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夜读丨在心里种花的人,人生才不会荒芜

2024-10-23 09:44:4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适合坐在温暖的午后,听一首老歌,细听扑簌打窗声。

适合沏一杯焦糖色的咖啡,让淡淡的孤独和宁静萦绕心间。

适合捻一枚落叶,轻蘸笔墨,写下心之一隅的感悟,寄给深秋的悠悠岁月──

这样的时节,你的心中是否有可念之物、可感之事?

10月23日6时15分迎霜降节气。

许一份深情,珍待晚秋的最后一次回眸。

霜降·一隅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央视新闻《夜读》X水墨画家皇小小

特别呈现

霜降·美文

作者/宋英杰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志》

朗读丨敬一丹 配乐丨巫娜 - 静观山河

霜降,是隶属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秋时已暮,亦称杪(miǎo,树梢)秋。秋,即将画上句号。

说起霜降,便会想起《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有人觉得《西厢记》写到这儿最好画上句号,霜降之后的景物太凄凉。但霜色愈浓,秋之暮,反倒是秋季最多彩的时期。

在北京,霜降之后特别具有怀旧感的两样吃食,一个是糖炒栗子,一个是烤白薯,是很多人在深秋到初冬时节的挚爱。不用吆喝,飘着的味道便是最好的广告。在它们的诱惑力面前,我们的抵抗力顿时便清零了。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到立冬,往往是北方一年之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段。古人将霜降物候描述为: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豺乃祭兽,所谓“祭”,只是人们的一种臆断。肉食动物将自己的猎物摆放好,嘚瑟一下,在人们看来,仿佛具有了感恩上苍馈赠之祭礼的仪式感,例如,雨水时节的“獭祭鱼”,处暑时节的“鹰乃祭鸟”,霜降时节的“豺乃祭兽”等。鸟类对于气候似乎更有先见之明,未雨绸缪,应对时令和季节的变化,都留出了比较富余的提前量。而牙锋利、腿脚好的兽类在暮秋时节才开始筹集过冬的“粮草”,或许是因为“艺高兽胆大”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霜降之前的物候关键词往往是华、是秀(春华夏秀),是钻出的出,是降生的生,是鸣唱的鸣。霜降开始便是落、是俯、是冰、是冻。霜降时,其气栗冽,其意萧条,是摧残,也是磨砺。有很多草木甚至无缘拥有这番经受寒霜的阅历。有些早早黄熟,有些匆匆枯萎。“兰芝以芳,未尝见霜”,有些花草因为芳香馥郁,没有长到霜降时就被人采走了,或被剪掉了。这样看来,有些花草,似乎也是吃“青春饭”的。

霜降时节,天气也开始阴沉多雾,“阴阳怒而为风,乱而为雾”,厚云郁而四塞,万物颓然。对于二十四节气起源的一些地区而言,是“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降见霜,小雪见雪”。可见,和霜相比,雪算是既迟到又早退的家伙。

当然,对于温暖的南国,关于枯啊落啊的物候、霜啊雪啊之类的天气都明显滞后于节气起源的中原地区。广东的气象谚语是:“霜降露水遍野白,小寒霜雪满厝宅。”

霜降开始,草木、蛰虫只好休眠闭藏,梦想着下一个无霜期吧。

霜降之后,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呢?有人说了四个字:“减苦增甘。”怎么让我有了一种餐桌上苦尽甘来的感觉呢?!

但不论晴雨,无关寒暑,快乐是最好的天气。

霜降·草木人间

水的第一次凝华是霜

万物都在期待着霜

期待着它的决绝

期待着它的刻骨铭心

在变换的季节里

历练自己,证明自己

霜降,秋要走了,冬要来了

即使在寒冷的季节

也会有人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花期

霜降·絮语

愿意在心里种花的人,人生才不会荒芜。

没错,霜降让季节走向萧瑟的凉意,但霜降无法阻止我们向暖的热情。收拾好自己的小世界,种满愉悦精神的小花,把空间和机会留给更多能够滋养自己的事物。

给日子燃起一堆豪迈的火焰吧,去靠近真正的热爱,去守护值得的在意,去营造向往的风景。哪怕有阻遏、有遗憾、有挫折,我们依旧可以迎霜傲立,兀自生长。

分享一句话,给一起迎接霜降的你和我:

“只要对生活有期待,那么哪怕深秋日渐寥落、寂寞,我们都可以是自己的好天气。”

  • 相关阅读
  • 以军称打死黎真主党执委会负责人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以军称打死黎真主党执委会负责人一事进行提问。  林剑:中方对当前中东局势动荡、不断升级深感担忧,反对侵犯黎巴嫩主...

    时间:10-23
  • 中欧联合《专利合作条约》试点项目进入新阶段 国际检索更便利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该局与欧洲专利局(EPO)10月22日共同发布关于《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检索单位试点项目进入第二阶段的联合公报称,双方联合开展的PCT试点项目...

    时间:10-23
  • 让“幸福”绵延万家:浙江民主党派聚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金华10月23日电(郭其钰)幸福是什么?在浙江金华磐安大盘山区,有一个延续了十多年的“我的幸福计划”:采取村民土法种养+公司现代营销的模式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带动当地约3000多户共1万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

    时间:10-23
  • 中方:敦促澳、美等少数西方国家停止将人权问题政治化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日前,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上,针对澳大利亚、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就涉疆、涉藏问题表达所谓关切,100多个国家...

    时间:10-23
  • 两岸同祭济公11载 文化为媒促民间交流

      中新社台州10月23日电(傅飞扬)“济公笑看人生的豁达、行侠仗义的勇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台湾人。大陆的济公文化让我感到很亲切,这是一种蕴含在骨血里的文化认同。”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李泓兰受访时说。  10...

    时间:10-23
  • 自然资源部:积极保障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用地用海需求

      中新网10月23日电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依法依规保障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仓储设施项目用地、用海、用岛、用岸线的合理需求。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时间:10-23
  • 浙江深化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打造新时代多党合作高地

      中新网金华10月23日电(郭其钰)今年3月,大型原创多党合作主题话剧《马叙伦》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精彩上演。作为国内首部以多党合作史和民主党派创始人为主题的大型原创话剧,《马叙伦》因题材独特、内容丰实、形式...

    时间:10-23
  • 跨越海峡 赴一场“敦煌之约”——2024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流参访活动侧记

      10月18日上午,敦煌莫高窟,一个参访团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略显特殊。十几位团员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稚气未脱的大学生,一开口都是浓浓的台湾腔。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参访团——有人在50多年前写过有关敦煌...

    时间:10-23
  • 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 授奖214项(人)

      中新网上海10月23日电 (记者 郑莹莹)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23日在沪揭晓,授奖214项(人)。资料图,上海。记者 郑莹莹 摄  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涌现出一批面向未来产业前沿技术的创新成果:面向未来智能...

    时间:10-23
  • “天宫”要来人了 神舟十九号蓄势待发!

    目前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第十九发箭在弦上第十九次云霄待破新的船箭组合体 等待着新的使命在人潮簇拥中船箭组合体平稳前行旌旗猎猎千帆竞鼓角声声催征急连天空都是一抹...

    时间:10-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