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莽莽冰原,“长城”屹立四十载(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5-02-21 06:25:00

来源:人民日报

  无人机拍摄的长城站。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

  无人机拍摄的长城站。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长城站重要标识之一——长城石。

  以上图片均为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提供

">

  长城站重要标识之一——长城石。
  以上图片均为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提供

  40年前,“向阳红10”号、“J121”号船远赴南极,考察队员克服了发电、取暖、照明、交通等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莽莽冰原上建立起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长城站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成为能够开展完整南极活动的国家,也见证着中国人自立自强的铿锵脚步。如今,从南极边缘深入内陆,我国形成了“五站两船一基地”的南极考察格局。

  2月20日,长城站迎来40岁生日。本报记者采访了4名极地工作者代表,同他们一起感受南极冰原上的“寒”与“热”,品味极地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的动人故事。

  ——编  者  

  

  11次出征的“老南极”魏文良——

  把人生亮点放在冰海雪原

  魏文良是名副其实的“老南极”,曾经11次参与南极考察。2008年,魏文良被授予中国航海终身贡献奖。“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把人生的亮点放在了冰海雪原。”魏文良说。

  魏文良是从第五次南极考察时开始参加南极工作的,担任“极地”号船长。在一次考察途中,由于船艏长时间与海冰碰撞,船体的钢板出现了一个宽0.6米、高1.1米的大洞,300多吨海水灌进船艏船舱。此时离南极大陆还有200多海里,他们加大船载直升机起飞频率,寻找海冰薄弱区域,优化行进路线,最终成功抵达南极。“当时想的是,一定要把队员们顺利带到南极现场。”魏文良说。

  回忆起和队友们在冰雪间并肩奋斗的日子,很多瞬间令他记忆犹新。为了完成科考任务,考察队员们铆足劲头挖雪坑,10多米深的雪坑里温度低达零下50多摄氏度,干累了,大家就从坑里爬上来,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环境里“暖和暖和”。

  在冰盖上,魏文良不止一次欢送南极内陆考察队员出征,再迎接他们凯旋。“大家回来的时候,不是耳朵和手冻肿了,就是衣服磨破了,但是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高兴。”魏文良说,因为大家圆满顺利地完成了考察任务,“无论年龄、资历如何,大家对南极都有着一颗赤诚火热的心。”

  魏文良说,人类对南极的认知还比较有限,希望年轻人传承发扬南极精神,扛起自己的责任,创造更多的科考佳绩。

  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长城站管理员姜博汇——

  在科考站当“管家”

  经过多天奋战,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雪龙”号完成了长城站卸货作业,送来一年所需的各类物资。

  卸货期间,本次考察长城站管理员姜博汇非常忙碌,胸前的对讲机响个不停。他的主要任务是调度全体队员参与卸货,并做好保障工作。作为长城站的“管家”,姜博汇必须将许多事情考虑周全:“我要提前估算每天的作业结束时间,看是否需要为大家安排夜宵;集装箱运到站上后要及时清点,并组织队员将物资转移到仓库。”

  卸货作业结束,更大的挑战却刚刚开始——南极的冬季将要来临,如何保障长城站安全度过漫长的冬季?“每次越冬前,我们都会根据曾经出现的状况做好相应准备。比如去年,长城站食品栋屋面出现漏水,所以今年的物资里增加了瓦楞板。”姜博汇介绍。

  今年将有15名队员在长城站越冬。“站里有无线网络,队员可以和亲友进行视频通话。食物补给方面,主要侧重于冷冻保存的肉类和可以长期保存的蔬菜。站区内还有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可以种植少量的生菜、西红柿、茄子等蔬菜。”姜博汇说。

  第一次来南极的姜博汇,逐渐感受到自然环境的严酷:“裹挟着冰碴子的大风和变幻莫测的天气一直在提醒我——南极不是舒适的地方。”40年前,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就是在这样的风雪中,克服种种困难建立了长城站;40年后,这里的条件日渐完善,成了队员们温馨的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金锋——

  长期定点观测南极植被变化

  和冰雪覆盖、几乎寸草不生的南极内陆不同,长城站所处的西南极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生长着近60种苔藓植物和200余种地衣。

  “这就是南极发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金锋指着苔藓中一簇毛茸茸的植物说,“它是南极洲仅有的两种维管植物之一,也是菲尔德斯半岛上唯一一种开花植物。”研究表明,南极发草对于气候升温有着明显的正反馈。近年来,发草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并在新的区域出现。

