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看,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国际人士看中国乡村全面振兴)

2025-02-25 05:30:00

来源:人民日报

  宋展在昆明理工大学试验田做食用玫瑰水肥质量实验。

  张东伟摄

">

  宋展在昆明理工大学试验田做食用玫瑰水肥质量实验。
  张东伟摄

  诺伯特·菲舍(左一)正在与农技人员讨论育苗技术。

  受访者供图

">

  诺伯特·菲舍(左一)正在与农技人员讨论育苗技术。
  受访者供图

  津田贤一(左)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本报记者 范昊天摄

">

  津田贤一(左)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本报记者 范昊天摄

  农业科技护航粮食稳产丰产、人工智能赋能农业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加速应用,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少外国朋友成为中国科技兴农富农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来自老挝的留学生、德国的农业专家、日本的植物学专家,听他们讲述中国田间地头的“科技范儿”。

  昆明理工大学老挝籍博士生宋展——

  “我想让老挝的农民也用上更高效、更科学的灌溉与施肥方法”

  玻璃温室里,菜苗正绿。宋展蹲在地头,记录菜苗生长状况。“我来中国学习已经3年,但与农作物打交道可不止3年。”昆明理工大学老挝籍博士生宋展出生于农村家庭,从小就和家人一起忙农活。“黄瓜、芒果……我家在老挝种了许多蔬菜和水果,不过灌溉、施肥全靠人工。”

  中国迅速发展的农业工程技术吸引着宋展。云南与老挝地形相似、气候相近,是他选择前来学习的主要原因。

  跟随导师杨启良教授,宋展学习起农业工程,主攻高原特色农业的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我想让老挝的农民也用上更高效、更科学的灌溉与施肥方法,提高耕种效率,提升作物品质。”宋展说。

  传感器如何运行、灌溉施肥的管理策略如何选择,怎样利用合理的灌溉施肥策略提高食用玫瑰的产量、更高品质的三七需要哪种灌溉方式……课堂上,老师们运用一个个案例,帮助宋展理解复杂的知识。为了补齐短板,宋展几乎每天都待在学生工作室中。“我在学习水肥知识时有一些困惑,就向同学们求助,没想到同学们都围了上来,热情地为我解答。”宋展话语里充满了感谢之情。

  宋展的课堂不仅在实验室,也在田间。

  “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成就令人赞叹!”回忆起在云南农村的调研经历,宋展说,“许多农户家里都配备了全自动收割机,大型农业灌区能够实现自动化灌溉、精准施肥。”宋展看到,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喷灌设施铺设到田间地头,根据地块作物长势随时调节;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智能施肥机精准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用药量,既节约资源、提升品质,又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未来,宋展希望博士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向更多的老挝学生传授科学的灌溉施肥技术。宋展还准备借助昆明理工大学与老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平台,共同研发适合老挝的特色作物、适应当地地形的农业设备。“希望未来老挝也能用上现代化设备,让我们的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宋展对此信心满怀,“中国的现代农业技术与装备将助力老挝乡村减贫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德国农业专家诺伯特·菲舍——

  “这几年中国设施农业的飞速发展,令我印象深刻”

  一场新雪,一地银装。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的红树莓种植基地温暖如春。一簇簇红树莓枝繁叶茂,不少鲜果已通体透红,像串串玛瑙。这里的部分红树莓原种,就是德国农业专家诺伯特·菲舍带来的。

  菲舍2000年起就在中国从事树莓产业的技术咨询工作。2007年,宁夏科技厅邀请一批专家为当地农业发展建言献策,菲舍是其中之一。菲舍首次来到宁夏就发现了当地开展红树莓种植的潜力,于是长期扎下根来,致力于红树莓的引进与培育。

  “红树莓含水量高,对灌溉的需求大,宁夏降水量远不如我的家乡,刚开始种植时我一直担心水的问题。”宁夏在节水灌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让菲舍打消了顾虑。大棚的架式栽培田里,高架离地、水肥一体化的种植系统把红树莓养得枝叶肥嫩。打开阀门,机器的轰隆声中,可溶性肥料随着管道流淌,精准深入到苗间根系。“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方便种植者根据红树莓的生长周期进行细致调整,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菲舍说。

  从授粉、病虫害防治,到种植基地规划、育苗、剪枝,在菲舍的推广下,红树莓这个“舶来品”在宁夏安了家,成为不少当地百姓的“金果子”。为了表彰他对宁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他颁发了“六盘山友谊奖”。在宁夏近20年,最让菲舍感到惊喜的,是当地在红树莓种植领域的自主创新。

