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芦苇荡里巧生“金”(探访)

2025-02-17 05:48:00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辽宁盘锦,收割机在苇田里作业。

  谢 刚摄(影像中国)

">

  图为辽宁盘锦,收割机在苇田里作业。
  谢 刚摄(影像中国)

  走进辽宁盘锦积葭生态板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芦苇的清香扑面而来。经过粉碎、筛选、铺料、热压等环节,一垛垛芦苇变成了一张张刨花板。厂房外,一辆辆大货车正在排队装货。“曾经没人要的芦苇,如今供不应求。”公司董事长张丙坤感慨。

  盘锦拥有世界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面积达120万亩。如果长时间不收割芦苇,大量烂在水里的芦苇会产生次生污染。每年冬天,除了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为迁徙和停留的候鸟保留部分苇田作为栖息地外,其余芦苇全部收割,年产40万吨左右。

  “曾经一段时间,收来的芦苇堆积成山,最多时仓库堆放着20多万吨。”张丙坤曾是盘锦大洼区赵圈河镇芦苇场场长。2015年前后,随着当地一些造纸厂陆续关闭,芦苇销路难寻。

  如何给芦苇找销路?随着定制家具兴起,市场对刨花板的需求增大,张丙坤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秸秆能造刨花板,芦苇为什么不能?”

  然而,实践时张丙坤发现,芦苇秆内的苇膜“抗拒”粘连,成了将芦苇碎屑粘制成板的阻碍。为了将苇膜剥离干净,张丙坤及研发团队加强技术创新,反复尝试,终于在2017年生产出第一张芦苇刨花板——芦花板。

  “芦苇是水生植物,韧性好,制成的板材在防水防潮、防变形、环保等方面表现更优秀。”张丙坤说。

  芦苇有了新销路,苇场工人也走上生产线,每月工资由原来的两三千元增长至五六千元。“芦苇制板不仅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带来了生态效益。”张丙坤算了一笔生态账,生产1立方米芦苇板材可消耗1吨芦苇,减少碳排放量1.2吨至1.4吨。

  “我们要在芦苇综合利用上形成‘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的模式。”张丙坤计划,以后将公司业务拓展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等芦苇产地,将产能提升至100万立方米。

  积葭板业的实践,是盘锦探索芦苇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

  在盘锦嘉润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芦苇经过粉碎、湿处理加工成菌棒,经过高温灭菌、净化接种、菌丝培养等环节,培养出适合芦苇栽培的30余个菌类品种。从常见的平菇、杏鲍菇,到小众的玉髯、榆黄蘑,再到具有观赏性的灵芝盆景……蘑菇种植大棚内,产品琳琅满目。隔壁的蔬菜种植大棚里,绿叶菜吸收了菌棒废糠发酵而成的肥料,长势正旺。

  最近,合作社理事长杜红正忙着改造餐厅。“我们通过农业与餐饮、旅游融合,打造前店后厂模式,让游客参与菌菇‘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杜红说,今年以来,合作社已经接待1万余人次前来采摘、用餐,接待4000余人次参加研学活动。

  据介绍,合作社每年生产标准菌棒2000万个,消化使用芦苇近2万吨,可节约木材约5万立方米,菌棒及衍生产品使上千户菇农受益,部分菌棒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菇农生产用的菌棒需要出菇均匀,餐饮用的菌棒需要造型饱满,不同菌菇、不同用途的菌棒配方不同,合作社必须攻克技术难题。”杜红说,“盘锦市支持我们开展‘利用芦苇为基质培育食用菌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省、市三级资金支持。”

  近年来,盘锦一方面科学保护芦苇湿地资源,将苇田管理和芦苇生态养护纳入盘锦市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田块细分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快芦苇基地沟、渠、路、涵、闸配套;一方面积极延长芦苇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探索出芦苇制板、芦苇基质菌棒、苇编苇画工艺、生态旅游等综合利用发展方向。

  “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吃‘生态饭’,做‘绿’文章,继续加强政策、资金等要素支持,统筹推进更高水平的芦苇湿地保护和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局长侯军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7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田畴沃野绘丰年 夏粮主产区抢抓农时夯实丰收基础

    “雨水”将至,我国夏粮主产区春耕备耕、田间管理正陆续展开。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返青,冬油菜进入蕾薹期,长势均好于常年。 春时短,农事不可缓。春节一...

    时间:02-17
  • 新型电子皮肤可在10秒内自我修复

      据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李雯)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子皮肤,在受损后10秒内可恢复80%以上的功能。这项技术有助于解决可穿戴设备等的...

    时间:02-17
  • 桥下受损路面修复通车(反馈)

      2024年12月23日“读者来信”版刊发《高铁桥下坑洼多 请为修路找出路》,反映河南信阳市浉河区受高铁桥影响,桥下近50米路面坑洼难行的问题。   报道刊发后,浉河区高度重视,区政府领导带队赶赴...

    时间:02-17
  •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97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已经2024年11月22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20日起施行。   总理 李 强  ...

    时间:02-17
  • 动画片《山海传奇》第二季将首播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刘阳)2月1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策划的52集上古神话史诗动画片《山海传奇》第二季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  该片取材自《山海经》《史记》《...

    时间:02-17
  • 500米入户路集资5年仍未修通(身边事)

      我是四川阆中市五马镇五马桥村1组的村民。我们村有一条约1公里的土路连接乡镇主干道,沿线分布自建房近20栋。2020年初,村里号召沿路村民集资硬化道路,每户出资3600元,筹集了5万元,次年修建了500...

    时间:02-17
  • 今年计划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董丝雨)记者从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

    时间:02-17
  • 科学,就在生活点滴之间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怎样应对气候变化?”“你知道什么是无极限无底线极端天气吗?”“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气候变化?”  四川巴中恩阳科普大视界,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

    时间:02-17
  • 智能客服不智能 “对牛弹琴”咋破解?(百姓关注)

      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构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客户服务中。智能客服节省了人力成本,且可以随时提供服务,但许多读者反映智能客服不够智能,回答不了疑问,而相应减少的人工客服往往“忙线中”...

    时间:02-17
  • “望闻问切”,为古树体检(延伸阅读)

      千年银杏枝干粗壮,绿芽冒出。手持卷尺,刘方玲和队友王红正在为古树测量。刘方玲仔细查看树干:“看看有没有白蚁。”  刘方玲和王红是四川成都市植物园“古树医生”团队成员。成都纳入监测的...

    时间:0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