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人民观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

2024-11-01 08: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提出“七个聚焦”的分领域改革目标,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新征程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引领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就要持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不断提高政治能力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就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高政治能力就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阐明了在决定稿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的几点,其中第一点就是“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确定遵循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我们党的巨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这么一个例子:“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无论怎么改,在根本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差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特别要认识到,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就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提高政治能力就要提高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办事情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提高政治能力,要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办事情,练就一双政治慧眼,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始终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新征程上,我们靠什么来进一步凝心聚力?就是要靠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善于从政治高度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等,领会好改革意图,把握准改革指向,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都要善于从政治高度去思考和谋划,这样才能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提高政治能力就要保持政治定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只有在改革开放中才能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提高政治能力,就要保持政治定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把握改革的内在规律,着力健全制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不断提高推进改革的预见性和系统性。要清醒看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策略上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和定力,坚持整体推进,既不能单打独斗、单兵突进,又不能打乱仗、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准确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先后顺序、节奏时机,根据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超前、不滞后。当前反映最为集中、最为迫切、需要打攻坚战的,就抓紧改,需要久久为功、打持久战的,就徐图之。

  切实增强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本领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这项伟大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中提高本领,正如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指出的那样:“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我们干部的‘进货’,就是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就要切实增强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本领。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等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本领,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应当看到,过去注重量的扩张的一系列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的要求,要从政绩观上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的工作机制,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切实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在具体工作中,要坚决反对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反对华而不实、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反对竭泽而渔、劳民伤财。

  树立正确人民观,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重要内容。党员干部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关键是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动站在群众的立场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要吃透精神,结合实际落到实处。特别要注意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

  树立正确斗争观,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要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把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更加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对党员干部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员干部要具备风险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风险预判、分析、统筹应对能力,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始终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

  全面提高改革落实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改革落实能力和水平,确保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见到实效。”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到实处,这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重要要求和具体体现。党员干部要全面提升改革落实能力,以清晰的思路、明确的责任、顽强的韧劲,精准把握时度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从历史上看,政治执行力强、落实水平高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长征可谓步步惊心,最终能够取得胜利,红军各部对党中央决策的执行坚决有力是重中之重。红军一会东进西出,一会西进东出,时而走大路,时而走小路,跋山涉水,钻林过沟,尽管部队有疑惑,但党中央决策一下达,红军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完成了一个个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战斗任务,创造了战争史上难以置信的奇迹。历史充分表明,落实能力、执行效果至关重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决策,如果执行不力、抓落实不到位,就见不到成效,或者达不到预定目标。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要把全面提高改革落实能力摆在重要位置。

  积极作为、抓紧行动,看准了就抓紧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全力以赴把党中央确定的原则、明确的举措、提出的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这样满打满算也只有5年的时间,不积极主动就会导致被动。要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绝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更不允许在推诿扯皮中浪费机遇。当然,也要防止一哄而上、虎头蛇尾。

  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确定的原则、明确的举措、提出的要求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主动作为,找准自身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改革举措,把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对新领域新实践遇到的新问题,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开拓创新,不断创造和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特别要指出的是,那种照猫画虎、隔靴搔痒、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墙上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1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法治江淮行|让网络普法插上科技的“翅膀”

      央广网合肥11月1日消息(记者费权)“一条马路三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小小河流穿城过,一座小楼才两层。”这首已远去的歌谣,唱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合肥。70多年弹指一挥间,随着“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战略...

    时间:11-01
  • 成功“捕捉”黑洞、伽马射线暴……这颗卫星有7双“眼睛”

      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今天(10月31日)在轨交付,并正式命名为“天关”卫星。  命名为“天关”  目标是发现和研究暂现天体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于今年1月成功发射,目标是发...

    时间:11-01
  • 车上听广播难在哪儿?国家强制安装政策进展如何?来看独家调查

      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车载娱乐和信息系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智能网联汽车开始在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终端的基础上增加网络音视频接收模块,不断丰富传播形态和视听消费...

    时间:11-01
  • 中国驻荷兰使馆发言人就荷兰议会代表团窜台发表评论

      中新网海牙11月1日电 中国驻荷兰使馆发言人11月1日就荷兰议会代表团窜台发表评论,敦促荷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恶劣影响,以实际行动维护中荷关系发展大局。  评论表示,近日,荷兰议会...

    时间:11-01
  • 中方:朝俄是两个独立主权国家,如何发展双边关系是他们自己的事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张素)11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朝俄是两个独立主权国家,中方不掌握朝俄双边交往合作的具体情况。  据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对中国在朝鲜向俄派...

    时间:11-01
  • 日本和欧盟将签署“安全与防卫伙伴关系协定” 中方回应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张素)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1月1日起访问日本,访日期间,日本和欧盟将签署“安全与防卫伙伴关系协定”。另据报道,该协定主要针对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1月1日在例...

    时间:11-01
  • 福建漳州:漳台教育“云端织梦”,共绘融合发展璀璨画卷

      中新网漳州11月1日电 (郑美玲)11月1日,福建漳州市龙文区教育局开展漳台教育融合发展之“云教研”活动,牵手漳州、厦门、台湾地区的小学数学名师,深化名师间的智慧碰撞与合作,探寻闽台教育融合新航道。图为漳台...

    时间:11-01
  • 两岸宗亲携手“赚大钱” 福建龙海成立两家宗亲贸易公司

      中新网漳州11月1日电 (蔡伟鹏)11月1日,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连氏、蓝氏等两家宗亲贸易公司揭牌仪式在龙海区举行,来自台南台北的30多位连氏宗亲参加揭牌仪式。漳州市龙海区两家宗亲贸易公司揭牌仪式现场。洪玲玲 ...

    时间:11-01
  • 台湾老兵大陆庆百岁 离家82年乡音未改

      中新社长沙11月1日电 题:台湾老兵大陆庆百岁 离家82年乡音未改  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杨华峰 徐志雄  百岁台湾老兵唐藩松回到家乡湖南浏阳市镇头镇北星村后,亲人给他办了一个百岁寿宴。  这次跨越海峡的团...

    时间:11-01
  • 福建大田:一盏美人茶 缘结两岸情

      中新网三明11月1日电 (叶长江)11月1日,2024年海峡两岸美人茶大会在福建省大田县“第二集美学村”举办,近300名来自两岸的茶农、茶商参与,共叙茶缘、共话茶事、共谋茶业。图为活动现场。叶长江 摄  一盏美人茶...

    时间:1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