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放大宏观政策组合效应(评论员观察)

2024-10-23 08:1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加强政策目标协同,通过共同的目标引领各项政策握指成拳、同向发力,防止出现“合成谬误”或“分解谬误”,避免政策效力相互抵消

政策不仅要制定好,还要统筹好,在执行落实层面实现相互补台,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

今年国庆假期,“以旧换新”成了市场消费的热词。

在广东深圳华强北商圈,标注着各类家电和电子产品补贴折扣的海报随处可见。深圳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家电以旧换新日均销售台数较节前环比增长74.9%。

在青岛,“真金白银”的补贴激发了消费者的换车热情。据青岛市商务局统计,国庆假期,青岛汽车置换更新共申领1028辆。

“以旧换新”听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却是个系统工程。解决“钱从哪里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种类繁多的消费品分类施策,商务部等部门陆续制定印发了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4个领域配套细则。为打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31个省份均出台相应的工作方案。

顶层设计结合基层实际,纵向贯通兼顾横向接应,正是各地各部门的同向发力、协同联动,使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实环环相扣,发挥了显著的带动效应。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实现发展目标,很难依靠某一种政策“单打独斗”。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统筹各领域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方能打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提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避免简单思维,坚持系统观念,科学把握多重辩证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协同联动,才能放大宏观政策的组合效应。

提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就要摒弃“惯性思维”。现实中,宏观政策由不同部门制定出台,政策出台的初衷也有所不同。单独看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在一起不一定能带来整体的有效性,因此不能想当然地“做加法”,各部门要跳出“一亩三分地”,根据调控目标精准调整、科学施策。

例如,水泥产业节能减排有潜力,设备更新有需求,但产能置换从严把控,银行授信很难。打通堵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中央财政重点推进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产业政策信号明确,财政政策“四两拨千金”,有效推动解决企业“换不起”难题,有力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政策目标协同,通过共同的目标引领各项政策握指成拳、同向发力,防止出现“合成谬误”或“分解谬误”,避免政策效力相互抵消,方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还要多些“补位意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只有强化担当、相互补位,才能提升整体效能,避免出现“打折”甚至“打架”的情况。一段时间以来,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已经释放信号的存量政策有效落实,针对新情况的增量政策加力推出,财政、货币、投资、消费等政策相互支撑,给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可见,政策不仅要制定好,还要统筹好,在执行落实层面实现相互补台,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宏观政策实施也要下绣花功夫,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初衷是好的政策真正取得好的效果。

政策好不好,关键看实效。各方面积极推出有利于稳增长、稳预期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和抑制效应的政策,把握好时机、力度、节奏,把政策红利实实在在送到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手中,就能实现更多的组合效应、叠加效应、乘数效应,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护航。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3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从黄河源到入海口 青海果洛牵手山东东营探索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

      中新网东营10月23日电(记者 胡贵龙)10月23日,由青海省果洛州委统战部与山东省东营市委统战部共同举办的“黄河同脉山海情 石榴花开铸同心”活动暨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启动仪式在东营宾馆举行。图为现场举行共注...

    时间:10-23
  • 外交部: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不存在什么“国防部”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谢雁冰)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不存在什么“国防部”,也不存在什么“国防部长”。  有外媒记者提问,台湾“国防部”称,正监测一艘中方的航...

    时间:10-23
  • 闪耀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 | 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龙洞村实现致富新跨越

    央广网昭通10月23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 实习记者 谢宛均 )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石房景观别致,美丽赤水河绕村而过。10月21日,“闪耀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地球上的红飘带”主题采访活动于云南昭通举行。22日,记者探访...

    时间:10-23
  • 这个延安山村告诉你黄土高坡“换皮肤”的秘诀

    “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这首流传在百姓间的打油诗,描述着今日的延安景色。在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抬头看,满目青山,低头看,碧水汪汪,很难想象这是坐落在陕北的小...

    时间:10-23
  • 能源西部丨追风逐日 戈壁滩崛起“风光经济”

    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漫天黄沙、寸草不生,是昔日沙漠戈壁的固有面貌。如今,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兴起,荒凉之地正成为能源开发宝地,防沙治沙与风光工程正在内蒙古碰撞出新...

    时间:10-23
  • 凡人微光|我们约定好

    策划:郭依格统筹:崔莺馨、卓越制作:刘子畅出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快手...

    时间:10-23
  • 长征故事|“红军万里长征”一词原来出自这里!

    程嘉馨 制图1935年5月,红军需借道彝族聚居地。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导致各民族之间的隔阂比较严重。为消除彝族人民和汉人之间的误解,陆定一连夜撰写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后由总司令朱德发布。这张布告沿用...

    时间:10-23
  •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霜降 山明天清澈 秋色美如画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我们一起走进自然,感受山明、水净、天清澈,感受霜降时节的美丽如画。霜降反映气温变化,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时节。时至霜降,层林...

    时间:10-23
  • 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和音)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

    时间:10-23
  • 文化中国行·国宝说节气|霜降至,来文物里收获这份好“柿”头

    10月23日,我们迎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意味着秋天结束,凛冬将至。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秋意愈加浓厚,丰收的季节也进入了尾声,金黄的柿子经过秋霜洗礼,也变得格外甘甜软糯,食用柿子也成为霜降的...

    时间:10-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