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全国秋收近八成 主产区尝试了这些“第一次”→

2024-10-23 09:42: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眼下,全国秋粮收购和秋种加速推进,各地开展新探索,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收近八成,秋粮收购也在同步展开。

作为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的执行主体,中储粮集团已完成全国900余家所属库点的智能化粮库系统升级。在黑龙江哈尔滨直属库,这里应用上了自主研发的智能扦样检验系统,售粮农户进场、检验一卡通办,扦样、送检自动完成。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2000万吨。

当前,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五成,冬油菜播种过六成。

今年的秋种,多个主产区进一步细化提产能的措施,出现了多个“第一次”的尝试。

安徽省财政今年拿出1亿元在全省推广精耕细作的示范,建立精耕细作示范点125个。在颍上县金唐村的农田里记者看到,小麦播种机的后面加挂了三排铁箱,分别是种子、肥料和土壤调节剂。农机上的这一改动,是当地绿色农业生产方式的全新探索。

安徽省颍上县农技推广科技特派员 付朋:我们今年也是头一次推广在种肥同播时加入了土壤调节剂,这样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还能让土地实现可持续利用。

目前,河南冬小麦已经播种了一半以上。由于上一茬的玉米使用了密植技术,因此播种小麦时面对的新情况,就是地里留存的秸秆量多了,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小麦出苗。为此,河南派出了18个专家指导组,走村、入户、到田,把针对性的农技措施推广给种植户。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副主任 李放:我们主要推广了秸秆深耕还田技术,耕深不低于25厘米,这样播种时种土结合,减少透风跑墒,提高出苗质量。

在湖南攸县,今年有更多的“冬闲田”第一次种上了油菜。由于以往油菜需要人工播撒种植,雇工时间长、成本高,种植效益低,因此很多农户秋收后便不再播种。今年,当地财政安排奖补资金1000多万元,进行良种和新型农机具补贴,已推广油菜精量一体化播种机38台套,大大提高农户油菜种植积极性。

湖南省攸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旷进南:今年攸县有两万五千多户农民进行了油菜生产,冬闲田利用率达到了84%以上。

  • 相关阅读
  • 以军称打死黎真主党执委会负责人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以军称打死黎真主党执委会负责人一事进行提问。  林剑:中方对当前中东局势动荡、不断升级深感担忧,反对侵犯黎巴嫩主...

    时间:10-23
  • 中欧联合《专利合作条约》试点项目进入新阶段 国际检索更便利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该局与欧洲专利局(EPO)10月22日共同发布关于《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检索单位试点项目进入第二阶段的联合公报称,双方联合开展的PCT试点项目...

    时间:10-23
  • 让“幸福”绵延万家:浙江民主党派聚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金华10月23日电(郭其钰)幸福是什么?在浙江金华磐安大盘山区,有一个延续了十多年的“我的幸福计划”:采取村民土法种养+公司现代营销的模式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带动当地约3000多户共1万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

    时间:10-23
  • 中方:敦促澳、美等少数西方国家停止将人权问题政治化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日前,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上,针对澳大利亚、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就涉疆、涉藏问题表达所谓关切,100多个国家...

    时间:10-23
  • 两岸同祭济公11载 文化为媒促民间交流

      中新社台州10月23日电(傅飞扬)“济公笑看人生的豁达、行侠仗义的勇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台湾人。大陆的济公文化让我感到很亲切,这是一种蕴含在骨血里的文化认同。”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李泓兰受访时说。  10...

    时间:10-23
  • 自然资源部:积极保障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用地用海需求

      中新网10月23日电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依法依规保障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仓储设施项目用地、用海、用岛、用岸线的合理需求。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时间:10-23
  • 浙江深化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打造新时代多党合作高地

      中新网金华10月23日电(郭其钰)今年3月,大型原创多党合作主题话剧《马叙伦》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精彩上演。作为国内首部以多党合作史和民主党派创始人为主题的大型原创话剧,《马叙伦》因题材独特、内容丰实、形式...

    时间:10-23
  • 跨越海峡 赴一场“敦煌之约”——2024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流参访活动侧记

      10月18日上午,敦煌莫高窟,一个参访团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略显特殊。十几位团员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稚气未脱的大学生,一开口都是浓浓的台湾腔。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参访团——有人在50多年前写过有关敦煌...

    时间:10-23
  • 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 授奖214项(人)

      中新网上海10月23日电 (记者 郑莹莹)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23日在沪揭晓,授奖214项(人)。资料图,上海。记者 郑莹莹 摄  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涌现出一批面向未来产业前沿技术的创新成果:面向未来智能...

    时间:10-23
  • “天宫”要来人了 神舟十九号蓄势待发!

    目前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第十九发箭在弦上第十九次云霄待破新的船箭组合体 等待着新的使命在人潮簇拥中船箭组合体平稳前行旌旗猎猎千帆竞鼓角声声催征急连天空都是一抹...

    时间:10-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