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深刻领会人民城市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5-02-25 08:3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城市的核心是人,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凸显了城市发展的人民属性,为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如何深入理解、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本期理论版特辟专版予以阐释。欢迎广大读者参与探讨这一话题。

——编  者

城市的核心是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凸显了城市发展的人民属性,进一步明确人民的主体地位,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市学说,为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人民城市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在城市工作这一系统工程中,人民城市理念要求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

人民城市理念是对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科学总结和创新。这一重要理念强调城市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注重城市的物质建设,也要突出城市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强调人民群众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建设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保障人民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城市治理必须为了人民,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指明了建设人民城市的基本路径。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引下,各地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城市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比如,上海以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深圳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化城市建设,苏州古典园林与现代产业共同构成城市图景等,这些都是人民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成功实践。

人民城市理念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空间单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城市的主人,人民全程参与城市建设,参与到城市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商贸服务等各类活动中,可以改善城市的教育、住房、医疗、文化等条件,为城市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是“人民城市为人民”。这要求城市管理者在制定政策和规划时,充分考虑市民的实际需求,建设更多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生活质量;完善公共交通系统,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城市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确保城市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人民城市理念为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动力所在。人民城市理念为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让人民在城市中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中心,经济增长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要通过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等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要把握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布局和发展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使经济发展更好服务于城市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不断提升新兴技术原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城市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吸引和培养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把互联网、云计算等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加以布局,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

赓续城市历史文脉。文化是人民城市的灵魂。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念,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加强对历史遗迹、文化古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要推动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当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兼具时代特色和人文底蕴的文化产品,为人民城市注入发展动力。

着力建设美丽城市。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期待,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反映了人民城市的人文关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要在绿色发展与低碳转型方面着重发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广清洁能源,打造高标准绿色建筑,鼓励绿色交通出行,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人民城市理念为建设人民城市提供了实践路径

人民城市理念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这一重要理念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了“桥或船”的问题,为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

协同发展、强城富民。人民城市建设从城市规划起步,可以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引领作用,通过合理布局产业和居住区,减少市民的通勤时间,缓解交通压力。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为人民城市建设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业,积极发展科创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商业贸易、旅游餐饮、文体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就业、创业和生活选项。

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人民城市建设要注重加强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满足市民在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需求。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配套,优化城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着力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实现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满足城市居民对住房的合理诉求,让城市居民安居乐业。健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居民医疗资源供给,加快打造健康社区,进一步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提高基层社区医院的诊疗能力。面对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要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加强治理、共建共享。人民城市建设需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建意味着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共治强调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的决策和管理;共享意味着城市发展的成果由全体市民共同享有。通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方参与、共同赋能,可以使全体市民享受到更清洁、更美丽的城市环境,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优化环境、美化生活。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人民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创造优良人居环境,让人民在城市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推动公园城市建设,让城市居民在繁忙工作之余身心得到放松,感受城市美好生活。完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5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中国航天员刘洋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介绍中国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中新社日内瓦2月25日电 2月24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8届会议举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三十周年”高级别会议,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作为世界杰出妇女代表以视频方式作主旨发言,介绍新时代中国妇女...

    时间:02-25
  • 首次实现毫米一等量块测量 中国测量水平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5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该部门近日批准建立的端度基准装置首次实现(0.1~1000)毫米一等量块的测量,填补了国内空白,测量水平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端度是指物体两个面...

    时间:02-25
  • 马祖境天后宫百余信众赴福建霞浦进香交流

      中新网宁德2月25日电 (记者 叶茂)25日下午,马祖境天后宫进香团一行120余人抵达素有“妈祖行宫之尊”之称的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山天后行宫进香交流。2月25日,马祖境天后宫进香团一行120余人赴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

    时间:02-25
  • 成都进入“两会时间”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引热议

      中新网成都2月25日电 (王利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5日在成都开幕,标志着成都进入“两会时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人工智能正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聚焦人...

    时间:02-25
  • 广东东莞发现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 将建遗址公园

      中新网东莞2月25日电 (记者 许青青)广东省东莞市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该市在2023年的一项工程建设中发现了明清时期南海卫城墙遗址,目前该遗址考古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已通过广东省文物局验收。南海卫城墙基址俯瞰...

    时间:02-25
  •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演练行动在四川雅安启动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庞无忌)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5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演练行动启动仪式及演练现场会在四川雅安举办。  会议指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异常性、频发性、极端性...

    时间:02-25
  • 2024年全国网信系统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刘育英)据中国国家网信办官方网站25日发布的信息,2024年全国网信系统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增强网络执法震慑力,切实维护网络空间清朗。  2024年,全国网信系统依法对11159家网站...

    时间:02-25
  • 唐代壁画亮相台中 六年全台巡展进入收官期

      中新社台中2月25日电 (记者 杨程晨)2025“盛世壁藏——唐代壁画文化特展·三部曲”25日在台中东海大学举办开幕式。“盛世壁藏”文化特展在全台巡展进入第六个年头,主办方介绍,全系列展出将于此轮展览后收官。  ...

    时间:02-25
  • 上海多措并举加快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加强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打造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多措并举,加快...

    时间:02-25
  • 湖南沅陵水上交通事故致19人落水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挂牌督办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陈溯)记者25日从中国应急管理部获悉,湖南怀化沅陵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后,应急管理部会同交通运输部派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救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已对该起事故调查处理实行挂牌督办。 ...

    时间:0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