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美丽中国)

2025-02-25 08:3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4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双碳”目标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说,2024年,蓝天保卫战决心不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李天威表示,今年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突出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全面推进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全力完成“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高质量实现“十四五”收官。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大、改善范围广

空气质量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最直接、最普惠的指标。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为87.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3项约束性指标均优于年度目标。”李天威介绍,北京市PM2.5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连续4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为290天,同比增加19天。

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大、改善范围广。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3.4%,天山北坡城市群、成渝地区、汾渭平原、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3.4%、10.8%、4.8%、4.4%、0.9%。“以上区域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52%、39%和57%,在稳增长任务十分繁重的形势下,改善局面来之不易。”李天威说。

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取得初步成效。与2019年相比,全国PM2.5浓度下降19.4%,臭氧浓度下降2.7%,且连续3年稳定在144—145微克/立方米,2015年以来,臭氧上升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3年臭氧浓度整体基本稳定。

人努力、“天帮忙”。2024年,极端气象条件影响显著降低,沙尘天气大幅减少,由沙尘导致的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为1.9个百分点,明显低于2023年的3.3个百分点;极端高温天气引发的臭氧超标导致的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不到0.2个百分点。

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双碳”目标,一体谋划、一体推进

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呈现显著的同根同源性,降碳和减污核心都是解决高碳的能源结构、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和高排放的交通运输结构问题。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和“双碳”目标要求,将污染防治攻坚的标志性战役任务措施和降碳措施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协同减排。

李天威介绍,2024年,生态环境部系统推进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推动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持续深化重点领域行业治理减排,全年完成散煤治理200万户,累计达4100万户;推动完成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亿吨,实现全国80%以上产能全流程或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淘汰高排放车辆近5000万辆。

同时,全面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联防联控。完成新一轮重污染应急预案修订,优化预警分级标准;推动应急减排清单涉气企业全覆盖,2024年共纳入企业76万家,比2022年增加近1倍;深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2024年绩效A级和绩效引领级的企业有2754家,比2022年增加46%。

“十四五”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移动源的影响日益凸显。

“从排放总量看,移动源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和24%左右。”李天威说,生态环境部始终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作为空气质量改善的重点,在“十四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17%、工程机械保有量增长14%的形势下,移动源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5%。

李天威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快移动源标准的制修订,研究制定轻型车、重型车国七标准;强化机动车排放监管,加快淘汰国四及以下的货车,严格整治国五货车超标问题,强化国六货车智慧化监管,加快推进新能源重卡替代应用,持续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推进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重点行业大宗货物的清洁运输,推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大力推动治污减排,科学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

“从大气污染形势看,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依然突出,产业结构高耗能、高排放特征依然突出,能源消费仍将刚性增长。同时,大气污染进入深水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难度大,超标排放、低效失效等问题依然突出,完成‘十四五’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挑战。”李天威说。

“客观条件不利,人就要更加努力。”李天威表示,今年要重点抓好3件事:一是大力推动治污减排。指导地方加快实施落后产能退出,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清洁取暖、移动源防治等工作,持续深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强化面源污染治理,真正把减排量拿到手,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是科学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不断提升预测预报能力,精准、科学、依法应对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真正做到污染“削峰降速”;完善应急减排清单,实现涉气企业应纳尽纳、动态更新,防止“体外循环”;做到应急减排应减尽减、精准落地,杜绝“数字减排”。

三是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指导重点城市围绕这两者共同的前体物,也就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实施协同减排,确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李天威表示,关于“十五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目前处在研究阶段,“总体看,有3方面基本考虑:一是在工作思路上,锚定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加大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力度,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二是在目标指标上,重点关注对健康影响最大的PM2.5和重污染天气,并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相衔接。三是在重点举措上,突出标准引领、制度创新和综合施策,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加大源头减排、结构减排、碳污协同减排和科技减排的力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5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当心泄密!上传“云端”有风险,国家安全部发布防范要点

      云端有风险,防范有要点!  近年来,云存储功能广泛普及,其以便捷性和大容量深受大众青睐。文档、照片、视频、通讯录纷纷“移居”云端。然而,云存储带来便利的同时,如不当使用或遭受攻击,也可能存在一定失泄密隐患,需要引...

    时间:02-26
  • 两部门派工作组赴湖南沅陵县水上交通事故现场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周圆)记者25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针对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水上交通事故,应急管理部会同交通运输部派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救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已对该起事故调查处理实行挂牌督...

    时间:02-25
  • 2024年全国网信系统约谈网站平台11159家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25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2024年,全国网信系统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增强网络执法震慑力,依法对11159家网站平台予以约谈,对4046家网站...

    时间:02-25
  • 中国航天员刘洋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宣介中国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日内瓦2月25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8届会议24日举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三十周年”高级别会议。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作为世界杰出妇女代表以视频方式作主旨发言...

    时间:02-25
  • 商务部回应欧盟第16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个人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5日就欧盟第16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个人事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已多次对欧盟无理制裁中国...

    时间:02-25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总则、组织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预...

    时间:02-25
  •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

    时间:02-25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

    人民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郝萍、梁秋坪)中国海警局东海分局新闻发言人朱安庆表示,2月25日,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2月以来,福建海警组织舰艇编队持续加强金门附近海域执法巡...

    时间:02-25
  • 受权发布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2025年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一、任命楼阳生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

    时间:02-25
  • 受权发布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2025年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任命张新民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

    时间:0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