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经济数字化转型对就业的影响逐步加深(专题深思)

2025-01-22 08:2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在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经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为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对做好就业工作带来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对“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刻论述,其中就包括经济数字化转型等趋势对就业的影响逐步加深。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保持就业总体稳定。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要求,全面认识经济数字化转型对就业的影响,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经济数字化转型对整体就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促进了新就业岗位的创造,也带来了传统行业中一些岗位的削减。但总体看,经济数字化转型拓展了劳动者就业增收新途径,对于保就业、稳就业、扩就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新的行业、新的岗位应运而生,数字经济、数字营销等相关就业机会增加,交通出行、外卖配送、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的平台就业人员规模扩大。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到2023年末,数字经济助推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带来了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507万人。同时,经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劳动者收入;还能降低产品价格,进而扩大市场需求,并推动相关企业和行业加大投入,间接增加劳动力需求、促进就业。

  经济数字化转型也提高了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例。经济数字化转型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所覆盖的企业不仅包括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科技型企业,还包括制造业、零售业等各行业企业。它不是简单将数字技术叠加运用在企业运行和管理中,而是以数字化推动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模式、人才结构、管理体系等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变化。这带来企业对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网络工程师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者收入,也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经济数字化转型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群体的就业影响是不同的。从地区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得益于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雄厚的教育资源、较高的技术研发能力等,经济数字化转型程度也相对较高,推动了整体就业水平的提高。根据《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4)》,2023年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占三省一市经济总量的40%以上。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下,长三角地区的就业机会也多于其他地区。比较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数字化转型程度相对较低,创造的新就业机会也少一些,一些年轻劳动力因此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

  从产业看,由于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存在差异,其对就业的影响也不同。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研究报告》,数字经济就业吸纳能力持续增强,并引领就业新趋势。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在第二产业中,数字经济岗位需求较多的行业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伴随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第二产业数字经济吸纳就业人员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在第三产业中,科研和生活性服务业是就业需求主战场,小微企业就业辐射带动效应强。

  从不同群体来看,随着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广应用,一些低技能岗位面临被取代的风险。例如,在制造业,自动化生产线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在销售、客服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大量工作岗位逐渐被机器人取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1月的一份报告预计,未来,全球将有40%的劳动岗位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

  面对经济数字化转型对就业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理性、客观、辩证的态度,既要看到经济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之举,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要看到其对就业工作带来的挑战,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特别是数字素养与技能。要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增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二是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同时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做好数字转型中的岗位挖潜、职业转换。三是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就业承载力,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加快形成一批服务融通、政策贯通、渠道畅通的就业集聚区和增长极,在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数字化转型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四是健全劳动法律法规,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在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2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助村民“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

      中新网成都1月22日电 (记者 贺劭清 岳依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22日举行的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上,四川省政协委员、南充市政协副主席王晓贤这样形容四川省政协“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

    时间:01-22
  • 海峡两岸(福州)职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助两岸优秀职创项目“开花结果”

      中新网福州1月22日电(郑江洛)22日,第五届海峡两岸(福州)职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主题日在福州举办。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海峡两岸(福州)职工创新创业创造中心迎来了首次全面开放。来自海峡两岸的22个优秀创新项目...

    时间:01-22
  •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春杰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 22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春杰受贿一案,对被告人王春杰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王...

    时间:01-22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正式启动

      中新网合肥1月22日电 (记者 张俊)1月22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首场对接会在合肥举办。  活动中,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现场发布了约2400项拟转化科技成果和4.4万件专利,涵盖传统产业转型...

    时间:01-22
  • 李明清当选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中新网重庆1月22日电 (梁钦卿)1月22日下午,重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选举李明清为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选举龙东阁、何友生、岳顺、钱建超、彭烨(女)、管洪、阚吉林为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01-22
  • 山东法院晒出2024年审判执行质效成绩单 以司法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济南1月22日电(周艺伟 梁犇)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霍敏22日在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表示,2024年,山东法院审判执行收案249.5万件、结案241.8万件,其中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执行收案2.5万...

    时间:01-22
  • 2024年山东省检察机关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万余人

      中新网济南1月22日电(周艺伟 梁犇)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顾雪飞22日在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表示,2024年,山东省检察机关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2780人、起诉104971人。1月22日,在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

    时间:01-22
  • 吴登芬当选浙江省绍兴市市长

      中新网绍兴1月22日电(项菁 钱晨菲)1月22日,浙江省绍兴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选举吴登芬为绍兴市市长。绍兴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刘子琳 摄  绍兴市地处长三角南翼、杭州湾南岸,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评为东亚...

    时间:01-22
  • 考古成安徽省两会热议话题 2025年开放凌家滩等遗址博物馆

      中新网合肥1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近期,中国地方两会密集召开,考古被广东、河南、陕西等多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2日,正在进行的安徽省两会上,考古成为热议话题。  2024年,安徽完成人字洞、华龙洞、垓下、磨盘山、凌...

    时间:01-22
  • 虞爱华、张西明当选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中新网合肥1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安徽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1月22日下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虞爱华、张西明为十三届安徽省政协副主席。1月22日,安徽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韩苏原 摄  同时...

    时间:0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