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焦点访谈丨粮食产能如何再增千亿斤?中国有“粮”方

2024-10-27 08:28:0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面对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国内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多重挑战,我国把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千方百计促生产、夺丰收。

农业农村部10月2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0月24日,秋粮收获进度已达82.5%,又是一个丰收季。

近日,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

农业新装备正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越来越多的科技范儿,彰显了我国农业方面的科技硬实力,而在这酷炫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种软实力,为大面积单产提升、全力夺取粮食丰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陈杰今年种植了6000亩大豆,这几日金灿灿的大豆堆满他的晒场,他说每亩大豆产量达到350到400斤,这让他很开心。

黑河市作为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地级市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大豆产量占全国近1/7。2024年大豆种植超2000万亩,今年单产提升初步测算增产5%以上,之所以有这样的成果,跟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是分不开的。

刚刚收割的豆种,第一时间就被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的科研人员带回实验室,进行蛋白测定筛选,对于表现优秀的品种,科研人员会对它进行重点培育。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研究员 贾鸿昌:我们可以拿去直接作为苗头品系进行参试,让它出去参加高考一样。经过三年的考试,如果成绩合格,国家发个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样就有了一个证,就可以在生产上推广。

一个新的大豆品种的诞生大概需要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三年的考试其实是最后的环节,而在此之前,需要科研人员优选亲本做杂交实验,经过5年不断加代,再从上千份材料中优中选优,找到有资格参加国家考试的好苗子。今年陈杰他们种的大豆,之所以单产提升效果很明显,跟科研人员不断培育良种、挖掘科技潜力息息相关。

我国的大豆百分之八十以上依赖进口,为了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接续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大豆、玉米和粮油等主要作物的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如何把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是科研工作者们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我国农业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各地都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农民落实适当增密、提高播种质量、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以科学种植方法提升产量和质量。

在湖南岳阳屈原管理区,种粮大户湛拥军此前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因为他种的500多亩晚稻,在六七月份遭遇了连日的大雨,后来又遭遇持续多日的高温,这对晚稻很不利,他说种了30多年地,对今年的收成,他其实不敢抱什么希望。

湛拥军所在的屈原管理区是洞庭湖区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今年粮食播种面积有21.14万亩。虽然遭遇一系列恶劣天气,但晚稻产量整体依旧稳中有升。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是因为当地今年选用了优秀品种,并全面推广应用合理密植栽培技术开展双季稻种植,旨在推动全域水稻单产提升。

柏连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30多年来一直深耕农作物生长领域,对水稻的单产提升行动一直都很关注。

柏连阳院士说,这些年为了单产提升,科研工作者花大力气去解决种子问题,实验室种出来的结果是很好的,但我们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 柏连阳:科学家有些技术措施很复杂,农民不愿意种,成本高很烦琐,这样的技术不行。我们科研人员要不断探索创新,好成果要及时传授给农民,变为农民的技术。没有变为农民的技术,没有被农民所掌握,就不会成为现实生产力。

把技术真正传授给农民,把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这是现阶段单产提升行动成败的一个关键。为此,当地政府和科研机构将指导的端口前移。湖南的早稻栽插一般在3月中下旬,户外低温不能保证育秧效果,移栽晚了会误农时,影响一整年的收成。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今年湖南投入18多亿元,建设集中育秧设施1800万平方米,湛拥军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也新建了120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

另外,由于当地大力推广合理密植栽培技术,这使每亩秧苗比之前稠密了三分之一,这让湛拥军这样的种田老把式们心里有大大的担心。针对农户的担忧,当地和湖南省农科院纷纷到田间地头给农户做宣讲,并制定了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指导意见,联合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单产提升了,农民的日子好过了、有奔头了,才会更踏实、更有热情地生产种地。今年预计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超过七成。国家坚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这就意味着,除了把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把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更为紧迫的是还得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

内蒙古通辽市,这里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种植玉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但在自然资源禀赋这么好的地方,种植大户马忠臣在2019年前,产量却不高,连着赔了三年钱,身负600多万元外债。

马忠臣在最低谷的时候,通辽本地的农业部门也正在为提升单产寻找突围的办法,当时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玉米科学家李少昆团队在新疆做的玉米高产研究,觉得通辽既是玉米的主产区,又有设施基础,如果也能像新疆那样挖掘和释放产量潜力,那对当地的玉米种植将有极大助力。马忠臣后来得知农业部门的人员要前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取经,便自告奋勇地加入了这次拜访。

