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深耕医药产业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2025-02-23 08:1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近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始终将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在坚持为百姓制好药的同时,全面布局大健康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促进大健康产业创新升级

  1971年,扬子江药业集团在江苏泰州创建。自20世纪80年代起,扬子江药业集团不断向医药健康科技高峰攀登,与中医药专家等合作开发出30多个独家中药品种,形成了消化、呼吸、肿瘤、妇科、儿科、烧创伤等多治疗领域的产品矩阵。这些源自临床方剂、中药现代化生产的产品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体验,也助推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

  不只是临床方剂的转化,依托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扬子江药业集团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未来战略布局的重点,以药食同源为基础,围绕多元化的健康产品服务,积极开拓新渠道、新市场,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矩阵,促进大健康产业创新升级。

  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浩宇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持续的创新驱动。集团将继续有序推进大健康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不断探索和实践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目前,扬子江药业集团大健康板块已配有4座现代化智能生产车间、6条生产线;拥有保健食品批文35个,功能性食品23款,很多大健康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2024年,苏州大学—扬子江药业健康睡眠研究院成立,为集团大健康产业布局注入新活力。

  智改数转网联,夯实现代化产业发展基础

  初春时节,在扬子江药业集团旗下中药板块龙凤堂产业园区,验收人员通过鼻闻、细捻、端看等方式,对新到的300余包有机黄芪进行严格的初步检查。

  人工验收合格后,质检中心的实验员还会对这些黄芪进行随机抽样,经由检验中心机器人提取、仪器检测,对黄芪的农残、重金属、有效成分的含量等多种指标进行检验。

  用类似这样的流程,龙凤堂每年都要对近300种的中药材进行检测。过去,回流、振摇、超声等中药材的前处理,分布在实验室不同的房间。如今,全能型中药智能检验机器人集成了多种功能,降低了人为差错发生率,让检验结果可重现、可追溯。

  “集团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现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徐浩宇说。扬子江药业集团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努力实现种植、生产、运输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数据洞察、挖掘分析,提升智能工厂、无废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建设水平,逐步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数字化运营体系。

  在数智化领域,扬子江药业集团先行先试,持续探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2023年初,企业通过国家标准委“中药流程智能制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数智化升级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了28%,产量增长了43%;旗下工厂将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生产制造环节,创新“数字化生产与运营一体化管控能力”模块,通过了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评估;报送的“药品制造全过程数字化管控”案例,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旗下工厂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

  2023年,扬子江药业集团荣登“2022—2023年度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榜”榜首,多年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位居医药制造领域前列,并连续多年位居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前十。

  担当善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一味好药,离不开好药材。

  北纬41度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凭借独特的气候和优质的土壤等条件,成了扬子江药业集团有机黄芪种植的理想之地。2018年,扬子江药业集团选址在此建立黄芪基地,从最初的1000亩发展到现在的万余亩。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产兴农富的良性循环。

  2024年,固阳县黄芪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达到全国1/5,亩产收益3000元左右,精深加工产业带动稳定用工,黄芪产值预计达到20亿元。

  不只在固阳,扬子江药业集团从种植源头把好质量关,相继在陕、甘、川、渝、豫、湘等地的药材产区建立了80个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集团每年都要向各个种植基地派驻管理人员,帮助种植农户对照集团标准,利用“溯源+物联网”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建立起“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产业帮促模式。

  “基于种植基地,订单式合作在保障原材料品质的同时,让种植农户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田间管理、新种植技术应用、新经验的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新技术,更好地实现增收致富。”徐浩宇表示。

  通过种植基地的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和生态保护,扬子江药业集团种植的黄芪、栀子等多个中药材品种成功通过“三无一全”品牌认证。目前,该集团正在积极推进富硒种植项目试验,已完成了7个品种10个试验和2个品种推广,不断拓展农户增收、产业振兴的新路径,努力以“小药材”撬动“大产业”,以“产业兴”带动“农民富”,协同中药材种植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从单一制药到多元深耕,从临床方剂到养生热品,从一个品种到一方产业……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发展经历着一次又一次蝶变,不断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3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原常委、州政府原常务副州长江楚被“双开”

      中新网2月23日电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原常委、州政府原常务副州长江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江楚身为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

    时间:02-23
  •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府原州长齐建新被“双开”

      中新网2月23日电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府原州长齐建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齐建新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

    时间:02-23
  • 美对我海事、物流、造船等领域宣布拟议限制措施 商务部回应

      中新网2月23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23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我海事、物流、造船等领域宣布拟议限制措施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2月2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就其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等领域采取...

    时间:02-23
  • 95岁“未登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讲述噩梦童年

      “父亲被枪击中腹部,肠子都流出来了”  95岁“未登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讲述噩梦童年,她已通过亲友递交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申请  扬子晚报讯(记者 张楠)家住南京燕子矶的95岁老人王广珍,近日通过亲友联系侵华日...

    时间:02-23
  • (寻味中华|饮食)客家擂茶在台湾:古老茶食 宝岛新韵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题:客家擂茶在台湾:古老茶食 宝岛新韵  作者 黄欣欣 张晓曦  20多年前,每逢假日,在台湾新竹县北埔乡慈天宫门口,总能见到一家人忙碌的身影。夫妻俩冲调好擂茶,加上冰块,儿子接过摇晃均匀,为顾客...

    时间:02-23
  • 2025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启动 计划持续至6月底

      中新网2月23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为持续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利部近日印发实施《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方案》。2月10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六五河节制闸开启,南水...

    时间:02-23
  • 河南濮阳深夜发生3.6级地震 专家回应为何震感较强

      昨天(22日)凌晨2时左右,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发生3.6级地震。在网上,“河南地震山东网友深夜被震醒”等多个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等平台的热榜,引发热议。有网友提出疑问:“地壳板块进入活跃期了吗?”“这和近期发生在江苏宁夏...

    时间:02-23
  • 退役≠报废 新能源车旧动力电池如何变废为宝?

      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

    时间:02-23
  • 苏峪口瓷窑址将瓷胎“二次配方”从元代提前至西夏

      中新社银川2月22日电 (记者 于晶)记者22日从2025年苏峪口瓷窑址考古新发现专家论证活动中获悉,苏峪口瓷窑址发现中国最早的“高石英瓷”,将瓷胎“二次配方”从元代提前至西夏。  苏峪口瓷窑址位于宁夏贺兰山苏峪...

    时间:02-23
  • 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6%  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春耕进行时)  春雨至,万物生。雨水节气被称为“可耕之候”,进入雨水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春耕,越冬作物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的关键时期,...

    时间:0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