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探寻地下水流的地质密码(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2025-02-18 08:5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陈崇希在家中阅读研究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供图

">

  陈崇希在家中阅读研究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供图

  人物小传

  陈崇希,1933年10月生,浙江温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长期从事地下水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地下水动力学》(第五版)、《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理论方法及模型设计》及《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与水质模型》(第三版)等著作15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光紧盯电脑屏幕,右手不停滑动鼠标,左手紧紧摁着书本……书桌前,满头银发的陈崇希认真研究着眼前各类水动力学相关的资料,并不时拿起笔在书上做着笔记。“我在改进相关地下水动力学模型时,又发现了可拓展的新问题,现在正在探索答案。”陈崇希说。

  1956年,陈崇希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毕业,之后的60多年里,他一直从事地下水相关研究。尽管已经92岁,陈崇希现在每天仍然会坚持做研究,有时候半夜突然有了解决问题的想法,他也会立即起床将思路记下来。“因为我热爱自己的研究,所以从不觉得累。”

  从事教学和科研都要敢于质疑

  上世纪50年代,陈崇希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成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开启了与地下水60多年的“缘分”。

  当时,我国水文地质学科缺少教材。“上学时使用的参考书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有时候遇到问题,我们只能和老师们一起去探索答案。”陈崇希回忆。

  大学毕业后,陈崇希想尝试编写一本中国水文地质专业的教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留校任教的陈崇希白天在教室讲课,晚上就将自己讲课的手稿归档整理。1961年,经过几年的积累,并参考一些国外的资料,陈崇希出版了自己写的第一本教材——《地下水动力学》。

  每次上课,陈崇希喜欢和学生一起探讨水文地质方面的前沿问题。有一次,陈崇希在给学生讲课时意识到,教材中提及的一个模型存在问题。“尽管我进行了多种假设,但始终都无法证明模型的正确性。”为了得到正确的模型,只要有机会出差,陈崇希就跑到当地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最终,陈崇希整理出新的讲稿,纠正了此前编写教材中的错误。

  1983年,经过多年的论证和修改,陈崇希更新了地下水动力学的教材。“教学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教材也需要更新。只有不断修正完善,才能传授正确的知识,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陈崇希说。

  放下手头的工作,陈崇希顺手从书柜里拿了一本书。翻开书本,几乎每一页的空白处都有陈崇希写下的红蓝色标注。“这本《地下水动力学》教材已经是第五版了,里面许多知识还要更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陈崇希说,从事教学和科研都要敢于质疑,做到实事求是。

  对待科研,心怀敬畏

  多样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我国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这要求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不断完善。”因此,每当陈崇希发现一个问题,他都会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找到并验证地下水相关的模型。

  如何确定滨海地区含水层在海底延伸的边界,是一道困扰国内外众多水文地质学者的难题。“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需水量明显增加。如果地下水开发不当,会出现海水入侵等问题。”陈崇希说。

  从1986年起的3年多时间里,陈崇希频繁前往广西北海。在实地考察和严谨论证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运用地下水位和水头波动的潮汐效应确定“等效排泄边界”和水文地质参数。由他创造的这一方法被用于海南岛洋浦港等地区的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评价,以及山东省烟台市的海水入侵模型建立等方面,解决了滨海地区不发生海水入侵条件下地下水最大开采量的预测问题。

  “做科研需要有恒心”,是陈崇希长期践行的理念。从沿海城市到西北地区,从华北平原到长江沿线,在工作生涯中,陈崇希几乎研究了我国所有地理条件的地下水,提出许多地下水相关的理论和模型。

  2003年起,陈崇希用了近3年时间,主持研发了通用地下水流模拟软件,其水文地质模拟要素的仿真处理优于国外的软件,为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地下水模拟软件作出了积极贡献。

  对待地下水研究,陈崇希一直心怀敬畏。“地下水与饮水安全、食品安全等息息相关,开发地下水需要精细地分析。”陈崇希说。

  与学生共同敲开更多知识的大门

  在跟学生交流时,陈崇希十分注重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突破性思维和能力。“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常常要求他们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开始就从各种资料中寻找答案。”陈崇希说。

  2006年,退休后的陈崇希给自己教过的学生提出了3个地下水动力学方面的问题。学生们将这些问题整理后,申请了“地下水向自流井流动机理及模拟研究”“混合井流模型”“混合井的水质模型”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陈崇希作为参与者加入项目。

