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深阅读·文化和科技融合)

2025-02-18 06:14:00

来源:人民日报

  全息影像亮起,长征中的“无名英雄”与参观者“同行”;机械帷幕矩阵展开,参观者重回遵义会议现场见证伟大转折;模拟寒流与机械传动装置配合,让“爬雪山、过草地”有了实感……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记者探访了弘扬长征精神的新探索。

  静态展陈动起来

  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国际机场旁,一座红色建筑宛如飘带,于天地间蜿蜒舒展。这是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也被形象地称作“红飘带”。

  步入“红飘带”,序厅名为“无名英雄”。全息影像亮起,一个个红军战士的身影浮现眼前,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倾听他们的故事。

  “无数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胜利,他们大部分人都没留下名字,但每一位英雄都应该被记住,要有人讲出他们的故事。”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亚西告诉记者,这也是设计展陈的初衷。

  长征时,红军为贵州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随着人们对文化体验的需求日益多元,传统红色文化展示形式如何与时俱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红飘带”总设计、总导演王志鸥介绍,“我们希望通过科技赋能,打破时空界限,以沉浸式体验让长征精神‘活’起来,激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的情感共鸣,让历史可感、可触、可参与。”

  这种沉浸式体验有何不同?不同于传统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文物、展板等静态展陈红色历史,“红飘带”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以及空间定位和动作捕捉等技术,将长征历史转化为一个个动态场景。王志鸥介绍,游客不再是“置身事外”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从进入场馆开始,就随演员们在虚拟空间中“参与”长征。

  伴随战士们的身影,“长征路”徐徐展开,蕴含科技与巧思的场景调动着感官,令参观者沉浸其中。

  历史事件有了参与感

  眼前雪山高耸,耳畔寒风呼啸;雪山上,是艰难前行的“红军战士”。参观者踏上栈道,每一步都能感受到鞋底与地面摩擦的阻力,模拟的寒冷气流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雪山。

  “为了提升互动深度,我们在技术上做了许多尝试。”刘亚西介绍,当进入“砥砺征途”厅,游客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低温、强风、雪花与声光电共同搭配的特效,让人身临其境进入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步履维艰的雪山场景中。“通过技术手段还原当时的环境,让游客真实感受到红军战士所面对的艰苦环境,进而对红军行军过程中的挑战有更直观的感受。”刘亚西说。

  如何让技术更好赋能?创作团队也碰到过技术“喧宾夺主”的问题。“比如在‘血火洗礼’厅,我们曾通过场景式多维影像声场还原战场场景,但由于技术效果太过炫目导致游客注意力分散。”刘亚西和团队经过思考,决定简化体验形式、设定演员带领游客进入场景当中,强化历史语境引导。刘亚西认为,在合适的时机发挥适度的效果,技术才能与演出内容相得益彰。

  如何巧妙运用空间设计展开“长征路”?“红飘带”按照长征历史脉络,结合场馆建筑结构划分了不同的主题区域,通过人工智能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科技手段,高度还原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的“遵义会议”展项中,场馆就利用机械帷幕矩阵,巧妙地构建出会议现场的空间布局。当观众走进这个区域,四周的帷幕缓缓拉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关键的历史时刻。

  “在内容编排上,我们结合历史资料和情景演绎,希望让参会人物在会议现场‘重现’,灯光聚焦在关键人物和讨论的内容上。”刘亚西介绍。然而,在人物建模过程中,兼顾真实性与艺术性成了难题。团队联合高校专家收集分析了大量史料,并运用人工智能图像修复技术,对人物的面部特征、服饰细节等进行反复校准,最终实现高精度还原,让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确保文化内核不偏离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启阳认为,科技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文化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但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守文化内核,平衡好“技术炫酷感”与“文化严肃性”之间的关系。

  因此,创作团队建立了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邀请党史专家、文化学者对选取的元素和展示内容进行把关。

  湘江战役的浴血奋战、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爬雪山过草地的万般艰险……一条条生动鲜活的故事线被精心构建出来。“故事线并非简单的历史复述,而是深度挖掘长征途中那些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从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到军民鱼水情深的温暖瞬间,这些都细腻地编织其中。”柳启阳介绍。

  科技手段有效拉近了年轻游客与红色历史的距离。“‘红飘带’游客以年轻人及学生为主,仅2024年就接待学生超20万人次,占到当年观演游客总人数的30%。”柳启阳介绍。

  自2023年10月运营以来,“红飘带”接待省内外游客超120万人次、观演游客超90万人次,收获不少好评,彰显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吸引力。“‘红飘带’注重参与感与情感连接,为红色旅游注入活力,有效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柳启阳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8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2024年公安机关破获涉海犯罪案件1.4万余起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熊丰)记者18日从公安部获悉,2024年,公安机关坚决筑牢沿海治安防线,全力维护沿海安全稳定,全年累计破获各类涉海犯罪案件1.4万余起,排查化解沿海风险隐患2万余处。   沿海...

    时间:02-18
  • 危化品相关专项规划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王立彬、龙欣怡)危险化学品管理关系着生产安全,也与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今后危化品相关专项规划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   记者18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

    时间:02-18
  • 两部门开展动态汽车衡计量监督检查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18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动态汽车衡(车辆总重计量)计量监督检查的通知》,于今年2月至4月开展动态汽车衡计量监...

    时间:02-18
  • 俄美官员第一阶段会谈结束

      新华社利雅得2月18日电(记者尹炣)据当地媒体18日报道,俄罗斯和美国官员第一阶段会谈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结束。 ...

    时间:02-18
  • 王小洪会见阿塞拜疆国家安全总局总局长纳吉耶夫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董雪)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18日在京会见阿塞拜疆国家安全总局总局长纳吉耶夫。 王小洪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和阿利耶夫总统战略引领下,中阿关系不断迈向高水平。希望双方...

    时间:02-18
  • 菲律宾飞机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领空 南部战区:跟踪监视、警告驱离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2月18日,菲律宾1架C-208型机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闯入中国黄岩岛领空,还颠倒是非黑白,散布虚假叙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依规跟踪监视、警...

    时间:02-18
  • 俄美会谈在沙特开始举行

      新华社利雅得2月18日电(记者李若琳)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始举行会谈。   俄方参与利雅得会谈的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美方参与会谈的是国务卿鲁...

    时间:02-18
  • 最高检:推进行刑反向衔接防止“当罚不罚”

      “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部门切实扛起行刑反向衔接牵头责任,对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坚持严格依法、客观公正、过罚相当,对经审查认为需要给予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的,及时提出检察意见,移...

    时间:02-18
  • 最高检:推进行刑反向衔接防止“当罚不罚”

      “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部门切实扛起行刑反向衔接牵头责任,对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坚持严格依法、客观公正、过罚相当,对经审查认为需要给予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的,及时提出检察意见,移...

    时间:02-18
  • 外交部发言人就乌克兰问题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马卓言、冯歆然)针对美俄将于18日在沙特就乌克兰问题进行会谈,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关于乌克兰危机,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终...

    时间:0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