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有的放矢)

2025-01-15 08:3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能够破解传统发展方式瓶颈,带动生产方式、产业形态等方面系统性变革,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传统生产力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不同,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深度融合等,重塑传统资源、能源、技术的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将大大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加速迈进。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培育新产业,多维度促进降碳减污。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能够在生产端和治理端推动降碳减污,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生产端,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迅速发展,有效控制污染物产生。比如,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采用风电、光伏发电与大规模储能技术相结合方式建设而成,2024年正式投运,年发电量约6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520万吨。在治理端,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节能技术与设备加速迭代,推动环境监测与治理产业、生态修复与保护产业发展。比如,一些地区在河流污染治理过程中,借助“大数据+AI+物联网”技术加强对污染物溯源管理,为环境执法精准定时、精准定位提供助力。为此,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多维度促进降碳减污。

加快发展新模式,多领域助力绿色发展。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农业、制造业、生态保护、医疗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能够创造出新的服务和商业模式,多领域助力低碳发展。比如,发展“人工智能+农业”,运用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等监测作物生长状况,既能够实现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又能够有效控制农业污染;发展“人工智能+生态保护”,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图像识别等新技术对森林、草原、湿地等区域开展智能监测,将为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形成生态保护新模式。为此,要以人工智能为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增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以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加快形成新动能,多途径增添绿色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加强能源资源管理、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促进低碳技术广泛应用,打造清洁能源利用、低碳交通运输、零碳建筑居住等场景。这有助于加快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也是国家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能源、5G、互联网、半导体等多个赛道,产业链长、关联度高、附加值大,不仅有助于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也具有显著经济效益。为此,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积极推动我国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新动能。

(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5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科技部:实现科普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有机统一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谢雁冰 吴约)全国人大常委会15日在北京举行科学技术普及法集体采访,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李昕介绍了新法对推动新兴技术科普作出的相关规定,他指出,要在科普中用好新技术,实现科普发展和新技术...

    时间:01-15
  • 科技部: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普企业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谢雁冰 吴约)全国人大常委会15日在北京举行科学技术普及法集体采访,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李昕表示,将研究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壮大科普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普企业。  2...

    时间:01-15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介绍新修订的科普法八大亮点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谢雁冰)全国人大常委会15日在北京举行科学技术普及法集体采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石宏介绍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据知,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

    时间:01-15
  • 浙江交通观察:高速如何为山区发展添活力?

      中新网丽水1月15日电(奚金燕 吴祖方 谢莉莉)近年来,随着多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和投运,一些山区乡镇迎来更多发展机遇。“过去,受交通闭塞、空间狭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大漈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无论是从温州文成、泰顺...

    时间:01-15
  • 浙江省两会观察:高等教育如何向“新”而行?

      中新网杭州1月15日电(林波 张益聪)作为科技活动参与者和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无疑是发展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纵观长三角地区,就高等教育而言,江苏高校林立,数量名列前茅;上海尖端高教,前沿领域百尺竿头。同在长三角地...

    时间:01-15
  • 创新浙江观察:向新而行 积蓄发展新动能

      中新网杭州1月15日电(童静宜 奚金燕)开年之际,在浙江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超10亿元的高纯钽铌新材料绿色制造项目现场施工正酣。该项目正式建成后,可形成年产4000吨高纯钽铌新材料的生产能力,助力提升我国在该领...

    时间:01-15
  • 向新而行 “创新浙江”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新网杭州1月15日电 (张煜欢 王潇婧)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14日,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以高频出现的“创新”二字,向外界传递出浙江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积极信号,描画出浙江向“新”...

    时间:01-15
  • “两区”建设来,北京累计实施120余项突破性政策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吕少威 陈杭)获批在全国首批开展增值电信、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全国首家“人体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外商投资企业在京落地。发布全国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时间:01-15
  • 美国限制中国网联车在美使用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无理打压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郭超凯)针对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在美使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的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

    时间:01-15
  • 2025年中国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明确,2025年,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14日至15日,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

    时间:0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