许多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外国朋友。外国人是如何爱上“双十一”的?他们又是如何在中国“买买买”的?小新走进2024金融街论...

    时间:10-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