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尺素金声 | 三大指标均超全球一半,解锁中国“船”奇动力源

2024-10-24 15:17:37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日前,2024年前三季度造船业成绩单发布:1至9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18.2%、51.9%、44.3%,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1%、74.7%和61.4%。

放眼全球,中国造船业的市场份额已连续14年蝉联第一。中国造船为何能长风破浪,中国“船”奇靠什么不断续写?这些年,中国造船做对了什么?

归纳起来说,有三大动力源。

一项“优势”:在发展兼具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特点的产业方面,中国拥有着明显优势。

造船业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两方面,中国企业都拥有不错的“牌面”。

技术实力雄厚。新时代以来,中国造船业加速结构调整与创新驱动,持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从国产航母到大型邮轮,从超大型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到万米载人深潜器、极地破冰科考船、重型自航式挖泥船,不少船型实现从“0”到“1”再到“N”的跨越,中国造船形成了船海产品全谱系总装建造能力。能力优势,是中国企业接连拿到国际造船新订单的关键所在。

人才红利也很可观。与许多其他行业方便实现大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智能化制造不同,船舶建造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它依然需要大量一线劳动者的参与。这些年,中国造船企业的效率提升、周期缩短,离不开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在智能制造、流程优化方面付出的努力,同样也离不开大批懂技术、擅操作、吃苦耐劳的技能工人。从钢板焊接、油漆喷涂,到吊装作业、高空作业、密闭空间作业,一大批活跃在生产一线的技能工人将图纸变成了现实,让一艘艘巨轮顺利完工。

有技术、有人才,既“聪明”又“实干”,这就是中国造船业始终领跑全球的底气所在。

一条“法则”:适应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供给,产业就会不断收获新成长。

产业发展永远都在动态变化。技术新进步、生产新方式、客户新需求、监管新要求,都会创造新的市场空间。能否抓住新机会、拿到新订单,主要看一家家企业能否适应需求、优化供给。在这点上,中国造船企业近年来表现不俗。

比如汽车运输船。在船舶市场中,这种船型原本属于相对小众的特种运输船,过去中国造船企业涉足较少。近两年,随着全球汽车贸易增长,特别是我国汽车出口增长,汽车运输船市场需求走高。瞄准这一机遇,中国造船企业创新技术、奋力攻坚。像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先后攻克薄板变形控制、船体结构精度控制、滚装设备安装调试以及LNG双燃料推进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又如绿色船舶。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和各国政府对船舶排放和能效的要求与日俱增。适应需求,中国造船企业加快绿色动力船型谱系化供给:从LNG、甲醇动力等绿色船舶,到氨燃料预留、氢燃料电池等零碳船舶……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持续跟进需求,及时响应需求,努力创造需求,中国造船业的市场空间将持续成长。

一个“信念”:行业周期低谷同样孕育着机遇,保持定力方能厚积薄发。

LNG船,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难度的“三高”船舶。今年4月,中国船舶集团与卡塔尔能源集团签约18艘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LNG运输船项目,标志我国在这一领域跨入全球领先行列。要知道,2008年4月,我国船企才实现LNG船建造“零的突破”。

“顺境”时的高光表现,源自“逆境”中的拼搏坚守。船舶行业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船舶行业陷入周期性低迷,新船订单大幅减少、海工市场陷入萧条,不少其他国家企业相继“退场”。逆境中,中国造船企业并未“低落”,而是挺起精神、戮力创新,相继攻克了邮轮、大型LNG船等一系列先进船型的技术难关,最终在迎来行业上行周期之时,收获了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的成绩。

三大指标同步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收入利润出口全面提升……当前,中国造船业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用好优势,遵从法则,坚守信念,中国船舶还将鼓足劲、挂满帆,驶向更加广阔的海域。

  • 相关阅读
  • 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钟自然被公诉 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官方25日通报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进展。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时间:10-25
  • 人社部:依托就业信息一体化平台,建立精准帮扶台账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人社部25日举行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进展情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在会上表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是守牢兜住...

    时间:10-25
  • 人社部:前三季度共减收失业保险费1309亿元,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人社部25日举行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副司长刘鹏在会上表示,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作用,今年以来,在抓好常规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工作的...

    时间:10-25
  • 人社部: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人社部25日举行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晓丽在会上表示,人力资源市场是重要的要素市场,是劳动者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为维护人力资...

    时间:10-25
  • 人社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人社部25日举行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出台了一系列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时间:10-25
  • 人社部: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9万人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人社部25日举行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进展情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陈峰在会上表示,前三季度,各级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

    时间:10-25
  • 手机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该去向何处

      核心阅读  生态环境部正在不断加大非法拆解废电器行为环境监管力度。明确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违法拆解废弃设备及消费品污染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并开设投诉举报专栏,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

    时间:10-25
  • 我国粮食产量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中新网10月25日电 国新办25日就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张兴旺...

    时间:10-25
  • 中方就欧洲议会通过涉台决议提出严正交涉 奉劝无知政客勿螳臂当车

      中新网布鲁塞尔10月25日电  中国驻欧盟使团24日回应欧洲议会通过涉台决议,表示中方已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奉劝无知政客不要螳臂当车,尽早放弃借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发展、阻止中国统一大业的幻想。  有记者问,...

    时间:10-25
  • 1626件国宝仅一位修复人员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修复人力不足

      中新网10月25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国民党“立委”叶元之24日质询台北故宫博物院时表示,博物院内1626件织品展品编制内只有一位修复人员,质疑专业修复人力是否足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萧宗煌虽表示,...

    时间:10-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