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芦苇荡里巧生“金”(探访)

2025-02-17 05:48:00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辽宁盘锦,收割机在苇田里作业。

  谢 刚摄(影像中国)

">

  图为辽宁盘锦,收割机在苇田里作业。
  谢 刚摄(影像中国)

  走进辽宁盘锦积葭生态板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芦苇的清香扑面而来。经过粉碎、筛选、铺料、热压等环节,一垛垛芦苇变成了一张张刨花板。厂房外,一辆辆大货车正在排队装货。“曾经没人要的芦苇,如今供不应求。”公司董事长张丙坤感慨。

  盘锦拥有世界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面积达120万亩。如果长时间不收割芦苇,大量烂在水里的芦苇会产生次生污染。每年冬天,除了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为迁徙和停留的候鸟保留部分苇田作为栖息地外,其余芦苇全部收割,年产40万吨左右。

  “曾经一段时间,收来的芦苇堆积成山,最多时仓库堆放着20多万吨。”张丙坤曾是盘锦大洼区赵圈河镇芦苇场场长。2015年前后,随着当地一些造纸厂陆续关闭,芦苇销路难寻。

  如何给芦苇找销路?随着定制家具兴起,市场对刨花板的需求增大,张丙坤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秸秆能造刨花板,芦苇为什么不能?”

  然而,实践时张丙坤发现,芦苇秆内的苇膜“抗拒”粘连,成了将芦苇碎屑粘制成板的阻碍。为了将苇膜剥离干净,张丙坤及研发团队加强技术创新,反复尝试,终于在2017年生产出第一张芦苇刨花板——芦花板。

  “芦苇是水生植物,韧性好,制成的板材在防水防潮、防变形、环保等方面表现更优秀。”张丙坤说。

  芦苇有了新销路,苇场工人也走上生产线,每月工资由原来的两三千元增长至五六千元。“芦苇制板不仅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带来了生态效益。”张丙坤算了一笔生态账,生产1立方米芦苇板材可消耗1吨芦苇,减少碳排放量1.2吨至1.4吨。

  “我们要在芦苇综合利用上形成‘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的模式。”张丙坤计划,以后将公司业务拓展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等芦苇产地,将产能提升至100万立方米。

  积葭板业的实践,是盘锦探索芦苇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

  在盘锦嘉润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芦苇经过粉碎、湿处理加工成菌棒,经过高温灭菌、净化接种、菌丝培养等环节,培养出适合芦苇栽培的30余个菌类品种。从常见的平菇、杏鲍菇,到小众的玉髯、榆黄蘑,再到具有观赏性的灵芝盆景……蘑菇种植大棚内,产品琳琅满目。隔壁的蔬菜种植大棚里,绿叶菜吸收了菌棒废糠发酵而成的肥料,长势正旺。

  最近,合作社理事长杜红正忙着改造餐厅。“我们通过农业与餐饮、旅游融合,打造前店后厂模式,让游客参与菌菇‘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杜红说,今年以来,合作社已经接待1万余人次前来采摘、用餐,接待4000余人次参加研学活动。

  据介绍,合作社每年生产标准菌棒2000万个,消化使用芦苇近2万吨,可节约木材约5万立方米,菌棒及衍生产品使上千户菇农受益,部分菌棒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菇农生产用的菌棒需要出菇均匀,餐饮用的菌棒需要造型饱满,不同菌菇、不同用途的菌棒配方不同,合作社必须攻克技术难题。”杜红说,“盘锦市支持我们开展‘利用芦苇为基质培育食用菌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省、市三级资金支持。”

  近年来,盘锦一方面科学保护芦苇湿地资源,将苇田管理和芦苇生态养护纳入盘锦市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田块细分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快芦苇基地沟、渠、路、涵、闸配套;一方面积极延长芦苇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探索出芦苇制板、芦苇基质菌棒、苇编苇画工艺、生态旅游等综合利用发展方向。

  “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吃‘生态饭’,做‘绿’文章,继续加强政策、资金等要素支持,统筹推进更高水平的芦苇湿地保护和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局长侯军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7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捍东受贿、滥用职权、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案一审宣判

    新华社武汉2月17日电 2月17日,湖北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捍东受贿、滥用职权、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一案,对被告人刘捍东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

    时间:02-17
  • 外交部:希望有关国家避免将经贸科技问题泛安全化、政治化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马卓言、刘杨)就有报道称,韩国政府近日表示,出于对中国人工智能(AI)应用程序DeepSeek的担忧,已暂停这款应用程序的下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有关国...

    时间:02-17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14款违规移动应用

      新华社天津2月17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4款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   1、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未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

    时间:02-17
  • 《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将于3月施行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1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档案局近日联合制定出台《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将于今年3月20日正式施行。   办法共31条,涵盖登记档案管...

    时间:02-17
  • 去年前11个月受理26万余件!民事检察这样维护百姓权益

      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厅厅长蓝向东2月17日受访时介绍,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监督规模总体保持平稳,共受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26万余件,办案质效进一步提升。   对民事生效裁...

    时间:02-17
  • 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较快增长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张晓洁、高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7日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

    时间:02-17
  • 2025年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691.6万件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2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691.6万件,环比下降6.2%...

    时间:02-17
  • 最高法发布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 (薄晨棣、高清扬)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个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涉及传统产业、中介行业、科技企业、征信机构等不同领域,体现了人民法院对企业名誉权的全面平等保护和及时...

    时间:02-17
  • 缅甸:高度重视、严厉打击网赌电诈等违法犯罪行为

    新华社仰光2月17日电(记者张东强 黎广滔)中国驻缅甸大使馆16日晚发布消息说,中缅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中缅执法安全合作,共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人口贩运等跨境犯罪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缅方表示高度重视...

    时间:02-17
  • 田畴沃野绘丰年 夏粮主产区抢抓农时夯实丰收基础

    “雨水”将至,我国夏粮主产区春耕备耕、田间管理正陆续展开。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返青,冬油菜进入蕾薹期,长势均好于常年。 春时短,农事不可缓。春节一...

    时间:0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