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过年回家,大学生的假期生活怎么过(民生一线)

2025-02-11 05:58:00

来源:人民日报

  孙翠竺(右)和妈妈一起出摊制作小吃。

  受访者供图

">

  孙翠竺(右)和妈妈一起出摊制作小吃。
  受访者供图

  申思浩(左三)教亲友清理手机缓存、卸载广告软件。 

  龚良杰摄

">

  申思浩(左三)教亲友清理手机缓存、卸载广告软件。 
  龚良杰摄

  冯小宁在介绍河南古建。

  陈超峰摄

">

  冯小宁在介绍河南古建。
  陈超峰摄

  黄辛洁(左一)和父亲在小区里打八段锦。

  受访者供图

">

  黄辛洁(左一)和父亲在小区里打八段锦。
  受访者供图

  辽宁省东港市大一学生孙翠竺——

  和母亲一起经营家中小吃摊

  本报记者  刘佳华

  春节假期刚过,辽宁东港依然寒风凛冽。早上,天刚蒙蒙亮,路旁积雪未消,孙翠竺和妈妈于庆岩穿着厚棉袄,将小吃车开到路边,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支车窗,起炉灶,配调料,摆配菜……这套动作,孙翠竺完成得很麻利。19岁的她是沈阳大学理学院的大一学生,寒假回家,一有空就来妈妈的小吃摊帮忙。

  在学校,孙翠竺是班长,学习努力,班务尽责;在家里,她父亲患病,妹妹读初中,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这个小吃摊。“经营小吃摊,我妈要从早忙到晚,我和她一起出摊帮忙,就是想减轻她的压力。”孙翠竺说。

  早餐时间,小吃车旁顾客逐渐多了起来。车内,母女俩对话不多,但配合起来娴熟默契。一人在平底锅上倒油、烙面饼、打鸡蛋、加火腿,另一人忙着撒葱花香菜、刷酱料、装盒装袋。缕缕烟气升腾,一份份烤冷面、手抓饼新鲜出锅,香气扑鼻。

  “两份烤冷面,加肠加蛋,一会儿来取。”看到微信上老顾客发来的消息,孙翠竺赶紧告诉一旁的妈妈。妈妈经营小吃摊多年,经验足,老顾客不少;孙翠竺则发挥年轻人的优势,担负起网络、电话接单的任务。有时,刷到网上有新的小吃做法,她还拉着妈妈一起研究制作。

  说话间,有电话订餐,送到1公里外的小区,孙翠竺麻利地打包好手抓饼、煎饼果子。“妈,我去送餐啦!”“好,别太着急啊,慢点骑。”听着妈妈的嘱咐,孙翠竺应了一声,戴好头盔,启动电动车,稳稳上路。

  不只是和妈妈一起出摊,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的师范生,孙翠竺还在假期找了份家教的工作,赚钱补贴家用。

  孙翠竺努力上进,也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帮助。共青团沈阳市委、沈阳大学为她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返乡补助,还为她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和平台,帮助她成长进步。

  晚上7点多,顾客渐少,母女俩把小吃车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回家!”孙翠竺骑上电动车“开路”,妈妈开着小吃车跟随在后。寒冬里,一大一小两辆车行驶在回家路上,车头的灯光照亮了前路,温暖了夜色。

  “在家里帮忙,陪伴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外面当家教,就是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将来努力当一名好老师。”说起自己充实的假期生活,孙翠竺腼腆一笑。

  

  湖北省南漳县大三学生申思浩——

  帮外婆清理手机里的广告软件

  本报记者  吴  君

  “帮我看看,手机咋越来越卡了?”

  假期的一天上午,申思浩刚洗漱完,就被外婆拉到一边,要求给她的手机“看看病”。

  “估计手机内存不够了。”申思浩指着手机主页上的APP,挨个儿对外婆说,“看,广告软件就有10多个。”

  申思浩是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人,在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专业学习,今年大三。每年寒假回家,他都有一节“必修课”——帮外婆解决她对智能手机的一系列困惑。

  “我主要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老人解决和普及一些常见问题。”申思浩说着,便开始一一卸载不需要的软件。

  近年来,智能手机在农村越来越普及。为了方便老人和子女联系,申思浩的大姨也为外婆换了一个智能手机。“我外婆今年76岁,用手机主要是聊天、看短视频和新闻,有时候无意中就下载了这些软件。”申思浩说,农村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时经常被一些广告软件“套路”。

  说话间,申思浩已基本把外婆手机上的广告软件清理完毕。外婆默默坐在一旁,看着手机主页清新不少,喜上眉梢。申思浩又打开手机的“设置”菜单,找到“存储”选项,选择需要清理缓存的软件,进入详情页面,点击“清除缓存”。

  “这下好了,手机的各种垃圾基本清理干净了。”申思浩左右划几下屏幕,又点开了一个软件上下滑动,给外婆演示着,“看,流畅了吧!”

