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硬核”科技力量助力新疆棉“七十二变” 为幸福生活增光添彩

2024-10-30 13:15:27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说起棉花,大家想到最多的是被褥、衣物,其实棉花又被称为“植物之王”,它的主副产品都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比如说棉花籽、棉花秸秆,它们也都能生产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10月29日的系列报道《新疆棉·织新篇》,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新疆了解这些不为众人知的棉花新用途。

提高附加值 看棉籽“七十二变”

记者来到了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阿其克乡的一处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这里的育肥牛膘肥体壮,现在正值生长的黄金季节,每个月都能够长50公斤以上,长这么快的秘诀在哪里?其实就是它们所吃的这些饲料。这些饲料除了普通的青贮饲料以外,还加入了新疆地产的棉蛋白。

在以前,这里的牛饲料都要添加豆粕,豆粕基本依靠进口,价格也不便宜。现在,牛饲料里加入棉蛋白,就能完全替代豆粕的营养功效了。

想要更多了解棉蛋白,记者来到了位于县城的这家植物蛋白有限公司。

在这里,一颗颗小小的棉籽经过脱绒、脱壳、压饼、脱酚等工序之后,就能制成各种类型的棉蛋白。

新疆喀什某植物蛋白有限公司经营部负责人孟凡冰称:“采取的是双溶剂萃取的脱酚脱脂的工艺,低温的工艺有效地保留了棉籽蛋白中的一些营养成分,技术这一块也是自主研发的。”

经过对棉籽不断地开发利用,这家来自河北邯郸的企业已经在新疆建立了四家深加工企业,研发出了十多种产品。除了棉籽蛋白,棉籽还能用于生产棉短绒、食用植物油、白糖等。

科研助推 棉花全身都是宝

棉花采摘后,满地的棉花秸秆又该怎么处理呢?以前,这些棉秆都是粉碎后翻进土里,既得不到效益,还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现在,这些秸秆也在科研人员的开发下有了新用途。

石河子大学棉花秸秆微贮饲料综合利用技术科研团队负责人孙新文称:“这就是我们棉花秸秆专用发酵菌种,通过菌种的发酵,能使棉花秸秆里面的有毒成分游离棉酚在这个发酵过程中得到很好转化。”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每年需要大量饲草喂养牲畜。今年,孙新文团队将原有的16种微生物菌种发展到18个,目的就是让棉花秸秆在加工后适合牲畜饲喂从而替代饲草。

新疆博乐市阳光春喜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孙迎春称:“现在牛都比较喜欢吃秸秆饲草,每公斤成本不到3毛钱,节省了三分之二。”

同样在石河子市,用棉花秸秆造纸的构想也在这家企业成为现实。

新疆石河子市某环保制浆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腾铁生称:“用棉花秸秆造的纸表面光滑便于印刷,而且物理指标强度也好,耐折,还有一定的防潮、防水作用。棉花秸秆作为原料占到70%以上,现在全国只有咱们一家。”

目前,这家公司共有两条制浆生产线,以棉花秸秆为原料加入废纸浆,经过一定的配比和多道工序后,可以生产出多个品种的高档箱板纸。

眼下正是新疆知名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和田石榴、若羌红枣等果品热销的季节,有可能您买来的新疆瓜果就是用棉秆制成的包装箱装运而来。软乎乎的新疆棉花正凭借“硬核”的科技力量,广泛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 相关阅读
  • 广西柳州监督下沉乡镇 推动解决基层民众看病难题

      中新网柳州10月31日电 (潘婷)“以前做血透治疗要花一整天,现在从家里到卫生院只要五六分钟,半天就能做完治疗,省时又省事。”近日,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四排镇卫生院标准化血透室治疗的覃先生,对前来开展监督“...

    时间:10-31
  • 支持地方交通建设 交通运输部今年已累计下达3157亿元车购税资金

      中新网10月31日电 交通运输部31日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加大政策和资金...

    时间:10-31
  • 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我国交通运输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中新网10月31日电 交通运输部31日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在会上介绍,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

    时间:10-31
  • 戴建君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0月31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国药科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戴建君同志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金能明同志不再担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负责...

    时间:10-31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

    时间:10-31
  • 南水北调中线行丨一滴水背后的经济学

    新华社武汉10月30日电 题:一滴水背后的经济学新华社记者李鹏翔、张阳、田中全一滴水背后能有什么?能汇聚成一泓清水润泽北方,也能发展出百亿产业强县富民。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行进式报道第一站,记者在...

    时间:10-31
  • 焦点访谈丨中国航天员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气从哪儿来?

    今天(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和神十八航天员成功会师,开启了他们的太空之游。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九号,我国已经有38人次、24名航天员进入太空。飞向太空永远都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是什么让...

    时间:10-31
  • 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 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 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央视网消息:今年,财政部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9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重要民生工程建设起到了有力保障作用。随着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发布,大量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带动财...

    时间:10-31
  • 十个维度看中国|漫步650多岁的明城墙 感受南京“墙度”

    南京明城墙,始筑于公元1366年,如今已650多岁“高龄”。通过持续地修缮和保护,“老”城墙焕“新”生。漫步城墙上下,驻足于中华门、武庙闸、台城,金陵古城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十个维度看中国,这里是江苏南京,带你...

    时间:10-31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京张高铁:见证中国综合国力飞跃

    京张铁路是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1909年竣工通车。詹天佑等工程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创造了“人”字形折返线等举措,建造出时速35公里的京张铁路。百年后的2019年,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的京张高铁开通...

    时间:10-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