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巴中友好和两国关系发展提供新动力”

2024-11-12 08:4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习近平主席复信巴西各界友好人士,鼓励他们继续为中巴友好事业贡献力量。向习近平主席致信的巴西友好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体现了对巴中关系发展及巴中各界友好交流的高度重视,将为两国进一步推进民间友好、深化各领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体现了对巴西民众的深情厚谊和对巴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很高兴看到中巴两国友好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建交50年来,中巴两国携手同行,休戚与共,成为了跨越山海的好朋友。

  巴西—中国友好协会主席恩里克·诺布雷加表示:“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我十分激动。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体现了对巴西民众的深情厚谊和对巴中关系的高度重视,必将进一步加强巴西各界对两国合作的信心,为巴中友好和两国关系发展提供新动力,对两国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巴西—中国友好协会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巴西—中国文化协会。1964年,在时任主席达尼洛·桑托斯等友好人士的推动下,巴西—中国友好协会正式成立,并在此后一直致力于推动巴中两国人文交流。作为巴西—中国友好协会的现任主席,诺布雷加持续为推动巴中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10月,诺布雷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我感受到了习近平主席卓越的智慧和领导力,习近平主席对当前全球形势有着深刻理解,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三大全球倡议等,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诺布雷加对记者表示。

  诺布雷加曾多次访问中国。“中国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绿色发展成就让我印象深刻,这体现了中国对创新和进步的坚定承诺”,诺布雷加认为,巴中在可持续农业、粮食安全及能源转型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相信两国能够通过深化合作打造更加繁荣与和谐的未来,“我们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访问巴西。相信这次访问将进一步加强两国联系,巩固双边合作成果,并为未来合作开辟新的机遇。”

  诺布雷加说:“建交50周年对巴中两国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双方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显示出两国友好关系具有持久生命力。”

  “激励我为增进巴中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作出更多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中方愿同巴方不断丰富两国友好的时代内涵,使中巴关系成为发展中大国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典范,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让我更加坚信,自己坚持的电影事业是有意义的。我一直通过电影艺术向巴西民众展现真实的中国,复信将激励我为增进巴中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谊作出更多贡献。”巴西圣保罗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电影系学生佩德罗·萨比诺对本报记者表示。

  收到习近平主席复信,巴西圣保罗大学“‘看中国’校友会”的师生们深受鼓舞。他们在致信中表达了对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的期待,同时也希望通过校友会的力量继续深化两国文化和学术交流。近年来,巴西圣保罗大学不少师生因名为“看中国”的项目而与中国结缘,他们受邀前往中国拍摄纪录短片,足迹遍布新疆、福建、重庆、辽宁、山东、内蒙古等多个省份,通过精彩的影像作品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成就。

  “我经常和朋友分享在中国的见闻与心得。”“‘看中国’校友会”学生劳拉·里奥菲·巴尔佐托对本报记者说,她曾于2019年到山东日照参加“看中国”项目活动,“我相信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一定能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

  参与致信的巴西圣保罗大学学生赖莎·安霍斯说,“看中国”活动让她领略了中国的独特魅力,她坚信文化交流能够增进两国民众的理解和友谊,为两国关系发展夯实民意基础,“希望更多巴西民众能前往中国,交到更多中国朋友!”

  今年26岁的艾莉卡·马扎利是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学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她正通过奖学金项目在湖北大学交流。作为致信习近平主席的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中的一员,马扎利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分享自己的激动心情,“我期待能够在中国多走走看看,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华格纳·拉塞尔达尼特斯表示:“习近平主席的复信不仅是对我个人的鼓励,更是对巴西年轻一代的期许。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期待为巴中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贡献更多力量。”

  “深信此访必将把巴中友谊推向新的高度”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希望两国各界人士为推动中巴关系不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使中巴友好像长江和亚马孙河一样奔腾不息。

  巴西里约热内卢科帕卡巴纳要塞乐团艺术总监玛西娅·梅尔基奥尔对此感触颇深。“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为推动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希望通过致信表达对习近平主席深深的敬意。”梅尔基奥尔对本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的复信进一步坚定了她和乐团成员对于加强巴中两国人文交流的信心。

  梅尔基奥尔介绍,科帕卡巴纳要塞乐团是里约热内卢著名民间乐团,被列为里约热内卢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团经常参加巴中音乐文化交流活动,通过音乐拉近两国民众距离。乐团曾因经营困难陷入困境,中国海油巴西公司向乐团伸出了援手。“音乐是无国界的,乐团成员都希望通过音乐将世界各地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巴西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音乐却让山海变成了坦途。未来,乐团将以音乐为纽带,不断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梅尔基奥尔说。

  梅尔基奥尔对巴中两国关系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她表示,通过加强民间交往,巴中关系将持续深化,这不仅将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也将为全球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我们期待习近平主席对巴西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必将进一步加深巴西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梅尔基奥尔说。

  参与致信习近平主席的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教授担任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已逾16年。他对本报记者表示:“能够为加强巴中友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绵薄之力,我深感荣幸。习近平主席此次对巴西的国事访问必将成为两国友好交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们热切期待着习近平主席的访问,深信此访必将把巴中友谊推向新的高度。”

  (本报记者陈一鸣、时元皓、屈佩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2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从一箭15星看中国商业航天正昂首阔步谱新篇 “首颗”“首次”抢眼

      央视网消息:11月11日12时03分,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试验二十六号A、B、C星,吉林一号高分05B星、平台02A03星,云遥一号31星至36星,西光壹号04星、05星,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天...

    时间:11-12
  • 司法部发布第一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司法部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纠偏纠错功能,提高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司法部近日发布8件案例,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行政执法监督的内容、方式和具体做法,体现了行政执法...

    时间:11-12
  • 第四届长三角统战工作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中新网合肥11月12日电 (赵强 储玮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党委统战部11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第四届长三角统战工作研讨会。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党委统战部、统战系统有关单位、基层统战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

    时间:11-12
  •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发布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美丽中国)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总结了2023年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和新...

    时间:11-12
  • 填补能源领域立法空白 中国首部能源法来了

      确立能源领域一系列共性、基础性法律制度—— 中国首部能源法来了(锐财经)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业内人士认为,能源法的出台为中...

    时间:11-12
  • 三部门:前移防控关口,有效减少幼儿和小学生近视发生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前移防控关口,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

    时间:11-12
  • 习近平向“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在人类进步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

    时间:11-12
  • 这些“珍宝”终于回家

      意大利罗马,当地时间10月28日,菲乌米奇诺机场。和煦的阳光中,CA940航班载着一批特殊的“乘客”冲上云霄,踏上归途。  它们是意大利查获并于近期返还中国的56件文物艺术品中的一部分。经过入库...

    时间:11-12
  • 立足大湾区 再创新辉煌

      南海之滨,珠江之畔,中山大学今年11月迎来建校100周年。  百年来,中山大学秉持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的办学宗旨,与国家和民族同心同向同行,深度参与国家革命、建设、改革进程,发展成为学科齐备的综...

    时间:11-12
  • “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文化中国行)

      正面布满道道裂纹,背面钻凿痕迹累累,一片片甲骨穿越3000年,带来商朝古都的讯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

    时间:1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