  “手机还不耐用,几个小时就没电了,能修修不?”看着自己的外孙操作熟练,外婆又继续“加码”。

  虽然目前智能手机性能越来越强,但是对大部分老人而言,他们所需的功能并不多,也不知如何让手机更好满足自己需求。

  “没问题。”申思浩打开手机的“控制中心”,将定位、个人热点等外婆用不到的功能都关闭。

  “这下手机又不卡,电池还耐用。”解决完外婆手机的两个“通病”,申思浩就“下课”了。将手机还给外婆后,申思浩叮嘱外婆:“不要长时间看手机,要多活动,保持身体健康。”

  

  河南省荥阳市大二学生冯小宁——

  用短视频推介故乡历史和文化

  本报记者  张文豪

  “助力家乡宣传,小宁义不容辞。今天我们来到虎牢关,一起听听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河南省荥阳市虎牢关前,中国传媒大学大二学生冯小宁别上领麦、一路小跑,向网友介绍起千年前闯关夺隘的故事。

  阳光的外表、流利的普通话、诙谐的谈吐,手机镜头中,科班出身的冯小宁仰望关隘、抚摸石碑、观赏古庙、眺望黄河,把家乡的风景展现在网友面前。

  “大一寒假,我开始学习录制视频,当时还有点‘赶鸭子上架’。”今年20岁的他告诉记者,虽是00后,学的又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但自己在短视频方面却是“新生”,为训练上镜状态,在家人鼓励下,他注册了“小宁爱家乡”的短视频账号。

  一名北京大学生,把镜头对准千里之外的家乡小县。这源于一次在校时的“尴尬”经历。

  “我来自河南荥阳。”一次入学自我介绍时,同学误把荥阳听为信阳。“荥和信,声调不同,不是一个字。”一番纠正后,他发现对方原来没听说过荥阳。

  “想要我的家乡也能被更多人看到。”冯小宁发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这两年相继出圈,一些低调到近乎不知名的城市借着文旅发展,也成了网红打卡地。他便利用寒暑假的返乡空闲,把镜头对准家乡,开启了推介之旅。

  去年春节,荥阳打造了一个象棋主题景区。冯小宁陪家人游玩,随手拍摄了一段变装视频。没想到,这条视频让他“火”了一把,短短几天便收获百万播放量。他有了信心,一口气跑了老家10多个地方,在泗水河畔寻觅古渡口,在李商隐公园说《锦瑟》,在汉霸二王城感受楚汉之争,都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家乡,冯小宁跑到菜市场找年味,感受人情和烟火;打卡荥阳博物馆追历史,感知历史与文化。“家乡历史竟然这么悠久、文化如此厚重。”冯小宁感慨,短视频背后是搜集资料、设计脚本、编辑文案,这都让自己对家乡有了新认知。

  “我想,年轻人最自豪的浪漫,应该是助力自己的家乡被更多人熟知。”冯小宁说,经过一年的寒暑假行走与拍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帮手机屏幕前的陌生人找到对家乡的认同。“希望更多人认识我的家乡,也希望在外追梦的游子能常回家看看。”冯小宁说。

  

  福建省闽清县大二学生黄辛洁——

  教家人练习八段锦强身健体

  本报记者  施  钰

  树上,仍高高挂着几串红灯笼;树下,有“摇头摆尾”的一家四口。

  “双手虎口朝内,虚按两膝上,头摆正,以腰为轴,身体右倾、左旋,同时眼睛看右脚的脚后跟……”吃过早饭,黄辛洁就拉着父母和妹妹到小区楼前空地上,练起了八段锦。她一边讲解动作要点,一边侧头观察家人的动作,“‘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个动作有点难掌握,头、尾骶要协调配合运动。”

  “老爸,你这个动作没到位。”看到父亲的动作不够规范,黄辛洁马上停下,上前纠正,并重新示范细节。

  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的黄辛洁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23级的学生。今年寒假回家,她当起了家人的健身老师。

  “现在八段锦在短视频平台上很火啊,看着还挺有意思。”黄辛洁的父亲黄勤飞在刷手机时的一句闲聊,让黄辛洁上了心。

  “这个我会,别看手机了,我教你们。”黄辛洁介绍,八段锦是一项传统健身项目,也是她的专业必修课,她在大一就学会了,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八段锦集体健身活动,“看过不如做过,下楼练起来!”

