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我是党员,我在岗位”)

2024-11-12 08:3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李恒彪(左)向景区入驻商户了解经营中遇到的难题。
孟和朝鲁摄

“我是村干部,我是党员,我必须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干起来。”

“左边是我们的文旅产业园区,那儿是商业街,超市、饭馆、小吃都有。我们村发展主要就靠‘生态+文旅’,目前全村村民利用集体搭建的生态文化旅游平台总创收就超过3亿元,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说话的人面容黝黑、身材魁梧,声音低沉却有力。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恼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恒彪。他向记者介绍着这座村子的发展,言语之间能够感受到他对恼包村的深情,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恼包”一词源自蒙语“敖包”的音译,意思为“石头堆积的小山”。由于土壤贫瘠、地势低洼,曾经的恼包村村民单靠农业难以为继,不少人只能外出务工、另谋出路。

李恒彪也是早年外出务工的村民之一。他卖过水果、干过工程,跑过运输、搞过商贸。李恒彪一边回忆一边说:“在外打拼那些年,家乡给我很多帮助。做人不能忘本。咱自己富了不能看着大家还过苦日子。”

带着对家乡的牵挂,李恒彪2009年回村担任村委会主任。水电改造、铺路修房、建校助学……恼包村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然而,2012年的一场山洪冲垮了恼包村。

“那个时候,我也很难过。但是,我是村干部,我是党员,我必须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干起来。我告诉大家,这是灾难,也是机遇,一个再造新村的机遇。既然现在的恼包村因地势低洼饱受水害之苦,修补旧村又困难重重,那么不如另起炉灶重建家园。”李恒彪说。

那一年,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他向村民承诺:“一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李恒彪经过摸底调研和考察学习,强烈意识到,必须扭转思路开拓创新,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村庄实际,因地制宜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要“扬长”,恼包村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距离市区2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二要“避短”,村内贫瘠的土地多为撂荒废弃地。“我们应走绿色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我见过江南水乡的美景,也想把恼包村打造成塞北江南。”李恒彪说。

从规划设计、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恼包村发展的每一步,李恒彪都参与其中并投入了大量精力。

如今,走在村里,精品民宿、民俗大集、游客休闲娱乐中心、美食一条街等各具特色,更有湖光山色、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的江南园林景致,吸引许多游客打卡拍照。文旅产业的发展不仅壮大村集体经济,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

范玲萍是恼包村文旅产业发展的受益者。2020年,她和丈夫结束异乡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开了一家超市。

“以前在外打工,我俩每年最多挣个七八万元,现在回家乡工作,年收入增长了几倍。”范玲萍说,“现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不少村民都愿意回到村里,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恼包村的人居环境、生活保障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在住宅区,医疗卫生室、便民超市、物业管理中心、供热站、健身广场等设施配套齐全。村两委还将集体经济收入惠及村民,为老弱病残和老党员发放慰问金,为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助学补助,为村民办理了农村养老保险。

“今天的成果是明天的起点。”如今,58岁的李恒彪又开始琢磨在提升乡风文明上下功夫。“村里的光景好了,村民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了。这就是我不懈奋斗的动力。我有决心带领大家加油干,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2日 19 版)

  • 相关阅读
  • 从一箭15星看中国商业航天正昂首阔步谱新篇 “首颗”“首次”抢眼

      央视网消息:11月11日12时03分,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试验二十六号A、B、C星,吉林一号高分05B星、平台02A03星,云遥一号31星至36星,西光壹号04星、05星,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天...

    时间:11-12
  • 司法部发布第一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司法部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纠偏纠错功能,提高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司法部近日发布8件案例,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行政执法监督的内容、方式和具体做法,体现了行政执法...

    时间:11-12
  • 第四届长三角统战工作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中新网合肥11月12日电 (赵强 储玮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党委统战部11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第四届长三角统战工作研讨会。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党委统战部、统战系统有关单位、基层统战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

    时间:11-12
  •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发布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美丽中国)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总结了2023年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和新...

    时间:11-12
  • 填补能源领域立法空白 中国首部能源法来了

      确立能源领域一系列共性、基础性法律制度—— 中国首部能源法来了(锐财经)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业内人士认为,能源法的出台为中...

    时间:11-12
  • 三部门:前移防控关口,有效减少幼儿和小学生近视发生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前移防控关口,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

    时间:11-12
  • 习近平向“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在人类进步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

    时间:11-12
  • 这些“珍宝”终于回家

      意大利罗马,当地时间10月28日,菲乌米奇诺机场。和煦的阳光中,CA940航班载着一批特殊的“乘客”冲上云霄,踏上归途。  它们是意大利查获并于近期返还中国的56件文物艺术品中的一部分。经过入库...

    时间:11-12
  • 立足大湾区 再创新辉煌

      南海之滨,珠江之畔,中山大学今年11月迎来建校100周年。  百年来,中山大学秉持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的办学宗旨,与国家和民族同心同向同行,深度参与国家革命、建设、改革进程,发展成为学科齐备的综...

    时间:11-12
  • “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文化中国行)

      正面布满道道裂纹,背面钻凿痕迹累累,一片片甲骨穿越3000年,带来商朝古都的讯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

    时间:1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