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湖泊干涸到胡杨林面积增加 这条河全流域“立大功”

2024-11-24 08:39:0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居延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是发源于祁连山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末端的尾闾湖。黑河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西居延海已经消失了60多年。而东居延海仅留下了很小的一片水域,面积只有35平方公里。34年前,东居延海也曾因为黑河断流而消失。

  20年前,它又奇迹般重归大漠戈壁。已经连续20年不干涸的东居延海,记录着黑河的生态复苏,也在记忆这个流域的困境和觉醒。

  干涸→消亡

  “大漠双璧”为何一度失去光泽?

  今年8月,在东居延海边的草场上《新闻调查》节目组见到了牧民达布希拉图,在2000年《新闻调查》第一次沿黑河的调查中他曾接受采访。20多年过去,时刻关注黑河水情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达布希拉图1959年出生,他生活的轨迹几乎与居延海的变迁重合。在达布希拉图出生的那一年,当时的西居延海还有267平方公里的水域,东居延海水域面积35.5平方公里。东西居延海被称为“大漠双璧”。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黑河下泄水量开始减少,河道断流频发,土地渐渐沙漠化。1992年东西居延海彻底干涸后,“大漠双璧”从此失去了光泽。

  全长928公里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三省区,最终注入居延海。千百年来,它一直默默流淌在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中段,浸润着茫茫戈壁,大漠绿洲。

  然而,黑河奔向居延海的旅程,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愈发沉重和艰难了。很长一段时间,它已经无力奔流到“海”了。黑河下游曾经断流的时间由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约100天,逐渐延长至本世纪初的200天。频繁断流的结果是:1961年,西居延海干涸,1992年,东居延海消亡。

  黑河的中游各地,近水楼台先得月,占用了更多黑河水,下游的额济纳旗则只能望穿秋水地盼着上游来水。在水资源本就贫乏的黑河流域,水资源成为沿河各地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最下游的内蒙古自治区曾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黑河分水问题。但由于黑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且没有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历经30多年,黑河分水方案始终没有落实。

  额济纳绿洲生态复苏

  这条河全流域“立大功”

  2000年7月,在多方的关注下,被搁置了三年的“九七分水方案”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实施,并沿用至今。这份方案是以黑河莺落峡和正义峡为水文核算断面,总结多年的水文资料,划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个基准,根据来水总量实施动态分配。丰水年分水比例约为64%,枯水年则为50%。

  2000年7月,黑河流域终于实施了第一次调水。由于长时间的过度干旱,直到2002年5月17日,也就是分水措施实施两年后东居延海才第一次进水,但不久之后又再次干涸。直到2004年,东居延海的水量才基本稳定,并保持到今天,延续20年不干涸。

  一年中,黑河有三次“关键调度期”全流域集中调水,“关键调度期”集中在七八九这三个月。集中调水要求中游的所有取水口“全线闭口”,以保证在补充额济纳绿洲的地下水的同时,黑河水能“集中下泄”至东居延海。

  8月4日开始的第二次关键调度期的调水。沿700多公里的河道流淌而下,前后持续了近半个月,上游下泄的水量能最终进入东居延海的不过十分之一左右。为了保护额济纳绿洲这道生态屏障,依靠的是全流域协调努力。

  “全线闭口、集中下泄”,全流域为额济纳绿洲让出水资源。即便如此,要滋养3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屏障,流入额济纳的水量依然捉襟见肘。被称为“大漠双璧”之一的西居延海至今仍无法恢复。

  在额济纳旗,黑河水只能用于绿洲的生态补水,不能用于农业和城市空间的扩张,非生态用水全都靠地下水。虽然上游已经努力压减用水,但是受困于全流域的来水量不足,在额济纳进行生态补水时所能采取的方式是“分区轮灌”,以保障整个绿洲天然林草地的灌溉。

  因为有了黑河持续20多年的补水,额济纳境内胡杨林在一定数量上得以复壮更新,胡杨林面积由24年前的30万亩增加到了如今的45万亩。

  一份执行了24年的“分水”方案

  是如何运行的?

  黑河是水资源贫乏的河流,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会越来越紧张,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全流域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份执行了24年的“分水方案”是如何持续运行的,多年不变的“分水方案”在执行中又会有哪些问题,逆流而上探寻答案。

  大墩门水闸枢纽是黑河重要的控制工程,金塔县唯一的黑河取水口就在这里。在大墩门水利枢纽,取水口的入口和出口都有各个职能部门安装的监控和计量设备。

  继续溯河而上,进入张掖市的高台县,这里的情况则相对复杂,在黑河两岸分布着25个取水口。在“平水年”里,分配给‌高台县的黑河干流水量为1.26亿立方米。通过25个密集的引水口进入高台县境内的8个灌区。

  沿着黑河继续往上,草滩庄水利枢纽出现在黑河之上,当这里的14孔水闸提起的时候,便意味着分水开始,水闸落下的时候分水就会结束。这里是黑河分水的起点,也是终点。

  “全线闭口、集中下泄”,沿河各地用行政措施来保障黑河分水的方式已经持续了24年。多年的努力也保证了居延海生态的相对完整。“97分水方案”的严格执行,和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推动的是黑河全流域节水技术的大面积使用。

  黑河极有可能进入枯水期

  全流域“分水”压力如何破?

