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企助力伊拉克老油田焕发新活力(国际视点)

2024-11-04 20:06: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米桑油田一体化终端处理厂一景。

孙为征摄

工作人员在米桑油田操作设备。

本报记者 管克江摄

石油产业是伊拉克经济的支柱。在伊拉克当前各大油田中,位于东南部米桑省的米桑油田是开采时间最长、环境最恶劣的油田之一。米桑油田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设施老旧、技术滞后、资源瓶颈等多项挑战。2010年5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土耳其国家石油公司,与伊方签订为期20年的技术服务合同。10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米桑油田从日产不足9万桶提升到30万桶,项目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老油田焕发出新生机。

破解技术难题

产油已超12亿桶

米桑油田老井均为直井,单井产量有限。要实现单井高产就需引入水平井技术。然而,米桑油田盐膏层厚度约800米,埋深2000—3000米,压力超过50兆帕,在这种条件下作业被视为世界级难题。此外,这些老井历经战乱和高负荷生产,地面设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跑冒滴漏、阀门失灵、缺少备件等问题,井下还普遍存在出砂、结垢、管柱腐蚀乃至断裂等顽疾。

为攻克这些技术难题,项目部经过科研和实践,不仅克服了巨厚高压盐膏层的高风险,而且首次实现在盐膏层内定向钻井,突破了多项盐下水平井钻井技术瓶颈,探索出“精准动态控压固井”配套技术,大幅度提升了盐膏层固井质量合格率,解决了碳酸盐岩裂缝和溶洞型漏失难题……如今,米桑油田已建成并投产伊拉克最大的油气水电一体化处理终端,投用标准化示范脱气站,铺设逾1500千米油田集输管网。截至2023年底,米桑油田群累计产油已超12亿桶。

米桑油田智能化终端天然气处理高级主管乌斯曼·拉贾说:“我的工作职责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确保终端系统的每一个部分都在正常运转,二是通过数据分析和现场考察,努力提升效率、减少污染和浪费。一直以来,伊中双方合作顺畅,致力于实现同一个目标,那就是让米桑油田实现高产稳产,智能化终端就是一个体现。”

中海石油伊拉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晖表示,中方从进入油田作业之初就确立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提升当地技术能力和生产水平,实现共赢发展,“多年来,中企对油田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投入,不仅为油田持续上产稳产提供保障,也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克服安全挑战

排雷5.6万多颗

米桑油田位于伊拉克与伊朗的边境地带。由于历史原因,该油田区域仍分布着不少地雷,有的深埋地下,有的散落在井筒和井口旁,有的卡在废弃的油气装置中。为排除隐患,工作人员深入实地勘探,一条线一条线地摸清雷区情况、建立排雷数据库,联合排雷承包商成立专门用于处理急迫性排雷工作的专业队伍,并总结出一整套适用于现场情况的清雷作业程序与安全管理体系,在提升现场作业效率的同时,保障雷区作业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10多年来,中国海油在米桑油田的排雷区域面积共计约231平方公里,清除地雷及其他未爆物共5.6万多颗,无任何雷区事故发生。中国海油的排雷流程被伊拉克政府引入排雷体系,排雷经验在伊拉克全国推广。

排雷工作是助力地区稳定、发展经济的安全屏障。中企通过社区活动,面向雷区周边居民开展安全宣传,发放安全提示。在完成排雷工作的区域,流离失所的家庭得以返回家园,农田逐步恢复耕作,学校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如今,排雷工作和油田作业仍在同步开展中。伊拉克环境部负责排雷事务的官员尼布拉斯·马特鲁德表示,中方在过去多年的排雷工作中严格执行了相关标准,体现出高度专业性,伊各方向中方表示感谢。

履行社会责任

创造4500多个就业岗位

当前,伊拉克正全力推进经济重建,希望与国际伙伴加强合作培训更多油气人才,改善经济民生。中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国海油和米桑石油公司组成中伊联合作业机构,统筹米桑油田运营。联合作业机构不仅保留约1800人的工作岗位,还不断增加当地员工的招聘数量,至今已在当地创造了450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中国海油先后投入超2000万美元,组织实施社会贡献项目15个,用于新建和改造当地社区的道路、学校、医院、电网、污水管网等。

去年12月赴广州参加高级电潜泵培训的伊拉克学员、现场工程部经理阿里·阿齐兹表示:“中国之行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谢中企支持我们不断增长才干,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伊拉克青年到中国交流学习。”参加过生产工程师认证培训的侯赛因·赛义德说:“在培训中,我们与中国伙伴结下友谊。正是得益于中国兄弟的支持,我们正在不断发展。”

伊拉克石油部长哈扬表示,感谢中企为伊拉克能源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希望与中方继续加深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中海石油伊拉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锋表示,与各方携手实现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公司一贯的经营理念。中企将继续积极参与伊经济重建,助力伊方改善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4日 15 版)

  • 相关阅读
  • 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晚稻产量高于区域平均水平

      中新网贵港11月5日电(林浩 黄文莲 周琳梅)11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介绍,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贵港市益农水稻智慧农场晚稻首次完成测产验收,广粮香2号品种的稻谷产量达458公斤/亩,再生稻...

    时间:11-05
  • 山西提出2025年总供水能力达97.6亿立方米 受益人口2450万

      中新网太原11月5日电 (杨佩佩)山西到2025年,省市县三级水网将建成骨干供水管线1200公里以上,省级水网覆盖率达86.3%,惠及2450万人,全省总供水能力可达97.6亿立方米,有力保障山西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  5日...

    时间:11-05
  • 学习新语丨“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记者:张梦洁  编辑:廉奇达...

    时间:11-05
  • 中国和土耳其将举行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机制第二次会议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  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和土耳其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机制中方主席张国清邀请,土耳其国库和财政部部长、机制土方主席希姆谢克将于11月6日至8日访华。双方将共同主持召...

    时间:11-05
  • 337项中国标准外文版今日发布 涉及20余个领域

      进博会期间,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加强标准国际合作 共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今天(11月5日)下午在上海举行。  本次分论坛由商务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制造业领域的标准化研究机构...

    时间:11-05
  • 中国科研团队构建全球首份多器官衰老时空图谱

      中新社深圳11月5日电 (记者 索有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携手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于11月5日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华大自主研...

    时间:11-05
  • 紧盯权力责任 这些问题情况可向中央巡视组举报反映

      经党中央批准,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将对34家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  中央第二巡视组:巡视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国家文物局党组  日前,中央第二巡视组进驻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开展为期2个月左右的...

    时间:11-05
  • 全国空间计量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经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全国空间计量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秘书处设在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研究...

    时间:11-05
  • 新疆昌吉州党委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赵强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赵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11-05
  • 台湾一家两代人在南京深耕幼教行业:把快乐带给每个孩子

      中新网南京11月5日电 题:台湾一家两代人在南京深耕幼教行业:把快乐带给每个孩子  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日前,在南京鼓楼区老菜市的常乐幼儿园,阳光洒满操场,孩子嬉闹跑跳。幼儿园负责人柯鑫和幼师一起,带...

    时间:1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