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中国行丨六尺巷:“礼让密钥”背后的秘密

2024-10-24 09:59:4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清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在家宅纠纷时,决定先退让三尺,深受感动的邻居,也退让了三尺,两家让出一条六尺巷。300多年过去了,“六尺巷”居然写进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柄“礼让密钥”为何如此神奇?安徽桐城的社区网格员们,用“六尺巷”来调解基层矛盾,仍然屡试不爽。这柄“礼让密钥”,如此神奇,秘密何在?

从“六尺巷”说礼让

在桐城市中心的小广场上,有一条宽不过两米、长不过百米的小巷。当地人讲,这条小巷的位置本应该是两座宅院之间的山墙。右边这个院子是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宅院。当年邻居吴家在修院子时,因为想在两家居中的位置砌院墙,就和张家起了纠纷。

张家人觉得对方太不讲理,就修书一封,向在京城做高官的张英告状。他们没等到什么解决方案,只等来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人收信后,主动退让了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了三尺。两家各退一步,让出了一段六尺巷的佳话,也让本该是一面墙的地方,多出了一条供人通行的小巷。

小巷尽头的汉白玉牌坊上,至今镌刻着两个大字:礼让。而张英的让,还不止这条六尺巷。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老宰相的六尺巷是一段让墙的佳话,而他在桐城城西的龙眠山双溪村,留下了一个让路的故事。相传他特别喜欢在山间小路散步,只要是碰到挑担的农夫或者樵夫,他都会让到一旁,让对方先过。

张英写给子孙的家训《聪训斋语》中有一段话:“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见天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原来,当年张英在案卷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天下许多大案要案,起因不过是芝麻蒜皮的小事情。

当年张英处理过的政务大事,绝大多数都已经消散在历史的尘烟里。但他的“礼让”佳话,至今仍然影响着这座城市。当地人从小听着“让墙”的故事长大,也对六尺巷和先人的智慧,有着更深的理解。如今,六尺巷已不仅是一处地名、一个典故,桐城人还将六尺巷蕴含的智慧,用来解决邻里矛盾、纠纷争执。他们说,很多看上去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双方只为了“争一口气”,只要大家互相理解,相互退让,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六尺巷调解法”化解基层纠纷

桐城市人民法院和各级司法调解机构,将六尺巷折射的文化内涵与司法实践融合,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形成了“六尺巷调解法”。

前不久,六尺巷社区的工作人员就成功调解了一件“空调漏水”事件。五楼空调外机漏水,水滴到三楼阳台的雨棚上,三楼住户说影响了自己的睡眠。五楼说你那雨棚是违规搭建,三楼说无论如何你漏水在先。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解下,最后三楼的住户说,好,那我先让一步,我出这修空调的200块钱。

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社区网格员 戴华:然后五楼人就听到了,他说那不行,我出钱,是我家的责任,我们工作人员就说了,一人一半吧。现在老百姓在遇到矛盾的时候,都是你让一步我也让一步,你不让我也就不让,你凶我比你更凶,你要退一步我比你更有胸怀。

而这样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在桐城并不少见。

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 张耘:既有古人的先贤的智慧,又有现代的新社会新时代的智慧。如果要是强制让一方怎么做,另一方怎么做,他心里可能还有怨气。他心里稳了以后,这事就妥了。

张耘是六尺巷社区的党总支书记,也是安庆市人大代表,还是六尺巷典故中大学士张英的后人,他的个人工作室就叫“让园”,就在六尺巷的巷口对面。他从事社区工作20多年,为群众化解了数不清的矛盾。

张耘告诉记者,桐城在基层治理领域创新形成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眼下,桐城设立覆盖基层单位的“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地方品牌。2023年,“六尺巷调解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同年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法先进典型,并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中华民族礼让、包容、和谐的传统美德,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 李林松 李秀吉 桐城台)

  • 相关阅读
  • 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钟自然被公诉 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官方25日通报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进展。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时间:10-25
  • 人社部:依托就业信息一体化平台,建立精准帮扶台账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人社部25日举行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进展情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在会上表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是守牢兜住...

    时间:10-25
  • 人社部:前三季度共减收失业保险费1309亿元,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人社部25日举行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副司长刘鹏在会上表示,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作用,今年以来,在抓好常规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工作的...

    时间:10-25
  • 人社部: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人社部25日举行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晓丽在会上表示,人力资源市场是重要的要素市场,是劳动者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为维护人力资...

    时间:10-25
  • 人社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人社部25日举行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出台了一系列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时间:10-25
  • 人社部: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9万人

      中新网10月25日电 人社部25日举行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进展情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陈峰在会上表示,前三季度,各级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

    时间:10-25
  • 手机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该去向何处

      核心阅读  生态环境部正在不断加大非法拆解废电器行为环境监管力度。明确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违法拆解废弃设备及消费品污染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并开设投诉举报专栏,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

    时间:10-25
  • 我国粮食产量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中新网10月25日电 国新办25日就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张兴旺...

    时间:10-25
  • 中方就欧洲议会通过涉台决议提出严正交涉 奉劝无知政客勿螳臂当车

      中新网布鲁塞尔10月25日电  中国驻欧盟使团24日回应欧洲议会通过涉台决议,表示中方已向欧方提出严正交涉,奉劝无知政客不要螳臂当车,尽早放弃借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发展、阻止中国统一大业的幻想。  有记者问,...

    时间:10-25
  • 1626件国宝仅一位修复人员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修复人力不足

      中新网10月25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国民党“立委”叶元之24日质询台北故宫博物院时表示,博物院内1626件织品展品编制内只有一位修复人员,质疑专业修复人力是否足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萧宗煌虽表示,...

    时间:10-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