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跑出“加速度”(国际视点)

2024-11-05 09: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560吉瓦。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有望超过目前各国既定发展目标总和的约25%,足以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增加。2023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的约六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国持续加大清洁能源投资

  “在世界能源史上,我们已经见证了煤炭时代和石油时代,现在我们正快速进入电力时代。”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勾勒了全球能源转型的最新图景。

  报告指出,过去10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82%逐步下降至2023年的80%,而同期全球能源需求增加15%,40%的增长来自清洁能源。得益于技术进步、能源效率提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全球能耗强度不断下降。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每年有近2万亿美元投资流入清洁能源领域,几乎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领域投资总额的两倍。目前,全球约有140个国家制定了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促进了各行各业加快使用清洁能源。英国能源咨询机构今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也认为,得益于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新产能的加速布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增长迅速。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正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转向“能源替代”阶段。在该阶段,清洁能源的增加超过了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以及碳排放量下降。

  报告预计,2023年到2030年,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清洁能源的增量将超出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20%。到2030年,全球发电厂的煤炭使用量将减少10%,石油消耗量将减少50%。届时,能源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首次不再增长。“全球能源格局正进入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阶段,各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将对能源行业的未来前景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产生巨大影响。”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说。

  全球能源转型面临不同挑战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也列举了全球能源转型面临的一些挑战。“全球能源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国际能源署指出,目前全球约有7.5亿人(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无法获得电力,有超过20亿人无法使用清洁烹饪燃料。高昂的融资成本和项目风险限制了清洁能源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推广。此外,地区冲突和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全球能源系统的脆弱性,给能源安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行动带来挑战。

  报告指出,当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日益严重的热浪、干旱、洪水和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对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严峻挑战。基于现行政策,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很快达到峰值,《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将难以实现。国际能源署呼吁,建立以人为本、具有韧性和灵活性的可持续能源系统,并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能源转型的支持力度,逐步消除全球能源鸿沟。

  国际能源署还表示,虽然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存在着融资成本过高、电网基础设施不足、系统整合程度较弱等多方面挑战。各国有必要加大对新能源领域投资,尤其是在电网和能源储存方面。报告认为,“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光伏、风能、氢能等将在未来创造巨大的减排潜力。这些技术共同承担了到2050年近3/4的碳减排任务。因此,改善电网基础设施是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尤其是加大在储能设备领域的投资。”

  中国积极助力全球绿色发展

  中国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深化国际绿色合作。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2023年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

  近期,中国企业签署了多个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协议,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风电设备等将为当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在保加利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总承包合同,将建设一个229兆瓦峰值的光伏电站,建成后每年预计发电3.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11万吨标准煤。在老挝,中国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老挝政府签署甘蒙色邦菲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一期规划容量50.1兆瓦,配置储能容量10兆瓦时,投产后年均上网电量接近1亿千瓦时。在毛里塔尼亚,中国能建华东院签署了努瓦迪布1200兆瓦风电项目总承包合同,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41.3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约412万吨的二氧化碳……

  中国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丰富了全球供给,推动降低了全球能源转型成本,为全球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能源署高级分析师海米·巴哈尔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中国清洁能源产能快速增长,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认为,中国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运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将从中国的绿色发展中受益。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5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中国首个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投入运行

      中新社天津11月5日电 (孙玲玲 赵晖)中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由天津大学牵头建设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5日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行。这是中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以为重大...

    时间:11-05
  • (第七届进博会)李强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记者 谢雁冰)11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表示,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扩大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是我们...

    时间:11-05
  • 台湾一家两代人在南京深耕幼教行业:把快乐带给每个孩子

    中新网南京11月5日电 题:台湾一家两代人在南京深耕幼教行业:把快乐带给每个孩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日前,在南京鼓楼区老菜市的常乐幼儿园,阳光洒满操场,孩子嬉闹跑跳。幼儿园负责人柯鑫和幼师一起,带着孩子们在操...

    时间:11-05
  • “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69名港澳台“小叶子”组团上岗!

    图说:港澳台“小叶子”组团上岗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一年级学生纪鸿仁来自台湾,这句古语,是他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我父母觉得...

    时间:11-05
  • 新疆3地经验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 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新疆有3地入选。为了指导各地更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

    时间:11-05
  • 进博7岁了,今年Show什么?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新老朋友们带着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共同点亮这个交流、合作、共享的“东方舞台”。今年的“四叶草”将迎来哪些亮眼展品,这个视频告诉你。...

    时间:11-05
  • 【2024打卡中国】一入夜开封就成了汴京 外国网红惊叹“北宋东京梦华”再现(视频)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石丽敏):一步一美景,一眼一惊艳。11月4日晚,参加2024“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的外国网红博主打卡清明上河园,漫步在“画卷”中,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之...

    时间:11-05
  • 进博观察|更少的碳排放,更好的进博会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一大波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品首发首秀,不少展馆也逐“绿”前行“碳”新路,像北外滩馆多措并举打造真正的零碳展馆,以实际行动践行节能减碳理念。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摄绿色日益成为进博会的“...

    时间:11-05
  • 提升“颜值”与“价值” 贵州加大对赤水河生态修复治理力度

      中新网贵阳11月5日电 (周燕玲)“刚进行完赤水河的鱼类资源监测工作,每天能打捞到二三十斤鱼,其中不乏长江鲟、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飞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监测情况...

    时间:11-05
  • 辽宁: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 积蓄振兴发展潜力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的县域经济曾经长期围绕传统产业布局。辽宁有41个县(市),县域面积占全省83%,常住人口占全省50%,经济总量却只占全省的26.7%。县域经济已经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县域活则全盘活,县域...

    时间:1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