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用仿生手弹琴打字 靠仿生腿攀岩冲浪(民生一线)

2025-02-20 06:05:00

来源:人民日报

  周键穿戴智能仿生手弹奏电子琴。

">

  周键穿戴智能仿生手弹奏电子琴。

  林韵穿戴智能仿生腿攀岩。

  图均为受访者供图

">

  林韵穿戴智能仿生腿攀岩。
  图均为受访者供图

  走进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人工智能小镇,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脑科技”)的办公区,周键正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撰写文案。定睛一瞧,才发现,右手是一只铝合金构造的智能仿生手,屏幕前的打字速率不亚于健全的左手。

  12岁时,周键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右手。“刷牙洗脸这样的小事,做起来都费劲儿。”周键说,为此他只能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重新学习单手生活。

  2022年大学毕业,得益于公益项目的资助,周键用上了强脑科技研发的智能仿生手。“以前用的传统假肢功能单一,就是个装饰,后来干脆不用了。现在感觉失去10年的右手又回来了。”周键边说边拿起橘子,剥了起来,“刚装上时,接受腔里的电极会采集我做各种动作的肌肉电信号、神经电信号。当我想做某个动作时,仿生手会根据采集到的信号判断我的运动意图,做出相应的手势动作,反复练习,就可以应用自如。”

  想要更加灵活地控制假手动作,实现“手随心动”,周键下了不少功夫。在他的手机相册里,还保留着一张歌曲《大鱼》片段的简谱。一年多前,对音乐零基础的他,开始自学用智能仿生手弹钢琴。

  没有学过乐理知识,那就从识谱开始学起,空余的工作时间周键一头扎进了琴房。从灵活控制一根手指,到整只手,再到两只手相互配合弹奏,这一练就是大半年。

  从最开始的歌曲片段,到如今可以完整弹奏好几首乐曲,周键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前不久的一场演出上,周键右手穿戴智能仿生手,和左手在琴键上相互配合,来回游走,一曲旋律悠扬的《大鱼》流淌而出。

  现在的周键,开门、搬运、握手等动作已成为习惯。乘坐高铁,碰上行李重的旅客,他也会搭把手:“以前乘车带行李,需要别人的帮助。现在我也可以帮助别人。”

  “不同于国外在大脑植入脑机芯片,我们采用的是非侵入式脑机技术,不用开颅、风险更低,但难点在于皮肤信号非常微弱,要不断突破传感器和算法能力,采集微弱的肌肉电信号、神经电信号,‘翻译’人脑传达的运动意图,精确控制手的运动。”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说,仅仅采样电极材料的配方和结构设计,就经历了上千次迭代。

  强脑科技的智能仿生手已实现量产,市场价10余万元,是国外同类型产品价格的1/7到1/5,可以直接进行定制、采购、安装。实验室里,新一代智能仿生手正在紧张测试。新产品不仅更接近于人手的形态,还内置了压力、温度等传感器,动作更加精准灵活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对方手心传来的温度。

  足蹬跑步鞋,身穿运动裤,26岁的林韵很喜欢慢跑。远远望去,身姿矫健,步伐轻快。撩起裤脚,方才发现,他的右侧大腿以下,穿戴着强脑科技的智能仿生腿。

  曾经颇有短跑天赋的林韵,初三时凭借体育成绩被当地重点高中提前录取。中考完第三天,他却因为意外失去了右腿。和很多长期穿着传统机械假肢的残障人士一样,林韵走起路来身体就像拖着一根棍子,一次只能走上半步。常规假肢由于缺乏良好的支撑,难以应对草地、沙地等复杂路面,林韵平均一周得摔个两三次。时间长了,他也不再愿意出门。

