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联合国副秘书长: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全球气候治理至关重要

2024-11-01 20:45:31

来源:中国日报网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10月3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作为一个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经济体,中国有相应的排放量,同时也是绿色转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引领者,有望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金鼎

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近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正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降碳和环保目标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事实上,中国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超过172.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以上,并且这一数据还在逐步增加。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50%,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占全球逾四成。

技术创新是中国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特别是在交通领域。2009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不到500辆。2023年,中国新注册登记电动汽车743万辆。如今,中国汽车市场每销售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仍然可以继续发展,并加大行动力度。中国可以在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加大力度,为全球确立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和加快行动步伐指明方向。这对于全世界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1.5摄氏度温控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可以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自然和气候是一体两面,因此必须同时应对这两方面的挑战,并协调有关行动。这对于实现具有历史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至关重要,该框架是在中国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达成的。

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

文章进一步表示,当前,中国正在加速推进绿色转型。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确保未来的低碳发展具有包容性,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新机遇。这就需要扩大社会保护机制,对受影响的工人进行绿色就业再培训,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全球面临着严峻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应对。中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更多机遇,有助于通过国际合作分享经验、知识、低碳技术和资金,进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走上对自然和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随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的陆续召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继续全力支持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同中国等国家一道,推动全球携手迈向绿色、包容的未来。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 相关阅读
  • 第七届进博会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展台布展工作进入尾声

    11月2日,第七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展台布展工作进入尾声。本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企业展继续保持36万多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参展的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都超过...

    时间:11-03
  • 港澳企业组团亮相广交会 共拓海内外市场

    中新社广州11月2日电 (记者 孙秋霞)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第三期正在广州举行,本期以“美好生活”为主题,近三十家港澳企业组团亮相进口展,推出特色美食、孕婴童产品等,共拓海内外市场。10...

    时间:11-03
  • 省钱!小件包裹在浙江拼成大件 轻松“飞”全球→

    海关总署初步测算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买到世界好货。光买还不够,如何让消费者少花运费,买得实惠?一件来自义乌的小件包裹,几...

    时间:11-03
  • 在哪办?靠谁办?钱怎么办?农村养老有实招

    在哪儿养老?谁来服务?资金从哪儿来?农村养老存在一些现实难题。近年来,江西省不断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推广互助养老、拓宽投入渠道等,努力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截至2023年底,江西省老龄化率...

    时间:11-02
  • 焦点访谈丨成立三年来 全国碳市场建设带来哪些改变?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已满三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

    时间:11-02
  • 绘说现代化丨设备“更新” 产业“焕新”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加速、交通设备更新大幅增长、环境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初步测算,今年国债资金支持的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近80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6.5%。深入开展“两新”工作...

    时间:11-02
  • 徽风皖韵,浸润网络普法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千年村落,粉墙黛瓦,皖山皖水,风光迤逦。安徽的美,以山水为底色,以文化为灵魂。10月29日,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收官站在安徽合肥启动。活动期间,由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组成的采访团走进合肥、滁州、六安等地,深...

    时间:11-02
  • 黄河三湾变迁记

    山西,是“华北水塔”,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万里黄河,九曲回环。在这里,黄河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在晋陕大峡谷间奔腾舞动,孕育出老牛湾、奇湾、乾坤湾等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但曾经,这些地方...

    时间:11-02
  • 又是一年红叶季!打卡“醉美”红叶 激活“赏秋经济”

    央视网消息: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这段时间,山东淄博市的一些景区和村庄迎来红叶最佳观赏期,市民、游客漫步红叶林,感受秋天的美好意境。这是山东淄博市的红叶柿岩景区里,万亩红叶林铺满山间,登高远...

    时间:11-02
  • 赏菊品蟹吃板栗……秋日限定“暖经济” 释放人间“烟火气”

    央视网消息:秋天有些独特的美味、美景。在北京,每当枫叶红了的时候,街头巷尾就会弥漫起热腾腾的甜香气,糖炒栗子、糖葫芦、烤红薯等,不仅勾起了熟悉的记忆,还为城市增添了一抹温暖的烟火气。说起北京的秋天怎么...

    时间:1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