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深耕医药产业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2025-02-23 08:1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近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始终将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在坚持为百姓制好药的同时,全面布局大健康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促进大健康产业创新升级

  1971年,扬子江药业集团在江苏泰州创建。自20世纪80年代起,扬子江药业集团不断向医药健康科技高峰攀登,与中医药专家等合作开发出30多个独家中药品种,形成了消化、呼吸、肿瘤、妇科、儿科、烧创伤等多治疗领域的产品矩阵。这些源自临床方剂、中药现代化生产的产品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体验,也助推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

  不只是临床方剂的转化,依托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扬子江药业集团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未来战略布局的重点,以药食同源为基础,围绕多元化的健康产品服务,积极开拓新渠道、新市场,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矩阵,促进大健康产业创新升级。

  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浩宇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持续的创新驱动。集团将继续有序推进大健康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不断探索和实践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目前,扬子江药业集团大健康板块已配有4座现代化智能生产车间、6条生产线;拥有保健食品批文35个,功能性食品23款,很多大健康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2024年,苏州大学—扬子江药业健康睡眠研究院成立,为集团大健康产业布局注入新活力。

  智改数转网联,夯实现代化产业发展基础

  初春时节,在扬子江药业集团旗下中药板块龙凤堂产业园区,验收人员通过鼻闻、细捻、端看等方式,对新到的300余包有机黄芪进行严格的初步检查。

  人工验收合格后,质检中心的实验员还会对这些黄芪进行随机抽样,经由检验中心机器人提取、仪器检测,对黄芪的农残、重金属、有效成分的含量等多种指标进行检验。

  用类似这样的流程,龙凤堂每年都要对近300种的中药材进行检测。过去,回流、振摇、超声等中药材的前处理,分布在实验室不同的房间。如今,全能型中药智能检验机器人集成了多种功能,降低了人为差错发生率,让检验结果可重现、可追溯。

  “集团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现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徐浩宇说。扬子江药业集团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努力实现种植、生产、运输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数据洞察、挖掘分析,提升智能工厂、无废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建设水平,逐步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数字化运营体系。

  在数智化领域,扬子江药业集团先行先试,持续探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2023年初,企业通过国家标准委“中药流程智能制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数智化升级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了28%,产量增长了43%;旗下工厂将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生产制造环节,创新“数字化生产与运营一体化管控能力”模块,通过了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评估;报送的“药品制造全过程数字化管控”案例,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旗下工厂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

  2023年,扬子江药业集团荣登“2022—2023年度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榜”榜首,多年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位居医药制造领域前列,并连续多年位居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前十。

  担当善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一味好药,离不开好药材。

  北纬41度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凭借独特的气候和优质的土壤等条件,成了扬子江药业集团有机黄芪种植的理想之地。2018年,扬子江药业集团选址在此建立黄芪基地,从最初的1000亩发展到现在的万余亩。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产兴农富的良性循环。

  2024年,固阳县黄芪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达到全国1/5,亩产收益3000元左右,精深加工产业带动稳定用工,黄芪产值预计达到20亿元。

  不只在固阳,扬子江药业集团从种植源头把好质量关,相继在陕、甘、川、渝、豫、湘等地的药材产区建立了80个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集团每年都要向各个种植基地派驻管理人员,帮助种植农户对照集团标准,利用“溯源+物联网”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建立起“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产业帮促模式。

  “基于种植基地,订单式合作在保障原材料品质的同时,让种植农户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田间管理、新种植技术应用、新经验的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新技术,更好地实现增收致富。”徐浩宇表示。

  通过种植基地的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和生态保护,扬子江药业集团种植的黄芪、栀子等多个中药材品种成功通过“三无一全”品牌认证。目前,该集团正在积极推进富硒种植项目试验,已完成了7个品种10个试验和2个品种推广,不断拓展农户增收、产业振兴的新路径,努力以“小药材”撬动“大产业”,以“产业兴”带动“农民富”,协同中药材种植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从单一制药到多元深耕,从临床方剂到养生热品,从一个品种到一方产业……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发展经历着一次又一次蝶变,不断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3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铁路系统深挖运力 “西煤东运”大通道上“客运”专线惠民生

      央视网消息:今年春运铁路旅客发送量为5.1亿人次,同比增长6.1%,创春运同期历史新高。为了应对如此巨大的客流,铁路系统深挖运力,一些货运线路也专门开辟了客运专线。在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包神铁路神朔线,今年还...

    时间:02-23
  • 周培代表——助力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

      周培代表——  助力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近期,全国人大代表、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务公司副经理周培频繁地穿梭于施工一线,完善自己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建...

    时间:02-23
  • 40天超90亿人次!多项数据创纪录 透视2025年春运三大亮点

      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记者王晶)为期40天的春运2月22日正式落下帷幕。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春运40天(2025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2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1%。新体验、新纪录、新趋...

    时间:02-23
  • “大力水手”+“深海巨人” 我国再添海上风电安装利器

      央视网消息:2月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海洋工程安装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在江苏南通顺利竣工。这两艘船的主要任务是将风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风车”运送至深远海,并进行安装等施工作业。这两艘工程安装船...

    时间:02-23
  • 同上一堂“缅怀靖宇将军 传承抗联精神”思政大课开讲!

      人民网长春2月23日电 (记者马俊华)2025年2月23日是杨靖宇将军殉国85周年纪念日,当日10时,吉林省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缅怀靖宇将军 传承抗联精神”思政大课在“人民网+”客户端“云开讲”。  本次思政大课由中共...

    时间:02-23
  • 新能源发电让这里“风光”甚好

      在内蒙古淖尔苏木草原深处,“荒山头”上种满了“太阳花”。在苏能正镶400MW风光新能源项目基地内,数个约40层楼高的风机拔地而起,年外送超200亿度绿电。  “我们采用分散控制电池储能技术,总装机达110万千瓦。”该...

    时间:02-23
  • 如何更好监测农村地下水?她说高质量的建议要靠多跑多听多看

      履职一年间丨如何更好监测农村地下水?她说高质量的建议要靠多跑多听多看  来自生态环保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是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年来,她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先后提出了近70件议案建议,其中3...

    时间:02-23
  • 宁夏首个“832平台产业帮扶示范县”落地原州区

      中新网银川2月23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23日从宁夏固原市获悉,固原市原州区与“832平台”在北京日前正式签订“产业帮扶示范县”项目战略合作和区域公用品牌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宁夏首个“832平台产业帮扶示范县”正...

    时间:02-23
  • 冷空气影响 两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中新社福州2月23日电 (记者 龙敏)受冷空气影响,福州马尾至马祖、福州黄岐至马祖两条“小三通”客运航线23日停航。  福建省气象台发布的海上大风警报显示,23日,中部沿海和台湾海峡东北风7至8级、阵风9至10级,南部沿...

    时间:02-23
  • 台湾各大医院急诊壅塞 舆论吁改革

      中新社台北2月23日电 台湾各大医院急诊室近期人满为患。舆论呼吁台当局厘清原因,除了立刻采取短期应变措施,还要改革转诊制度和分级医疗体系。  综合中央社、中时新闻网、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台当局“疾管署”...

    时间:0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