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孜孜以求,逐梦万米蓝天(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5-02-27 08:1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张彦仲(左二)在向科研人员了解试验进展。

  图②:张彦仲近照。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伊霄摄

">

图①:张彦仲(左二)在向科研人员了解试验进展。
图②:张彦仲近照。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伊霄摄

  2017年5月5日,C919首飞现场,张彦仲与C919合影。

  受访者供图

">

2017年5月5日,C919首飞现场,张彦仲与C919合影。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张彦仲,1940年3月生,陕西三原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主任、国家“两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主任、大飞机自主工程总设计师。主持研究制定了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两个国家重大项目实施方案,负责多个型号飞机和直升机的立项及研制工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1项,出版专著15部、英汉词典1部。

启动,轰鸣,机翼上的襟翼缓缓展开,飞机开始滑行。随着机轮在跑道上不断加速,机翼承受的升力越来越大。倏地,前轮离地,整个机身昂首向上,我国自主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如同一只展翅雄鹰,以优雅的姿态直冲云霄。

由于高度集成高新技术,能够带动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大飞机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的一颗明珠”。大飞机自主工程总设计师张彦仲经历了国产大飞机的研制全过程,他说:“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经起起落落、艰难求索,是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与默默坚守,才让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能在万米蓝天翱翔。”

铺  路

牵头国产大飞机研制调研论证工作

中国要不要造大飞机?能不能造大飞机?自上世纪60年代起,这样的质疑声从未停止。

“买国外的飞机,终归是受制于人。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要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航空系统工程专家,张彦仲始终全力主张并推动我国自主建造大飞机。

2006年1月,大型飞机被列为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同年7月,国务院成立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方案论证委员会,张彦仲作为论证委员会主任之一,负责大型飞机总体技术方案、技术途径等问题的论证工作。此时的张彦仲,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摸排国内已有技术水平,走访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研判大型飞机市场需求……历时6个月,专家组成员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听取了上千份系统报告,走访了近百家企业,最终提交了《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方案论证报告》。这份报告,解决了国产大飞机制造的“大小之争”“内外之争”等四大争论。

“以‘大小之争’为例,造多大,市场和能力说了算。”张彦仲在调研中发现,150座级客机是市场需求的主要机型,仅国内就有几千架的市场需求。综合考虑当时我国技术水平、机场配套与人才结构,从150座级客机开始自主研制更为科学合理。

2007年,国产大飞机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张彦仲也开启了与大飞机研制相伴的时光。一架大型客机由数以百万计的零部件组成,涉及航电、环控、飞控等数十个复杂的系统,需开展几千个科目的试验飞行,从四川绵阳深山风洞实验室,到甘肃嘉峪关机场横风试验现场,再到为做结冰试验在全国各地“追着冰跑”……哪里有大飞机的关键试验,哪里就有张彦仲的身影。

2011年12月,C919通过国家级初步设计评审;

2015年11月,C919首架机总装下线;

2017年3月,C919通过首飞技术评审;

…………

2017年5月5日,C919大飞机首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年77岁的张彦仲,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讲台,高声宣布C919大飞机技术评审意见:“现飞机已取得特许飞行证,可以首飞!”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C919腾空而起,全场掌声雷动。“中国人造大飞机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实现。”张彦仲眼含热泪。

钻  研

开展飞机故障诊断,挽回国家经济损失

C919是张彦仲最重要的成果,却不是他唯一的成果。

1962年,张彦仲从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来到新成立的第三机械工业部(原航空工业部前身)304所,从事机械振动声学方面的工作。

那段时间,他总是所里最早来上班的,也是最晚离开的。白天,他认真工作,仔细观察,向前辈和同事们讨教。晚上,则在办公室进行他的“三部曲”:总结一天的工作和遇到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概念和原理,找出解决办法;按计划系统学习机械领域的理论知识,夯实基本功。

很快,张彦仲的专业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加速度校准系统,解决了飞机弹射救生等大加速度的校准问题。这项成果后来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3年,33岁的张彦仲为国家进口的55架安—24飞机进行故障诊断。当时,飞机故障诊断业务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张彦仲接受挑战,带领团队花费3年多时间,冒风雨、顶烈日、迎严寒,在机场对55架飞机逐个进行测试、积累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找出飞机叶片断裂的原因。退回的13架飞机,为国家挽回1亿多元的经济损失。

1978年,38岁的张彦仲被任命为304所副所长。然而隔年,他却做出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放弃副所长职位,报考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留学期间,张彦仲要学完信息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部课程。他每天宿舍、图书馆、实验室三点一线,仅用3年时间,就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攻  坚

带领团队建设大飞机研制试验设施

博士毕业后,国外不少科研院所邀请张彦仲入职,都被他一一拒绝。“国内‘四个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人才,我要尽快回到祖国去。”1984年10月,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的一周内,张彦仲便回到国内,回归他熟悉的304所,立刻投入科研工作。