  贺兰县洪广镇的种植基地旁,是当地的红树莓“冬眠”实验室。在这里,一批幼苗生长周期结束,正在冷库里休眠,等待下一步的温室移植。“每株红树莓都有5个月的生长期,通过休眠和调控温度、光照、湿度等参数,可以让红树莓摆脱季节限制,实现全年挂果。”基地负责人吕品昇介绍,从过去只有30天结果期,到现在可以全年“尝鲜”,背后离不开冷库建设、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等农业科技的进步。

  “生产基地里种植的红树莓超过15万株,这样的生产规模和农业技术运用,在德国很少见。”菲舍说,“这几年中国设施农业的飞速发展,令我印象深刻。一些种植基地附近就是加工厂,冷冻树莓、树莓果干、树莓饮料,创新产品很多。一些当地民众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获得了更多收入。”

  这几年,菲舍频繁往返于中德之间,希望把一些宁夏的好种源、好做法在自己的家乡推广。“现在回德国,我都会带着中国各地的树莓种子,给家乡的从业者看。宁夏是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我相信在更多农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农业科技建设将取得更大成就,为全球农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菲舍说。

  华中农业大学日籍教授津田贤一——

  “近些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到田间”

  将叶片打孔,放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上,再将培养板放进微孔板检测仪中,检测细菌的定殖量……走进位于湖北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免疫实验室,日籍教授津田贤一和同事韩晓伟教授正在操作科学仪器,研究拟南芥的抗病性。

  “自然界中,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存在密切的互作关系,有的时候是‘朋友’,有的时候是‘敌人’。我们通过研究揭示两者互作背后的机理,致力于找到更多让‘敌人’变成‘朋友’的策略,不断增强农作物抗病性,提高农作物产量。”津田贤一说,在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

  津田贤一曾先后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从事研究,并曾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担任研究课题组组长。2019年9月,他受邀来华,任职于华中农业大学。

  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余,津田贤一深入中国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开展调研。“过去,中国在发展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等方面相对欠缺。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到田间。”他说。

  津田贤一还留意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逐步成为农民的好助手。“过去在田间发现病虫害,农民需要四处跑腿求教。现在一些地方建设了‘智慧农业云平台’,农民可以直接把照片上传到‘云端’,平台依托海量数据库进行智能化诊断,给出补救措施。”津田贤一说。

  农业科研装备不断迭代,让中国农业跑出“加速度”。正在武汉光谷建设的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具备每年50万—100万株植物的基因型、主要表型特性和相关大数据采集与解析能力,实现育种过程的设计性、预见性和可控性,提高育种效率1倍以上。津田贤一感慨:“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在农业科技和装备建设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成就。”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5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2025春节档新片电影总票房破200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 2025年2月24日18时 2025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含预售) 突破200亿!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含预售总票房 超136亿 此前《哪吒之魔童闹海》 已连续创造多项纪录 是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

    时间:02-25
  • 热度持续攀升!《哪吒2》深受外国游客喜爱

    我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以来,热度持续攀升,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世界电影票房前十。这股“哪吒旋风”不仅席卷了电影院线,更带动了一波文旅热潮。特别是众多外籍游客也纷纷表达了他...

    时间:02-25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邓剑洋)记者从水利部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4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14亿。 优化水资源配置方面...

    时间:02-25
  • 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全国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时间:02-25
  • “空中校车”背后的山乡巨变(民生一线)

      2月23日,尼珠河村的小学生们乘坐缆车去学校。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摄"> 2月23日,尼珠河村的小学生们乘坐缆车去学校。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摄   尼珠河村过去出村的一条悬崖路...

    时间:02-25
  • 六尺巷的故事,常讲常新(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春意渐浓,游人如织。 下午1点,在六尺巷广场的一角,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耘正在来回踱步,时不时看一眼手中的稿纸,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涂改的文字,嘴里念念有词。再过一会儿,他...

    时间:02-25
  • 不必要的会议材料这样被“砍掉”(干部状态新观察·为基层减负赋能)

      洪  琥绘"> 洪  琥绘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紧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聚焦重点任务,深化...

    时间:02-25
  • 跨境电诈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被顶格判处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魏哲哲)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指引作用,最高人民法院24日公布7件人民法院审结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展现人民法院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的...

    时间:02-25
  • 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将试点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 (王云杉、陈浚武)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为进一步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系统有效对接,更好服务数字政府建设,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试点,通过机制...

    时间:02-25
  • 我国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刘诗瑶、窦瀚洋)24日,自然资源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召开《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联合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

    时间:0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