李少昆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此次的拜访加速了李少昆对通辽的了解,尤其是得知通辽当时正在建设600万亩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如此大规模的试验田,对科学家来说也极具吸引力。

李少昆说,他研究了20年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大面积提升单产,大规模推广种植是基础。而各地的生态条件、气候条件各不相同,所以技术必须本地化,才能将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为此他把课堂建在田间,每年4月份他的研究生们就来通辽,大半年吃住都在示范田边的村里。

沈东萍是李少昆团队的博士研究生,她说自己这个博士是被农民逼出来的,因为硕士毕业后,在通辽跟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时常被他们的各种问题问住,这让她动了继续深造的念头。

从2019年起,五年多来,李少昆团队的田间课堂,最多的时候有30多名研究生工作生活在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年轻人们完全把自己扔进地里天天搞研究,所以每年的测产现场,是他们最紧张激动的时候。

通辽市是全国第一个整市推进的玉米单产提升市,今年万亩片区最高产达1247.22公斤,比去年最高产再提升64公斤,增幅达5.39%,这个水平在世界上都属于领先的。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今年是《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实施的第一年,这个行动方案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这需要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断寻找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粮”方。编辑丨胡蓉策划丨余仁山剪辑丨张文庆

  • 相关阅读
  • “熊猫叨叨·我与中国的故事”高校国际学生中文演讲大赛决赛在沪落幕

      中新网上海10月27日电 (记者 许婧)“Z世代唱享中国”——“熊猫叨叨·我与中国的故事”高校国际学生中文演讲大赛决赛26日在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落幕。  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来自7所高校、10个国家的17名...

    时间:10-27
  • 第二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大会暨智能科学家论坛在中国科大举办

      中新网合肥10月27日电 (记者 吴兰)27日,以“构筑智能科学家基础设施,点燃范式革命之火”为主题的第二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大会暨智能科学家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  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由中国科学技术...

    时间:10-27
  • “全球名校青年社群共同体”在沪启动

      中新网上海10月27日电(范宇斌 许婧)27日,在上海市侨联、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指导下,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国际青年领航发展专项基金、上海市黄浦区侨联推动发起的“全球名校青年社群共同体”(以下简称...

    时间:10-27
  • 以“运动”为媒 在杭港澳台青年共赴青春之约

      中新网杭州10月27日电 (王潇婧)“运动是青春的象征,是友谊的桥梁,更是团结的纽带。趣味运动会让杭港澳台的青年朋友们彼此更加了解、友谊更加深厚。”在浙江大学求学的澳门青年李晓岚如是说。她还分享了自己对浙...

    时间:10-27
  • 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举行

      中新社福州10月27日电 10月27日,以“读懂中华文明,携手促进世界现代化”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福建省南平市开幕。会议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来自60个国家的200余名中外代表参...

    时间:10-27
  • 第六届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暨首届廉洁书画创作研讨会召开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谢雁冰)第六届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暨首届廉洁书画创作研讨会27日在北京召开,200余名各界专家学者和书画艺术家出席会议。  《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由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编纂委员会编...

    时间:10-27
  • 广西开展健康主题宣传服务活动 促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中新网龙州10月27日电 (记者 黄艳梅)2024年健康中国行暨健康八桂行主题宣传服务走进龙州系列活动,近日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举办。活动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传递健康新观念,把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为民众...

    时间:10-27
  • 国台办:“台独”分裂行径和外来干涉动摇不了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意志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7日应询表示,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美方一再违背其领导人“不支持台独”的承诺,助长“台独”冒险行径,破坏台海地...

    时间:10-27
  • 中亚国家“Z世代”敦煌行 骑骆驼画飞天体验丝路文化

      中新网甘肃敦煌10月27日电 (刘玉桃 田鹏鹤)骑着骆驼行走在鸣沙山上、莫高学堂近距离体验古法研制矿物颜料、提笔描线起舞飞天……25日至27日,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留学生走进敦煌,他们深入雅丹、拉弓射箭、拿起画...

    时间:10-27
  • 台湾嘉义发生多次极浅层地震 传出零星灾情

      中新社台北10月27日电 (记者 陈小愿)台湾气象部门报告显示,27日嘉义县中埔乡发生多次极浅层地震。中埔乡有零星灾情传出,所幸无人员伤亡报告。花莲同日发生5.3级地震。  台气象部门报告显示,当天14时19分至1...

    时间:10-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