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这里的土地连着世界的“餐桌”——西北地区特色农产业发展观察

2024-10-30 19:54:0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10月30日电 题:这里的土地连着世界的“餐桌”——西北地区特色农产业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朋、李杰、马丽娟

临近立冬,西北地区大田里的秋收基本结束,设施大棚里的生产活动却如火如荼。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的设施大棚里,工人们正在用镊子,熟练地将一株株马铃薯脱毒种苗,扦插在铺满椰糠的托盘上。

7月24日,在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工人移栽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脱毒种苗繁育的是马铃薯原原种。”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李进福说,马铃薯原原种虽然只有鹌鹑蛋大小,却是优质种薯,普通马铃薯“按吨卖”,马铃薯原原种“按粒卖”。

“目前国内售价一粒0.5元人民币左右,出口价可达0.2美元。”李进福说,他们每年生产的马铃薯原原种超过1亿粒,其中约10%出口至埃及、土耳其等国家。

过去用于解决温饱的“土疙瘩”,如今不仅叫得响、卖得旺,还走向世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长期以来,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受制于地貌多样、气候干旱,生产经营弱小、分散。但也正是独特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农产品别具特色,牛羊肉质细嫩、果蔬品质优良、药材菌菇有益成分含量较高,这里还有多种农作物种子繁育中心。

近年来,经过脱贫攻坚时期产业扶贫的夯基筑底,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地方公用品牌培育等提质升级,秦巴山区的茶叶、六盘山区的枸杞、黄土高原的苹果等一系列西北地区优质土特产,走向了世界。

延链补链,让大山的“绿色”连上世界的“餐桌”。位于黄土高原的甘肃省静宁县,围绕酸甜多汁、清脆可口的小苹果,建立起包含育苗研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条体系。

10月12日,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威戎镇杨桥村果农在采摘苹果。新华社发(王毅摄)

“静宁苹果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蝶变,符合了国内外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和消费结构升级方向,这也是静宁苹果得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选宾说,近年来,静宁苹果走出西北大山,走向澳大利亚、尼泊尔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赋能,枸杞“跳”出“保温杯”。深居西北内陆的宁夏因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所产枸杞久负盛名。在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将红彤彤的枸杞拣选、打包、装箱,1200箱有机枸杞干果即将出口海外。“今年前10个月,我们出口枸杞产品货值突破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0%。”该公司外贸经理王飞说。

7月11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五里墩村的农户在采摘枸杞。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近年来,宁夏通过科技赋能,从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等多方面推动枸杞产业迭代升级,已开发出了药品、食品、饮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10大类120多种产品。银川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宁夏枸杞出口超过2700吨,出口量同比增长7.1%。

品牌培育,土特产“抱团”闯市场。近年来,甘肃从众多小而散产业中,梳理出一批地方特色优势产品,打造了“甘味”区域公用品牌。

近日,甘肃酒泉至马来西亚巴生、甘肃酒泉至意大利拉斯佩齐亚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班列首发开行,装载着挂着“甘味”品牌的洋葱、种子奔赴海外。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安国民说,今年甘肃启动“甘味出陇出海”系列活动,授权开设“甘味”运营中心63家,开设和入驻线上平台21家,特色农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季度,甘肃农产品出口值达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

土特产一头连着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一头连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今,西北地区正在通过挖潜乡土资源价值、打造地域特色产品、培育产业集群等举措,做好土特产里的“大文章”。

  • 相关阅读
  • 广西柳州监督下沉乡镇 推动解决基层民众看病难题

      中新网柳州10月31日电 (潘婷)“以前做血透治疗要花一整天,现在从家里到卫生院只要五六分钟,半天就能做完治疗,省时又省事。”近日,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四排镇卫生院标准化血透室治疗的覃先生,对前来开展监督“...

    时间:10-31
  • 支持地方交通建设 交通运输部今年已累计下达3157亿元车购税资金

      中新网10月31日电 交通运输部31日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加大政策和资金...

    时间:10-31
  • 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我国交通运输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中新网10月31日电 交通运输部31日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在会上介绍,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

    时间:10-31
  • 戴建君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0月31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国药科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戴建君同志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金能明同志不再担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负责...

    时间:10-31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

    时间:10-31
  • 南水北调中线行丨一滴水背后的经济学

    新华社武汉10月30日电 题:一滴水背后的经济学新华社记者李鹏翔、张阳、田中全一滴水背后能有什么?能汇聚成一泓清水润泽北方,也能发展出百亿产业强县富民。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行进式报道第一站,记者在...

    时间:10-31
  • 焦点访谈丨中国航天员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气从哪儿来?

    今天(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和神十八航天员成功会师,开启了他们的太空之游。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九号,我国已经有38人次、24名航天员进入太空。飞向太空永远都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是什么让...

    时间:10-31
  • 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 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 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央视网消息:今年,财政部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9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重要民生工程建设起到了有力保障作用。随着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发布,大量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带动财...

    时间:10-31
  • 十个维度看中国|漫步650多岁的明城墙 感受南京“墙度”

    南京明城墙,始筑于公元1366年,如今已650多岁“高龄”。通过持续地修缮和保护,“老”城墙焕“新”生。漫步城墙上下,驻足于中华门、武庙闸、台城,金陵古城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十个维度看中国,这里是江苏南京,带你...

    时间:10-31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京张高铁:见证中国综合国力飞跃

    京张铁路是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1909年竣工通车。詹天佑等工程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创造了“人”字形折返线等举措,建造出时速35公里的京张铁路。百年后的2019年,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的京张高铁开通...

    时间:10-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