  但是,近两年黑河上游来水出现了令人担心的波动。这在长期从事黑河流域管理的专家看来,黑河水资源减少的趋势已经显现,这对全流域分水将带来不小的压力。

  2023年,黑河莺落峡断面来水锐减至13.79亿立方米,为2002年以来首次偏枯,受此影响,下游尾闾东居延海的水面面积急剧缩小。

  在多年的水文记录中,2023年的黑河干流来水量,较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均值偏少约三分之一。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李大鹏认为,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黑河“水量偏丰”已经持续了二十年,极有可能转入枯水期。

  河西走廊中部,长期以来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人水、地水矛盾突出。无论是压减机井还是水源置换,都是面对这个矛盾的应对之举。将水资源开发利用限定在水资源承载力范围内,还需要采取更多的针对性措施,水权制度正是其中之一。

  在张掖,每个农户都有一本“水权证”,标明家庭的人口数、经核定的灌溉面积、生产经营品种和规模等情况,以及配水依据和所拥有的水权总量。并以村民自治的方式,成立协会实现村民用水的自我管理。水权清晰后,价格杠杆和水量分配可以用来调整当地的种植结构,节水的作物可以在水权的分配中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黑河中游的金塔、高台、临泽、甘州都在进行水权确权和建立水权的交易平台。今年,金塔县刚刚建立起的平台已经完成了多笔交易。

  2024年10月25日,长达50天的黑河流域第三次“关键调度期”调水完成,莺落峡全年径流总量为16.8亿立方米,低于2005至2022年的均值。

  很多专家呼吁,即将进入枯水期的黑河,整体水资源量的补充才是关键。李大鹏说,2007年完成的第一期《黑河综合治理近期规划》属于应急工程,没有后续工程,难以发挥整体作用。在这个资源性短缺的黑河流域,越来越需要一个更详细的综合规划,来解决黑河全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 相关阅读
  • 青海互助县委原书记强建海涉受贿罪被逮捕 通过打麻将等敛财

      青海互助县委原书记强建海涉受贿罪被逮捕,通过打麻将等敛财  澎湃新闻记者 谢寅宗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1月24日从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获悉,青海省海东市委原常委、互助县委原书记强建海(副厅级)...

    时间:11-24
  •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委副书记肖峰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海南省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消息,陵水黎族自治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肖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海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11-24
  • 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 “多点发力”巩固经济向好势头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新能源冷藏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今年北京、天津大型商超的瓜果蔬菜冷链需求增加明显。北京顺义的这家物流企业今年增加40...

    时间:11-24
  • 17批立项指南让收费更规范——盘点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新变化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题:17批立项指南让收费更规范——盘点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新变化新华社记者徐鹏航国家医保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首场解读现场。新华社记者 徐鹏航 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医疗机构提供诊疗...

    时间:11-24
  • 文化中国行丨非遗的现代“漆”迹 严漆重绽家居新魅力

    在我国,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起源于旧时严州地区的“严漆”具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漆器的重要原料,质地优良,黏膜坚韧。“严漆生产技艺”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严漆,最早是指严州地区所产的生漆,旧时严州府...

    时间:11-24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9亿千瓦(新数据 新看点)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制图:张芳曼本报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9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9亿千瓦,同比增长48%;风电装机容量约...

    时间:11-24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江水奔涌,古城墙边听历史涛声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这首关于城墙的童谣从古代唱到今天,以各种版本流传于南京、重庆等长江两岸。没有什么比城墙更能刻画一座城的历史厚度,穿过城门,历史的余音呼啸而过,城市的每...

    时间:11-24
  • 从制造到智造 我国首条数字化民用航空轮胎生产线建成投产

    央视网消息:记者11月23日从中国中化获悉,我国首条规模化民航轮胎生产线在广西建成投产,每年可生产10万条高性能民用航空轮胎。这里就是刚刚投产的我国首条规模化民用航空轮胎生产线,在近5万平方米的厂房里,安装了80多台高...

    时间:11-24
  • 下半年首场寒潮影响我国 大风降温雨雪齐“上线”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题:下半年首场寒潮影响我国 大风降温雨雪齐“上线”新华社记者黄垚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3日至27日寒潮天气将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影响我国。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首场寒潮和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在其影响...

    时间:11-24
  • “是伙伴,也是家人” 爆火出圈的导盲犬“么么”是如何训练的?

    平时是活泼好动的小可爱,工作时秒变成一本正经的指路向导。它叫“么么”,是一只两岁多的拉布拉多导盲犬。最近,它在南京地铁乖巧可爱的姿态,在社交平台赢得几十万点赞。专业驯犬师 张双成:突然间就是在网络上看到自己的狗...

    时间:1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