  放下手机,假期里一有时间,一家四口就练上几个八段锦的动作,或在家,或到楼下空地,或去周边公园。“我老爸练得最勤,老妈带着妹妹散散步、做做游戏,大家都动起来了。”黄辛洁说,“平时,我自己都不会每天坚持锻炼,家人们相互督促,没想到坚持了一个寒假。”

  “一天打上一两遍,一个假期下来,我们感觉精气神更足了,睡得也更香。”黄勤飞笑着说,“我们这也是向孩子学习。”

  正确坐姿、按摩穴位、养生基础知识……除了打八段锦,黄辛洁还利用所学,向家人普及健康保健知识。“我在学校的理论知识课和实训课上学了不少,父母工作辛苦,肩颈等部位容易酸痛,趁着这个假期跟他们多提提保健建议。”黄辛洁说,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家人保持健康体魄,自己特别有成就感。

  “和家人一起运动健身,假期格外有意义。”黄辛洁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1日 12 版)

  • 相关阅读
  • 汪道涵家人赴台吊唁辜严倬云

      中新社上海2月11日电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会长汪道涵之子汪致重11日赴台,以个人名义吊唁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夫人辜严倬云。当晚返沪后,汪致重受访表示,汪辜两位老人因为共同推动祖国统一而成为莫逆之交,两家人...

    时间:02-11
  • 台湾“大九学堂”学子北京滑雪 两岸青年为亚冬会遥送祝福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题:台湾“大九学堂”学子北京滑雪 两岸青年为亚冬会遥送祝福  中新社记者 李雪峰  乘索道缆车缓缓上升,蜿蜒在山间的银白色雪道逐渐显现。经过约半小时的爬升,近40名台湾“大九学堂”青年学...

    时间:02-11
  • 新春发新箭 长八改火箭新在何处?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题:新春发新箭 长八改火箭新在何处?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2月11日,中国航天宇航发射获蛇年新春“开门红”,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北京时间17时30分,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以下...

    时间:02-11
  • 《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发布“小而美”项目篇、绿色发展援助篇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李京泽)由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与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报告发布会11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共发布“小而美”项目篇、绿色发展援助篇两篇报告。《...

    时间:02-11
  • 首善答卷|北京欢迎你

      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拥有8处世界文化遗产,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历史古迹、知名景点聚集于此,是许多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优先选择。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主场地,北京每年承办着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外事活动...

    时间:02-11
  • 长八改火箭首飞成功 中国航天迎蛇年新春“开门红”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北京时间2月11日17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改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

    时间:02-11
  • (新春走基层)闽台同胞宁德共度元宵

      中新网宁德2月11日电 (林榕生 吕若萱)“灵蛇献瑞 璀璨元宵”2025年宁台同胞元宵联欢会暨金融知识宣传活动11日在福建省宁德市举行,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宁台同胞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融合。“灵蛇献瑞 璀...

    时间:02-11
  • 台湾类流感就诊数创近10年同期新高

      中新社台北2月11日电 台当局卫生福利部门“疾病管制署”11日公布,2月2日至8日台湾类流感门急诊就诊逾18.1万人次,为近10年同期最高。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台湾正处于流感流行期,近期流...

    时间:02-11
  • 胡厥文生平陈列馆将迁建至上海嘉定“棉业公会”大楼

      中新网上海2月11日电(范宇斌)记者11日从民建上海市委会获悉,今年是民建成立80周年、胡厥文诞辰130周年,在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统战部、民建嘉定区委会的协调推进下,中共嘉定区委、区政府拟将胡厥文生平陈列馆迁建至“...

    时间:02-11
  • 蛇年首发“开门红” 长八甲火箭首飞看点解析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题:蛇年首发“开门红” 长八甲火箭首飞看点解析 新华社记者宋晨、陈凯姿 2月11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又名长征八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

    时间:0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