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最高检、证监会:惩治违法“已然” 震慑违法“未然”

2025-02-21 18:1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2月21日,最高检与证监会联合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 人民网记者 黄盛摄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黄盛)甲皮业有限公司、周某某等欺诈发行债券,明某、石某因内幕交易合计被罚没845.3万元,孟某某、杨某某因操纵证券市场合计被罚没2.26亿元……21日,最高检发布了以证券犯罪为主题的第55批指导性案例,证监会发布了第一批行政执法指导性案例,涵盖了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主要违法类型。

 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表示,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证券犯罪366件1011人,起诉案件数、人数年均增长30.5%、16%。同时,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等交易类案件284件790人,持续加大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职业操纵团伙等黑灰产业链的追责力度,办理了一批有重大市场影响的案件,着力追缴违法所得、铲除再犯经济基础、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检察机关将继续坚持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持续加强与证监会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检察履职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葛晓燕说。

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李明表示,证监会坚持重拳出击,切实维护好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资本市场是数亿老百姓投资的重要渠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扰乱破坏市场秩序,侵蚀市场信用根基,甚至还会诱发金融风险,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证监会稽查执法的职责使命,是遵循反证券欺诈的基本逻辑,通过惩治违法“已然”,震慑违法“未然”,激浊扬清,修复信用,为资本市场公平秩序保驾护航,为广大投资者根本利益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对于执法个案中的证据采信、法律适用、法益平衡等具体问题,我们在依法行政前提下,更多站在保护投资者的角度,既做好‘技术判断’,更做好‘价值判断’。”李明说,调查取证既收集对当事人不利的证据,也收集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告知听证既向当事人做好释法明理,也保障好当事人查阅卷宗、举证质证权利,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处罚结论既自觉接受社会各方监督,也依法保护涉案主体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努力使当事人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感受到规范文明、风清气正、公平正义。

另据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介绍,从近年来检察机关案件办理情况看,证券犯罪具有“两多一复杂”的特点。一是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交易类犯罪仍然多发,部分行为人利用信托计划、场外期权等金融工具实施犯罪,场外配资、专业操盘、荐股“黑嘴”、分仓软件开发等黑灰产业链参与违法交易。二是欺诈发行、违规披露信息等涉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数量增长,造假模式复杂、参与人员众多,涉案数额巨大,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三是私募基金犯罪情况复杂。既有资金募集端的非法集资犯罪,又有资金使用端的挪用侵占犯罪,且与证券犯罪相互交织。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主任何艳春表示,财务造假和虚假陈述本质是资产端欺诈,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本质是投资端欺诈,会对市场诚信基础造成侵蚀损害,打击投资者信心,破坏市场生态,妨碍上市公司质量提升。通过惩处违法,引导实控人、“董监高”人员、中介机构、证券从业人员等市场主体严守法律底线,诚实守信,以义取利,达到“以案促治”的执法效果。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的优秀代表,实施财务造假只是其中极少数。随着监管执法的不断强化,以前积累的问题正在加快暴露、出清。此外,减存量、遏增量需要一个过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仍有一定数量的财务造假案件,但这并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局,上市公司总体质量和投资价值将不断提高。

  • 相关阅读
  • 江苏加速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本报南京2月21日电 (记者申琳)江苏省日前出台的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有关措施提出,2025年该省5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和涉农区将全部建成妇幼保健院,全省还将加快健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常住人口超过10...

    时间:02-22
  • 为技能人才创造更好环境(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加工精度要控制在千分之一毫米,一丝一毫间彰显咱们工人的工匠精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配套分厂精密车间马恒昌小组组长马兵,面对技工学校的学生...

    时间:02-22
  • 为推动科技创新献计出力(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定位。要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作用,将教育和人才统一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来,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

    时间:02-22
  • 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委员提案)

    “网络安全产业作为国家安全的关键能力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首席技术架构师肖新光说。近年...

    时间:02-22
  • 教育部部署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加强规范管理,确保考试招生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通知提出,加大招生计划宏...

    时间:02-22
  • 为数字政府建设夯实基础(探访)

    “350家单位入场,800余位工程师出勤中……”走进广东广州数字运维保障中心,远程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数据在不停闪烁,实时更新着进行运维保障的设备及维修人员情况。 2024年9月,广州宣布建成并启用全...

    时间:02-22
  • 为治理赋能  为实干撑腰

    为基层减负就是为治理赋能、为实干撑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源头治理,既针对突出问题治标,...

    时间:02-22
  • 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自2016年第一家鲁班工坊在泰国揭牌运营以来,中国在全球29个国家开设了30多家鲁班工坊,累计参与学历教育的学生超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2.2万人次。鲁班工坊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在弘扬工匠精神、共享中国职...

    时间:02-22
  • 去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21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2024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超额完成5.4万个的年度目标任务。分地区看,北京、河南、广西等11个地...

    时间:02-22
  • 中国荒漠化防治书写“绿色奇迹”(国际论坛)

    中国取得的荒漠化防治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对全球生态环境和全人类福祉的巨大贡献 2024年11月底,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

    时间:02-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