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免费培训、灵活就业、定点帮扶 “稳就业”促增收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2024-10-30 13:16:0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3301.6万人,三季度末比上个季度末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增加了27.6万人。全国已形成近500个具有特色的技能劳务品牌,有的品牌带动就业创业人数超过100万人。

截至9月底,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25个省份,超六成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帮扶措施,累计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14.73亿元、惠及93.39万脱贫户。

湖南沅江:免费培训 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家门口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选择。怎么才能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展开免费技能培训。其中,湖南沅江已围绕重点职业培养农村技能人才300人、创业培训475人,帮助他们完成就业创业。

在湖南沅江人社局定期举办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班上,学员们正在学习蛋糕制作。

今年41岁的陈玉红原本在广东的一家工厂务工,儿子在沅江上高中后,她从广东回到沅江,平时靠着在学校周边卖小蛋糕来维持生计。

湖南省沅江市柳树坪村村民陈玉红称:“因为产品比较单一,生意也不是很理想。”

陈玉红的烦恼并不是少数,近些年,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但缺乏技能成了拦路虎。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当地开始专门针对返乡回流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等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湖南省沅江市就业中心主任张政新称:“我们主要是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困难群体就业技能单一、创业创新能力不强,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我们今年针对性地培训了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电商相关技能等,他们就业率达到了80%。”

得知县里开了专门的糕点制作培训班,陈玉红马上报了名。在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下,她学会了做肉松、桃酥、麻薯包等近十种糕点,摊位的品种丰富了,销量也比过去增加了很多。

陈玉红称:“明显地收入平均每天比以前都提高了四五十元,如果生意越来越好,后期会开一个小的门面,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越来越好。”

四川南充:村里建起“微工厂” 灵活就业有去处

除了技能培训,许多地方还积极引入优质企业资源,把“微工厂”建到了村里,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灵活就业。

一大早,记者走进四川南充长乐镇的一家鞋面加工厂,看到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订单饱和,固定吸纳周边乡村的40多名留守妇女就业。

不远处的一家成品鞋加工厂内,工人们也是忙得热火朝天,近期冬鞋正在热销,工厂用工需求量大,因此又招纳了一批工人。目前,长乐镇已引进各类企业38家,吸纳1600多名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党政办工作人员徐龙阳称:“我们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走出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居民增收’的发展路子。”

山海协作 贵州农村劳动力获得稳定收入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东西部协作,拓展乡村增收渠道。定点帮扶会让百姓生活发生什么变化呢?一起去贵州看看。

最近,贵州桐梓县的就业帮扶车间迎来了一批珠海援助的新设备。在这家鞋厂,工人们娴熟地操控着机器设备抢抓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新设备的投用,今年工厂产量有望突破100万双。

贵州鸿益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远纯称:“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2025年的6月份,计划2025年年初再增加一条生产流水线,需要用工100多人。”

贵州彩阳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文冰梅称:“平均工资四五千元,十几年都在外面打工,回到家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对于我们长期在外面打工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和就业项目配套需要,广东惠州向黔西南州引入85家企业,共建10个产业园区,帮助41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这段时间,在普安县红星村,这片葫芦园正在进入采收季,村民们不仅能在园子里工作,拿到一份固定的工资,还能通过深加工项目获得分红。

贵州省普安县绍勋葫芦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绍勋称:“每个葫芦种植出来,给农民一毛钱的分红,精加工也是给一毛钱,相当于在这里每生产出一个成品葫芦,就给他们两毛钱的分红。”

今年以来,广东向贵州拨付各级财政援助资金34.29亿元,组织珠三角6个经济强市84个县区与贵州66个脱贫县区结对帮扶,新增引导685家企业赴贵州投资兴业,帮助贵州27.69万名农村劳动力、20万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

  • 相关阅读
  • 广西柳州监督下沉乡镇 推动解决基层民众看病难题

      中新网柳州10月31日电 (潘婷)“以前做血透治疗要花一整天,现在从家里到卫生院只要五六分钟,半天就能做完治疗,省时又省事。”近日,在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四排镇卫生院标准化血透室治疗的覃先生,对前来开展监督“...

    时间:10-31
  • 支持地方交通建设 交通运输部今年已累计下达3157亿元车购税资金

      中新网10月31日电 交通运输部31日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加大政策和资金...

    时间:10-31
  • 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我国交通运输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中新网10月31日电 交通运输部31日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吴春耕在会上介绍,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

    时间:10-31
  • 戴建君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0月31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国药科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戴建君同志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金能明同志不再担任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负责...

    时间:10-31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

    时间:10-31
  • 南水北调中线行丨一滴水背后的经济学

    新华社武汉10月30日电 题:一滴水背后的经济学新华社记者李鹏翔、张阳、田中全一滴水背后能有什么?能汇聚成一泓清水润泽北方,也能发展出百亿产业强县富民。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行进式报道第一站,记者在...

    时间:10-31
  • 焦点访谈丨中国航天员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气从哪儿来?

    今天(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和神十八航天员成功会师,开启了他们的太空之游。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九号,我国已经有38人次、24名航天员进入太空。飞向太空永远都是充满风险和挑战的,是什么让...

    时间:10-31
  • 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 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 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央视网消息:今年,财政部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9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元,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重要民生工程建设起到了有力保障作用。随着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发布,大量专项债资金加速落地,带动财...

    时间:10-31
  • 十个维度看中国|漫步650多岁的明城墙 感受南京“墙度”

    南京明城墙,始筑于公元1366年,如今已650多岁“高龄”。通过持续地修缮和保护,“老”城墙焕“新”生。漫步城墙上下,驻足于中华门、武庙闸、台城,金陵古城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十个维度看中国,这里是江苏南京,带你...

    时间:10-31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京张高铁:见证中国综合国力飞跃

    京张铁路是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1909年竣工通车。詹天佑等工程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创造了“人”字形折返线等举措,建造出时速35公里的京张铁路。百年后的2019年,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的京张高铁开通...

    时间:10-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