仅用一年时间,他发明了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快速递归傅里叶变换算法”,通过优化算法路径,节省大量计算机内存,大幅降低成本。“我就是要证明,很多关键性研究,中国学者也能做到。”张彦仲说。

1985年,原航空工业部任命张彦仲为航空工业部副总工程师,分管航空科学技术工作。超临界机翼、脉冲多普勒雷达、高推比涡扇发动机……对于没有学过航空专业知识的张彦仲来说,这又是一个新的领域。他边干边学,虚心向内行请教,认真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家住得远,交通不便,他就索性住在办公室里;晚上下班晚,食堂关门了,他就凑合着啃一口饼。“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干,干就要干好。”他说。

风洞是研制飞机的关键试验设施。张彦仲牵头筹措资金建成1.2米×1.2米的风洞,后为适应未来民用飞机研制需要,张彦仲又经手批准建设了更高等级的风洞,这些风洞至今仍在新飞机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事航空系统工程工作后,张彦仲带领团队突破三代飞机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创建了航空科学基金与航空奖学金,推动把航空工业列入高科技产业。他还主持过10多项重大航空项目的决策、立项,其中,运—12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运—8C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传  承

全力培养航空工业领域后备人才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夯实基础、培养青年,才有未来。”张彦仲深知,航空工业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才接续奋斗。1985年,张彦仲便开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带研究生。

2006年,随着大飞机方案论证工作启动,人才短缺问题开始凸显。于是,张彦仲在北航推动开设大飞机高级人才培训班。从学科架构到课程设计,再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他都是亲力亲为,还经常到现场授课。他治学严谨、迎难而上的态度,影响了许多航空工业科研工作者。截至目前,大飞机高级人才培训班累计培养了1100多名高级人才。

闲暇时间,张彦仲喜欢写诗。参与大飞机论证,他写下“奉献终生全不悔,顽强拼搏向朝晖”;记录取证试飞,他写下“夏去疆南迎酷暑,冬来漠北盼严寒”;面对青年一代,他又有“莫道航途有风雪,雏鹰胜过老鹰飞”的期待……每一首诗都与大飞机紧密相关。

如今,C919承运旅客突破100万人次,年过八旬的张彦仲也还在为航空事业努力:解决航空发动机研发难题,推动大飞机国际适航验收,开展280座级的C929更大飞机研制……他说:“大飞机事业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抓紧时间,再为国家多作贡献。”

有人说,“张彦仲是航空战线的勇士”。而张彦仲说,功劳是大家的,“从2006年立项到2023年商飞,这架‘东方之翼’上,凝结着来自1000多家企业、36个高等院校的20多万名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科学,付出自己的一切,我无怨无悔。”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7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青岛宣言》在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上发布

      中新网青岛2月27日电(胡耀杰 张孝鹏)27日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的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闭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政策与区域协调主管、联合国“海洋十年”全球协调员朱利安·巴尔比埃面向...

    时间:02-27
  • 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92人

      日前,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公布,披露了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取得的各项成效。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87.7万件  据统计,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92人,全国...

    时间:02-27
  • 企业难题“马上解” 湖南株洲优化营商环境有实招

      中新网株洲2月27日电 (刘曼 卜家琪)眼下正是抓好小春田管、大春备耕的重要时节。连日来,在湖南省株洲市多家加油站,不少农业生产经营者看着汩汩柴油缓缓注入加油桶中,即将为耕田机、犁田机等农用机械设备提供能量,不...

    时间:02-27
  • 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中国海警局发布消息,2月27日,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执法巡查。  2月以来,中国海警持续加强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常态化组织海空立体巡航管控,依法依规开展跟踪监视、...

    时间:02-27
  • 甘肃黄河流域清理整改200座小水电站

      中新网兰州2月27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27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自2021年国家七部委联合部署开展黄河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以来,甘肃按时保质完成了小水电清理整改任务,有效保护和修复了河流生态,促进了小水电协调...

    时间:02-27
  • 《河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3月1日起施行

      中新网郑州2月27日电 (记者 刘鹏)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对即将施行的《河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简称《规定》)进行解读。据介绍,...

    时间:02-27
  • 解放军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组织战备警巡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社交平台官方账号消息,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位中国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开展战备警巡。  消息说,2月以来,战区部队组织海空兵力持续加强中...

    时间:02-27
  • 哥斯达黎加前总统顾问:中国为何能驾驭全球逆风?

      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头几周的所作所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心要带领美国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会对中国经济前景产生影响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中国的结构性优势,即那些不依赖外部因素的优势。中...

    时间:02-27
  • 中国国防部:任何污蔑中伤中柬关系的行径都将以失败告终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柬两国两军关系历经国际风云考验,任何妄图污蔑中伤的行径都将以失败告终。  中新社记者当天在会上提问,近期个别自媒体唱衰中...

    时间:02-27
  • 中国国防部:削减核武库和军费开支确应“美国优先”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27日举行例行记者会,新闻发言人吴谦指出,在削减核武库和军费开支问题上,美方确应做到“美国优先”。  当日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总统近日在记者会上主动提及计划同中俄讨...

    时间:0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