  李金锋是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主要负责南极植被调查和监测。早在2013年,他和同事们就开始对半岛上南极发草的分布和生长进行监测,并陆续建立了13个样方。今年是他第四次来长城站度夏,其间要对样方进行测量、分析和维护。

  在菲尔德斯半岛,中国是目前唯一长期做植被变化定点观测的国家。“监测的连续性很重要,我们的数据非常珍贵。”李金锋说,自己和同事的工作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去年12月29日,长城站举办了南极生态环境与变化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参加。“大家非常关注我们的数据和科研成果,一些国家的科研人员希望与我们开展合作。”李金锋说。

  建站40年来,长城站的科研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增加了很多新的先进设备,样品和数据管理也更加规范。“随着保障条件的完善,我们开展的科研工作也会越来越系统深入。”李金锋说。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队员汪海浪——

  荒芜大地上建起一座科考站

  满载着期盼和牵挂,1984年11月20日,数百名勇士搭乘“向阳红10”号、“J121”号船踏上前往南极的征程。这是我国实施的首次南极考察,汪海浪当时是“向阳红10”号船的三副。

  经过长途跋涉,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终于抵达了乔治王岛。一片荒芜的冰原映入眼帘,汪海浪和队友们很快投入了长城站的建造工作。由于“向阳红10”号和“J121”号船无法直接靠岸,要想把建站物资运输上岸,必须依靠小艇往返乔治王岛和大船,汪海浪又担任起长城艇二号的艇长。

  南极最危险之处,在于天气的极大不确定性。当时,水文资料和气象预报条件有限,船员的经验至关重要。汪海浪顶着巨大压力,和队友一趟趟将人员和物资运送上岸,光卸货就用了20多天,把500多吨货物顺利送达。

  一次,小艇遭遇了恶劣的风暴天气,人在船上站都站不住。几经波折,总算平安往返。后来,汪海浪爬到长城站附近山上的最高处查看地形地貌,又在驾驶小艇时默默记下沿途暗礁,绘制了简易海图,这为后来的南极科考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整个长城站建站期间,所有队员都是睡在野外鹅卵石滩上搭起来的帐篷里,吃饭就蹲在户外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汪海浪说,“首次南极考察队队员的帽子上写着两个字——‘中国’。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一点贡献,我们每个人都甘之如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1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广东湛江出台首部海上交通安全政府规章

      中新网湛江2月21日电 (梁盛 谢剑锋)21日下午,广东湛江市政府召开《湛江市海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专题新闻发布会。该《规定》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湛江市首部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地方...

    时间:02-21
  • 中大八院河套实验室启幕 建“医教研产”新平台

      中新网深圳2月21日电 (记者 索有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健康医药公共服务中心(深圳福田)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河套实验室,21日正式启用。该实验室链接医疗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及高新企业创新资源,搭建“医教...

    时间:02-21
  • 吴泽桐当选珠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中新网珠海2月21日电 (记者 邓媛雯)21日下午,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依法选举吴泽桐为珠海市人民政府市长,潘伟明、李小燕为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剑为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

    时间:02-21
  • 多地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 袁秀月)随着DeepSeek爆火,近期各地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培训、应用等成为关注焦点。多地密集部署,强调要推动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建设和应用,为科学决策及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供...

    时间:02-21
  • 中国第六个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在海南揭牌

      中新网海南陵水2月21日电 (张月和)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陵水·数字文创)21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揭牌。这是中国第六个运营启动的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会...

    时间:02-21
  • 曾建徽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原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曾建徽同志,因病于2025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曾建徽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

    时间:02-21
  • 放、帮、奖、管、便 云南从五方面健全医保参保长效机制

      中新网昆明2月21日电 (张清奕)云南省近期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21日,记者从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昆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实施意见》从放、帮、奖、管...

    时间:02-21
  • 台湾健保制度运行30年 专家及业内人士忧心未来

      中新社台北2月21日电 (记者 杨程晨)台湾健保制度运行将满30年,这一被岛内民众珍视的社会福利制度近期再度受到舆论检视。长期维持的低费率导致健保基金陷入破产风险,令专家及业界人士更担忧的是,调涨费率被视为政治...

    时间:02-21
  • 民进党的黑手,又一次伸进了台湾校园

      台湾大学社科院去年接待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的大陆高校师生团,该院学生会会长郭又睿日前因此遭罢免。  事件发生后,岛内各界表达惋惜,质疑该事件是政治操弄,抨击民进党又一次将政治黑手伸进校园。  与全台“大罢...

    时间:02-21
  • 最高检: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交易类犯罪仍多发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从检察机关案件办理情况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交易类犯罪仍然多发。  会上通报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全国...

    时间:0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