  2012年,陈崇希参与的项目均已完成。但在研究中,陈崇希又发现,地下水动力学的一些经典模型因为没有考虑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因此只能用于旱季时的分析井流试验,而不能用于降水入渗条件下的相关试验。“此前没有人发现并质疑模型存在的缺陷,我想尝试改进它们。”陈崇希说。

  经过研究,陈崇希于2018年形成了新的研究思路,并在一年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又经过4年的研究,陈崇希终于推断出地下水开采流量与地下水位的关系。2024年,陈崇希将改进后的模型整理成结题报告,报告顺利通过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审核,并已提交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课题是陈老师提出的,研究也是在他指导下完成推导和验证的。”陈崇希的“老学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唐仲华说,陈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做科研是一辈子的事。

  

  ■记者手记

  理想让人永远年轻

  步伐稳健、头脑清晰……初见陈崇希,很难想象他已是鲐背之年。当谈起最新科研进展时,陈崇希更是滔滔不绝。每天沉浸在地下水研究中,他从未忘记初心。

  不忘初心的人,生活会简单而充实。一台电脑、一张书桌、一盏台灯、满屋的图书,这就是陈崇希每天的“伙伴”。与地下水动力学科研打交道60多年,陈崇希只想尽可能多地为自己的专业作出贡献。如今,陈崇希已是著作等身,并培养了不少学生,但他对待科研的态度仍然保持着真心、恒心,永远亲力亲为、不满足于现状。

  陈崇希保持年轻状态的诀窍,与他一直想发扬壮大地下水动力学的理想息息相关。因为理想,他时刻不停思考,心中充满了力量。

  理想让人永远年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8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丨林毅夫: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打了个样”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打了个样”  ——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  作者 庞无忌 尹倩...

    时间:02-18
  • 调查称台湾上班族逾九成二不满当前薪资

      中新社台北2月18日电 (记者 杨程晨)台湾18日发布的一份职场调查显示,92.1%的受访上班族不满意目前工作的薪资待遇,比例高于2024年同期,当时表达不满意者占91.4%。  此次调查源自台湾yes123求职网。在不满薪资待遇...

    时间:02-18
  • 中国北京与泰国曼谷生态环境部门开启合作 助力空气质量改善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18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在双方外事部门见证下,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与曼谷市政府环境局局长帕拉帕斯·卢安瑟纳帕以视频方式签署了为期三年的空气质量监测与管理合作...

    时间:02-18
  • 青海检方: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省检察履职优先方向

      中新网西宁2月18日电 (记者 李江宁)“要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省检察履职优先方向,依法从快从严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深化更好服务创建国家公园示范省的检察路径,合力守护大美青海。”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

    时间:02-18
  • 台湾税收超征创新高 舆论指特别预算吃空财政

      中新社台北2月18日电 台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台湾税收实征超过预算5283亿元(新台币,下同),创历史新高。岛内舆论忧心,超征反映出预估失准等问题;更因“失控”的特别预算,台湾财政收支核计后连...

    时间:02-18
  • 多位高校领导被查,有人主动投案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 邵萌)近日,各地高校陆续迎来新学期,高校反腐也引发公众关注。  据江苏省纪委监委2月16日消息,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建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

    时间:02-18
  • 福州市台协会换届 将力促“以商引商、以台引台”

      中新社福州2月18日电 (记者 闫旭)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18日举办换届交接仪式,福建连江桃园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蒋佩琪当选新一届会长。2月18日,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举办换届交接仪式,福建连江桃园体育娱乐...

    时间:02-18
  • 台媒:因台中爆炸事故负伤的澳门女童存活概率大增

      中新社台北2月18日电 据中时新闻网18日报道,日前在台湾台中市新光三越百货商场爆炸事故中头部受重伤的2岁澳门女童脑压出现降低趋势,存活概率大大增加。  报道称,目前伤者生命体征相对于入院时更稳定,虽因脑肿胀仍...

    时间:02-18
  • 2024年公安机关破获涉海犯罪案件1.4万余起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熊丰)记者18日从公安部获悉,2024年,公安机关坚决筑牢沿海治安防线,全力维护沿海安全稳定,全年累计破获各类涉海犯罪案件1.4万余起,排查化解沿海风险隐患2万余处。   沿海...

    时间:02-18
  • 危化品相关专项规划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王立彬、龙欣怡)危险化学品管理关系着生产安全,也与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今后危化品相关专项规划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   记者18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

    时间:0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