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要做一粒好种子”(暖闻热评)

2024-10-30 08:3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南繁种业科学家

  【故事】海南三亚崖州湾边,垄纵沟横,良田万亩,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就坐落在这里。每年冬春,来自全国数百家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汇聚于此,从事农作物繁育工作,“南繁”由此得名。这里充足的光热像“加速器”:温带地区需要10年才能产出的育种成果,在南繁可能只要3年。一代代南繁科学家俯身田野,箪食瓢饮、细心钻研,我国已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中70%以上经过了南繁基地培育。

  【点评】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早年间南繁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每天要砍柴做饭,时常因下雨没柴烧火而吃不上热饭;为防止当地散养的家畜家禽破坏农作物,只能在田间搭一个草棚,横几块木板当床,一待就是半个月;生病了,仍然带着满满一箱子药坚持到南繁育种……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一代又一代南繁育种人的身上。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袁隆平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南繁种业科学家在学术界垦荒、在大地上躬耕,用言行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优良品种拥有抗病虫、产量高、品质优等特性,能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保障粮食稳产丰产,有效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为了将原产于西北内陆的哈密瓜推广到南方沿海地区种植,吴明珠像候鸟一样,在海南和新疆之间“迁徙”,年复一年地进行着育种研究。“日出就干活,一直干到日落。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李登海就这样在南繁的玉米地里度过了40多个春节,见证杂交玉米从亩产不足700公斤到1600公斤的飞跃。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种业科技创新的故事不胜枚举。一代代农业科学家怀揣梦想、接续奋斗,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广袤大地上的累累硕果,让一粒粒“好种子”长出五谷丰登、家给人足,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当前,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为中心,种业创新、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正加快建设。30余个省部级及以上科创平台、10个院士创新团队、10余所知名高校分支机构……“南繁硅谷”发展蒸蒸日上,引导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快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其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各个学科间不断交叉融合是必然要求。放眼望去,从国产大飞机、国产航母等大国重器,到5G应用、清洁能源等先进技术,再到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成果,近年来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都是集智攻关、协同创新的产物,也都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孕育“良种”。一粒粒“好种子”撒向科创沃土,将会长出创新密林,结出累累硕果。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广大科研人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一定能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托举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30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合力铲除“台独史观”这颗“毒瘤”

      钟一平  今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79周年纪念日。岛内许多党派、社会团体纷纷举办庆祝活动,但赖清德当局刻意淡化、否认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甚至抹灭台湾先烈、粉饰日本殖民统治。其所作所为,是对中国人民抗日...

    时间:10-31
  • 第五届东盟地区论坛渡运安全研讨会在广州开幕

      【东盟专线】第五届东盟地区论坛渡运安全研讨会在广州开幕  中新社广州10月30日电 (郭军 吴茜)第五届东盟地区论坛(ARF)渡运安全研讨会30日在广州开幕。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柬埔寨水路-海事运输...

    时间:10-30
  •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投资推介会厦门举行 深化中柬经贸合作

      【东盟专线】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投资推介会厦门举行 深化中柬经贸合作  中新社厦门10月30日电 (记者 李思源)“柬埔寨明日之星:西哈努克省投资推介会”30日在福建厦门举行,此次推介会由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投资促进...

    时间:10-30
  • 榕台职工活动搭建两岸“连心桥”

      中新社福州10月30日电 (郑江洛)茉莉花手环制作、飘漆扇体验、“闽台方言对对碰游戏”、交流分享会……30日,以“自在嘉年华 品味有福之州”为主题的2024年第四期榕台职工品质生活系列活动在福州举行。  台湾青...

    时间:10-30
  • “康妮”转为强度台风 台湾各地均纳入警戒区

      中新社台北10月30日电 (记者 陈小愿)台湾气象部门10月30日介绍,台风“康妮”(台湾译为“康芮”)已转为强度台风,其暴风圈预计于当天深夜至次日凌晨接触台湾,31日午后登陆花莲以南地区。  继29日发布海上警报...

    时间:10-30
  • 多件“利器”助“神十九”太空之旅“感觉良好”

      中新网西安10月30日电 (记者 张一辰)北京时间10月30日4时27分,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开启“天宫”之旅。此次飞船采用6.5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时间:10-30
  • 辽宁葫芦岛受灾地区全力以赴重建家园 保障群众平稳有序温暖度冬

      央视网消息:除了房屋受损,今年8月份的连续强降雨还导致辽宁葫芦岛市多地的道路、电力、农业生产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这几天,受灾地区的各项重建工作也在加紧建设中。  在葫芦岛市绥中县秋子沟乡的大杨树村...

    时间:10-30
  • 东西问|刘卫华:解码两千多年前的神秘守丘刻石

      中新社石家庄10月30日电 题:解码两千多年前的神秘守丘刻石  ——专访河北博物院二级研究员刘卫华  中新社记者 牛琳  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神秘方式,漂流瓶成为航海时代人类跨文化交流的象征符号。投入大海...

    时间:10-30
  • 亚冬会竞赛场馆改造升级 现已全部通过验收

    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明年2月7日至14日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举行。今天(30日),距离本届亚冬会开幕还有100天。截至目前,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运动员规模有望...

    时间:10-30
  • 【中国那些事儿】互学互鉴、合作共赢 芬兰企业家在积极健康的中芬关系中看到更广阔前景

    中国日报网10月30日电 10月28日,芬兰总统斯图布开启了为期4天的访华行程。此访也是双方加强经贸联系、深化务实合作、推动绿色领域合资经营、改善中欧关系、为中芬关系注入新活力的希望之旅。多位芬兰企业家也表达了...

    时间:10-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