  在强脑科技的支持下,林韵换装了智能仿生腿,价格同样为10余万元,相当于国外同类型产品价格的约1/5。

  “智能仿生腿落地时的支撑和阻力,可以根据场景灵活调节。”林韵说,在康复师的帮助下,他开始重新找回儿时走路的记忆:自由发力,大胆行走,完全不用担心会摔跤。

  从学会走路,到能够交替上下楼梯,林韵开始练习跑步。“很久没有跑过了,没事就得多练。”林韵说,智能仿生腿通过内置的传感器系统实时采集用户行走数据,经过算法处理后转化为控制指令,驱动液压系统进行动态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运动状态的智能适配。反复训练后,他走路已经和健全人没什么区别。

  渐渐地,林韵走出了家门,也变得更加自信——以前回到老家,亲戚朋友的孩子总不让自己抱,大伙儿担心一不留神就摔了。现在他最喜欢的便是抱着孩子,和他们一起玩耍。智能仿生腿也成了林韵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早到晚都离不开它。

  “风再次从我的脸颊边擦过,那种感觉真的无法形容。”穿上智能仿生腿的林韵,又“跑”了起来。通过设定不同的模式,智能仿生腿还可以提供不同的阻力和支撑力,方便做不同的动作。现在,林韵不仅可以健身、攀岩,还尝试了冲浪和跳伞。未来,他还有个目标——靠自己的努力,登上珠穆朗玛峰。

  近年来,强脑科技还积极联合各地残联、基金会等组织,以极低甚至免费的价格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如已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落地、所资助用户已遍布全国70%省份的“前臂缺失公益项目”,以及在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残联的指导下,由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的“浙江省科技助力肢残人士”公益项目。

  “脑机接口在医疗、康复和下一代人机交互等方面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将加速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开拓更多样化的产品线,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打开生活的无限可能。”韩璧丞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0日 15 版)

  • 相关阅读
  • 10910米!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完钻 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深地工程获得重大突破,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完成钻井任务,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并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经过近2年钻探,完成钻井...

    时间:02-20
  • 履职一年间丨打破数据“孤岛” 他在调研中探索如何更好利用“大国重器”

      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多年来持续关注如何更好发挥这些“大国重器”的作用。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他又在准备什么提案?  春节...

    时间:02-20
  •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马帅莎)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

    时间:02-20
  • 民调:民进党民意代表满意度跌至28%

      中新社台北2月20日电 就台湾主要政党民意代表在台立法机构的表现,TVBS民调中心20日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民众对中国国民党、台湾民众党、民进党的满意度分别为41%、33%和28%。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

    时间:02-20
  •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 上半年实施发射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

    时间:02-20
  • 2月20日,缅甸妙瓦底地区的200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经泰国被押解回国,中缅泰联合打击电诈等跨国犯罪取得重大

      新华社快讯:2月20日,随着几架中国民航包机降落在江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缅甸妙瓦底地区的200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经泰国被我公安机关押解回国。此次行动是中缅泰开展执法合作取得的标志性重大...

    时间:02-20
  • 首批200名缅甸妙瓦底地区的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经泰国被押解回国

      中新网南京2月20日电(记者 郭超凯)2月20日,随着中国民航包机陆续降落在江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缅甸向我遣返的妙瓦底地区首批200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经泰国被我公安机关押解回国。此次行动是中缅泰开展执法合作取...

    时间:02-20
  • 中国国民党将举办纪念孙中山逝世百年系列活动

      中新社台北2月20日电 (记者 杨程晨)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中国国民党2月20日宣布将从3月1日起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系列活动。  孙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国民党2月20日召开记者会,公布相...

    时间:02-20
  • “斜杠”台青陈柏翰的成都“食”光变奏曲

      中新社成都2月20日电 题:“斜杠”台青陈柏翰的成都“食”光变奏曲  中新社记者 岳依桐  电视循环播放经典台湾偶像剧片段,吧台外侧贴着阿里山、日月潭、垦丁等台湾热门景点简介,墙面用台湾夜市照片和众多台湾知...

    时间:02-20
  • 被控受贿3501万余元 中国石油原董事长王宜林受贿案一审开庭

      2025年2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受贿一案。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1996年至2020年,被告人王宜林...

    时间:02-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