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芦苇荡里巧生“金”(探访)

2025-02-17 05:48:00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辽宁盘锦,收割机在苇田里作业。

  谢 刚摄(影像中国)

">

  图为辽宁盘锦,收割机在苇田里作业。
  谢 刚摄(影像中国)

  走进辽宁盘锦积葭生态板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芦苇的清香扑面而来。经过粉碎、筛选、铺料、热压等环节,一垛垛芦苇变成了一张张刨花板。厂房外,一辆辆大货车正在排队装货。“曾经没人要的芦苇,如今供不应求。”公司董事长张丙坤感慨。

  盘锦拥有世界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面积达120万亩。如果长时间不收割芦苇,大量烂在水里的芦苇会产生次生污染。每年冬天,除了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为迁徙和停留的候鸟保留部分苇田作为栖息地外,其余芦苇全部收割,年产40万吨左右。

  “曾经一段时间,收来的芦苇堆积成山,最多时仓库堆放着20多万吨。”张丙坤曾是盘锦大洼区赵圈河镇芦苇场场长。2015年前后,随着当地一些造纸厂陆续关闭,芦苇销路难寻。

  如何给芦苇找销路?随着定制家具兴起,市场对刨花板的需求增大,张丙坤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秸秆能造刨花板,芦苇为什么不能?”

  然而,实践时张丙坤发现,芦苇秆内的苇膜“抗拒”粘连,成了将芦苇碎屑粘制成板的阻碍。为了将苇膜剥离干净,张丙坤及研发团队加强技术创新,反复尝试,终于在2017年生产出第一张芦苇刨花板——芦花板。

  “芦苇是水生植物,韧性好,制成的板材在防水防潮、防变形、环保等方面表现更优秀。”张丙坤说。

  芦苇有了新销路,苇场工人也走上生产线,每月工资由原来的两三千元增长至五六千元。“芦苇制板不仅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带来了生态效益。”张丙坤算了一笔生态账,生产1立方米芦苇板材可消耗1吨芦苇,减少碳排放量1.2吨至1.4吨。

  “我们要在芦苇综合利用上形成‘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的模式。”张丙坤计划,以后将公司业务拓展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等芦苇产地,将产能提升至100万立方米。

  积葭板业的实践,是盘锦探索芦苇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

  在盘锦嘉润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芦苇经过粉碎、湿处理加工成菌棒,经过高温灭菌、净化接种、菌丝培养等环节,培养出适合芦苇栽培的30余个菌类品种。从常见的平菇、杏鲍菇,到小众的玉髯、榆黄蘑,再到具有观赏性的灵芝盆景……蘑菇种植大棚内,产品琳琅满目。隔壁的蔬菜种植大棚里,绿叶菜吸收了菌棒废糠发酵而成的肥料,长势正旺。

  最近,合作社理事长杜红正忙着改造餐厅。“我们通过农业与餐饮、旅游融合,打造前店后厂模式,让游客参与菌菇‘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杜红说,今年以来,合作社已经接待1万余人次前来采摘、用餐,接待4000余人次参加研学活动。

  据介绍,合作社每年生产标准菌棒2000万个,消化使用芦苇近2万吨,可节约木材约5万立方米,菌棒及衍生产品使上千户菇农受益,部分菌棒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菇农生产用的菌棒需要出菇均匀,餐饮用的菌棒需要造型饱满,不同菌菇、不同用途的菌棒配方不同,合作社必须攻克技术难题。”杜红说,“盘锦市支持我们开展‘利用芦苇为基质培育食用菌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省、市三级资金支持。”

  近年来,盘锦一方面科学保护芦苇湿地资源,将苇田管理和芦苇生态养护纳入盘锦市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田块细分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快芦苇基地沟、渠、路、涵、闸配套;一方面积极延长芦苇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探索出芦苇制板、芦苇基质菌棒、苇编苇画工艺、生态旅游等综合利用发展方向。

  “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吃‘生态饭’,做‘绿’文章,继续加强政策、资金等要素支持,统筹推进更高水平的芦苇湿地保护和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局长侯军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7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中澳举行第23次防务战略磋商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消息,2月17日,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军在北京举行第23次防务战略磋商,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徐起零与澳国防军副司令齐普曼、国防部副秘书长杰弗里共同主持。双方围绕两国两军...

    时间:02-17
  • 小行星或将撞击地球,“中国已开始部署防御”

      最近,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会在8年后撞击地球”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中国天文专家表示,目前的撞击概率只是一个估值,眼下更重要的是开展持续观测和轨道测算。即便未来对人类构成明确威胁,防御策略...

    时间:02-17
  • 爱尔兰总理马丁会见王毅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当地时间2月17日,爱尔兰总理马丁在都柏林会见到访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王毅说,中爱关系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发展丰富,“香农经验”为中方提供了有益参考借鉴,同时中国...

    时间:02-17
  • 东西问丨范红:中国村级赛事何以引来世界关注?

      中新社贵阳2月17日电 题:中国村级赛事何以引来世界关注?  ——专访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红  中新社记者 袁超  贵州村民自发组织的乡村足球联赛自举办以来,持续火爆“出圈”,海内外“圈粉”无数...

    时间:02-17
  • 琴音与墨香交融 两岸艺术家共鉴宋韵风华

      中新网杭州2月17日电(郭其钰 周德双)琴音袅袅,墨香氤氲。2月17日,杭台新春画展暨古琴音乐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两岸的艺术家们通过书画艺术和古琴音乐的结合,共同演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共鉴千年宋韵风华。两...

    时间:02-17
  • 调查指近四成台湾初中生沉迷社交媒体

      中新社台北2月17日电 台湾儿童福利联盟(简称“儿福联盟”)17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37.7%的台湾初中生存在社交媒体沉迷问题,他们出现情绪困扰的比例是非沉迷者的近2倍。  综合儿福联盟官网及中央社、雅虎奇摩等...

    时间:02-17
  • 茹振钢代表的“麦田守望”

      编者按:  又是一年春风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于3月初在北京召开。中新社记者近期采访了一批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了解了过去一年他们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故事...

    时间:02-17
  • 国台办:敦促美方停止发出任何纵容支持“台独”分裂势力的错误信号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美国务院官网近日修改“美台关系”内容,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民进党当局表示感谢。对此,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7日答问表示,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

    时间:02-17
  • 三部门:进一步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

      记者2月17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要推进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全覆盖、做好文物保护...

    时间:02-17
  • 外交部:多极化的世界正在成为新的现实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月17日表示,多极化的世界正在成为新的现实。中方坚定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支撑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聚焦“多极化...

    时间:0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