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小切口改善大民生(评论员观察)

2025-01-15 08:3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城市更新行动提出要求、作出部署。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2025年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把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列为研究议题。面对新一轮城市更新,怎样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在实践中取得实效?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起聚焦城市更新。

——编  者

治理者多些换位思考,把“小而美”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各环节,更新项目才能更好惠及民生、得到支持

顺应群众期待,因地制宜、找准切口,瞄准痛点难点,着力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定能让群众更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

跨年之夜,北京长辛店老镇城市更新项目样板区正式亮灯。曹家口路,青灰、砖红的老建筑营造怀旧氛围,灯光秀、非遗展、特色小吃带火国潮消费,逛街凑趣的老住户喜笑颜开:“看着老街有人气儿,又不失老味儿,心里特舒坦!”

漫步北京,钟楼湾胡同旧貌展新颜,亮马河变身80万平方米滨河公园,南中轴“腾笼换鸟”、告别传统业态……城市之变、街景之美让人心旷神怡。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首都正用一笔一画描绘高品质生活新画卷,生动印证城市更新的魅力。

近年来,从酝酿准备,到实施行动,再到不断深化,我国城市更新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里子”则是生活品质的升级。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逾66%,城市发展逐步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加力推进城市更新,解决好“城市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势在必行。

城市更新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切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生活是否便利、设施是否好用,居民最有发言权。目前,我国已实施超过6.6万个城市更新项目,累计新开工改造25万个城镇老旧小区,1亿多人从中受益。

为老楼更换上下水管道、加装电梯,社区里建起老年食堂,在街角新增口袋公园、立体绿化,加宽自行车道……这样的改变,老百姓感受最真切,增强的是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城市更新也是扩大内需、提升发展能级的重要抓手。河北石家庄活化利用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旧厂区遗址,突出音乐演出特色,打造以重金属工业风为主题的摇滚聚集地,吸引众多乐迷和游客。江苏苏州坚持“轻扰动、微更新,步行化、以人为先”,通过清理空间、挖掘文化资源、鼓励多元参与等措施,让十全街“移步换景”,成为热门景点。

无论是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还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无论是完善城市功能、修复城市生态系统,还是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这些项目点多面广,蕴含巨大投资潜力,能够扩大有效投资,为城市经济打造新的增长点。

城市更新不是集中力量搞一些样板间供人参观,而是涉及多领域的系统工程。任务越是复杂,实施越要精细,越需小处着手、实处着力,稳扎稳打提升百姓获得感。

少一点“居高临下”,多一些群众视角。以笔者生活的小区为例,近期,借着燃气管道更新维护,重新铺装了柏油路面,施划了新的道路标线。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公告说明,也在开挖的地方铺上了醒目的红色“地毯”,防止扬尘、便于通行;整修路面时,也并非简单地打补丁,而是综合整治道路“病害”。再好的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也难免扰民。治理者多些换位思考,把“小而美”理念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各环节,更新项目才能更好惠及民生、得到支持。

城市更新往往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持续“小步快走”中,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智慧、有韧性。重庆民主村社区,黄葛树下,老人们围坐讨论棋局;咖啡厅、火锅店里,人们乐享消费时光;充满设计感的街巷,吸引游人驻足打卡。得益于两期城市更新项目接力,老社区补齐设施短板,激发新活力。不求“功成在我”,唯求“功成有我”,一茬接着一茬干,把“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落实到位,城市更新就能赢得人心、行稳致远。

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我国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顺应群众期待,因地制宜、找准切口,瞄准痛点难点,着力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定能让群众更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5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中方回应尹锡悦被捕:不评论韩国内政,愿同韩方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韩国被停职总统尹锡悦被捕一事提问。  郭嘉昆表示,对于韩国内政,我不做评论。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中方愿同韩...

    时间:01-15
  • 果蝇在轨繁育三代 反“巴西果”效应首揭 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有这些新进展

      新的一年,中国空间站迈入全面建成运行后的第三个年头。已在轨实施18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实验模块、单元及样品等近2吨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近百种,产出一系列原创性科学成果。当前,空间站里正在进行哪些...

    时间:01-15
  • 2024年两岸人员往来同比增长53.8%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杨程晨 刘玥晴)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两岸人员往来440.5万人次,同比增长53.8%。1月15日,国务院台办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介绍,2024年,...

    时间:01-15
  • 西康高铁全线最长隧道秦岭太兴山隧道顺利贯通

      中新网西安1月15日电(记者 张远)15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三局施工的西康高铁全线最长隧道——秦岭太兴山隧道顺利贯通。秦岭太兴山隧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境内,隧道全长18.8公里,为双洞单线隧道,是西康...

    时间:01-15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昆明1月15日电(记者字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5日在云南省大理州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3人(组)助人为乐...

    时间:01-15
  • 青海2024年查处涉路违法案件1333起

      中新网西宁1月15日电 (记者 张添福)2024年累计查处涉路违法案件1333起,累计检查货运车辆223万余辆,打击“百吨王”、短途驳载、避站绕行等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图为2025年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会议现场。...

    时间:01-15
  • 中国最高法发布新规规制离婚夫妻“抢娃”行为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张素)夫妻关系破裂后,有时会出现“抢娃”大战。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5日对外发布的一份司法新规明确对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行为予以规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时间:01-15
  • 中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李京泽)记者15日从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获悉,截至2024年底,中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

    时间:01-15
  • 2024年中国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数量同比下降43.8%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应急管理部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2024年中国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明显下降,发生重特大事故9起,同比下降43.8%。  当天,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在发布会上通...

    时间:01-15
  • 涉嫌贪污受贿 新华保险原董事长李全被提起公诉

      中新网1月15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博消息,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涉嫌贪污、受贿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济南市人民检...

    时间:0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