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美丽中国)

2025-02-25 08:3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4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双碳”目标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说,2024年,蓝天保卫战决心不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李天威表示,今年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突出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全面推进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全力完成“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高质量实现“十四五”收官。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大、改善范围广

空气质量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最直接、最普惠的指标。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为87.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3项约束性指标均优于年度目标。”李天威介绍,北京市PM2.5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连续4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为290天,同比增加19天。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大、改善范围广。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3.4%,天山北坡城市群、成渝地区、汾渭平原、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3.4%、10.8%、4.8%、4.4%、0.9%。“以上区域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52%、39%和57%,在稳增长任务十分繁重的形势下,改善局面来之不易。”李天威说。

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取得初步成效。与2019年相比,全国PM2.5浓度下降19.4%,臭氧浓度下降2.7%,且连续3年稳定在144—145微克/立方米,2015年以来,臭氧上升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3年臭氧浓度整体基本稳定。

人努力、“天帮忙”。2024年,极端气象条件影响显著降低,沙尘天气大幅减少,由沙尘导致的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为1.9个百分点,明显低于2023年的3.3个百分点;极端高温天气引发的臭氧超标导致的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不到0.2个百分点。

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双碳”目标,一体谋划、一体推进

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呈现显著的同根同源性,降碳和减污核心都是解决高碳的能源结构、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和高排放的交通运输结构问题。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双碳”目标要求,将污染防治攻坚的标志性战役任务措施和降碳措施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协同减排。

李天威介绍,2024年,生态环境部系统推进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推动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持续深化重点领域行业治理减排,全年完成散煤治理200万户,累计达4100万户;推动完成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亿吨,实现全国80%以上产能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淘汰高排放车辆近5000万辆。

同时,全面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联防联控。完成新一轮重污染应急预案修订,优化预警分级标准;推动应急减排清单涉气企业全覆盖,2024年共纳入企业76万家,比2022年增加近1倍;深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2024年绩效A级和绩效引领级的企业有2754家,比2022年增加46%。

“十四五”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移动源的影响日益凸显。

“从排放总量看,移动源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和24%左右。”李天威说,生态环境部始终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作为空气质量改善的重点,在“十四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17%、工程机械保有量增长14%的形势下,移动源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5%。

李天威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快移动源标准的制修订,研究制定轻型车、重型车国七标准;强化机动车排放监管,加快淘汰国四及以下的货车,严格整治国五货车超标问题,强化国六货车智慧化监管,加快推进新能源重卡替代应用,持续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推进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重点行业大宗货物的清洁运输,推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大力推动治污减排,科学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

“从大气污染形势看,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依然突出,产业结构高耗能、高排放特征依然突出,能源消费仍将刚性增长。同时,大气污染进入深水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难度大,超标排放、低效失效等问题依然突出,完成‘十四五’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李天威说。

“客观条件不利,人就要更加努力。”李天威表示,今年要重点抓好3件事:一是大力推动治污减排。指导地方加快实施落后产能退出,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清洁取暖、移动源防治等工作,持续深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强化面源污染治理,真正把减排量拿到手,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科学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不断提升预测预报能力,精准、科学、依法应对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真正做到污染“削峰降速”;完善应急减排清单,实现涉气企业应纳尽纳、动态更新,防止“体外循环”;做到应急减排应减尽减、精准落地,杜绝“数字减排”。

三是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指导重点城市围绕这两者共同的前体物,也就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实施协同减排,确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李天威表示,关于“十五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目前处在研究阶段,“总体看,有3方面基本考虑:一是在工作思路上,锚定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加大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力度,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二是在目标指标上,重点关注对健康影响最大的PM2.5和重污染天气,并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相衔接。三是在重点举措上,突出标准引领、制度创新和综合施策,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加大源头减排、结构减排、碳污协同减排和科技减排的力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5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贵州面向全国征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场景及数据需求

      中新网贵阳2月25日电 (记者 张伟)为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创新发展,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共同探索公共数据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从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面向...

    时间:02-25
  • 新疆出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 3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5日电 (陶拴科)记者25日从新疆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下称《条例》)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条例》于2025年1月22日...

    时间:02-25
  • 我国南极考察又有新进展!在东南极获取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

    △野外作业现场  记者近日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获悉,为深入开展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冰下地质环境研究,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期间,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俄罗斯海洋与地质矿产资源科学研究所组成联合科研...

    时间:02-25
  • 河南2024年开工改造老旧小区超31万户

      中新网郑州2月25日电 (杨大勇 张艺)2月25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实事惠民生聚力谋出彩”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称,该省2024年开工改造老旧小区达31.79万户。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艺  摄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关...

    时间:02-25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总则、组织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预...

    时间:02-25
  •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

    时间:02-25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总则、组织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部分组成,适...

    时间:02-25
  • 清网护鸟在行动 江西九江警方筑牢野生动物栖息“安全墙”

      中新网南昌2月25日电 (记者 李韵涵)25日,记者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公安局获悉,该县一村民陈某近日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在辖区某山场利用禁用的捕猎工具和方法,非法猎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2只,被民警当场抓获。目前...

    时间:02-25
  • 青海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中新网西宁2月25日电 (李隽)记者25日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该省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并将调整权限下放至所属8个市(州)。确需调整的及时启动动态调整机制,按程序报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执行。  近日,青海省印...

    时间:02-25
  • 安徽:“五个加力突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新网合肥2月25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5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安徽要做到“五个加力突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布会现场。张强 摄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加力突破。推进合肥滨湖...

    时间:0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